建筑工程管理中全过程造价控制的对策分析 欧世涛

发表时间:2021/5/17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30期   作者:欧世涛 王罗霖
[导读] 摘要:在建筑工程施工中,全过程造价用于整个工程从投资、设计到交付使用的全过程所需费用,工程造价控制对于最大限度地节约建筑成本、提高经济效益具有重要意义。
        连云港金鹰置业有限公司  江苏省连云港市  222000
        摘要:在建筑工程施工中,全过程造价用于整个工程从投资、设计到交付使用的全过程所需费用,工程造价控制对于最大限度地节约建筑成本、提高经济效益具有重要意义。但由于各种原因,当前我国建筑工程造价管理仍然存在管理方法落后、造价人才紧缺等问题,笔者基于多年造价管理经验,对当前我国建筑工程造价全过程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剖析,并针对性地提出了解决方案,以期推动我国造价管理工作的进一步发展。
        关键词:建筑工程;全过程;造价控制;对策
        引言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建筑工程不断涌现,且逐步向大型化、高层化方向迈进。如何合理利用资源,最大限度降低建筑工程成本,合理控制工程造价至关重要。全过程工程造价是对工程项目建设全过程的造价管理,其核心思想在于分阶段、按步骤划分整个项目,将项目造价管理分为若干个阶段进行管理,从而有效提高整个项目的造价管理水平。
        1造价管理控制的意义
        1.1减少破坏城市周边生态环境
        随着我国建筑行业的不断发展,我国城市化的进程也在不断深化。建筑行业的发展使得建筑工程的规模也在逐渐扩大。在这样的背景下,我国建筑行业所进行的建筑施工项目也越来越多,对环境造成的负荷压力越来越大。建筑施工对城市生态环境的严重污染和对环境的破坏作用不容忽视,给人与自然的和谐、健康发展造成了十分严重的阻碍,通过这种管理方法,笔者实施了一个全过程的城市建筑工程设计造价质量管理控制,提前有效地调查了施工现场的生态环境和自然资源。要在全面调查和了解施工现场环境之后,对施工的具体环节和整体流程进行更加细致的规划。
        1.2保障预算评估的精准性
        在建筑工程经济管理过程中实行全过程工程造价控制,必须要针对建筑工程的实际情况,对工程施工各个阶段的资金使用问题予以全面的分析测算,以此保证建筑经济管理工作的高效开展。当前,在我国建筑行业中,建筑工程总投资包括工作流动资金以及工程固定资产两大部分,在建筑工程投资决策之后,工程项目管理人员要根据施工实际情况对工程进行资金投放,保证工程施工的顺利运行。通过全过程工程造价控制,工程项目管理人员要考虑并解决的问题更多且更加细致,能够保障工程预算评估的精准性。
        1.3保障建筑工程质量
        建筑工程的质量重要性在工程质量与建筑工程造价之间是有着密切的联系,相互依存。全过程的标准化建筑工程造价质量管理体系强化了建筑工程各个环节的人员对工程质量的严格控制性,提高了施工管理效果,通过工程竣工查验,确定了建筑工程的整体相关质量能够很好地达到了国家相关部门规定的标准,建筑的整体使用性能同样也可以达到最大化,且提供了一个更为舒适、自由、安全的空间。
        2全过程造价管理存在的问题
        2.1管理法制不健全
        当前我国对建筑工程造价管理以及出台了相应的政策法规,对工程造价问题和行为都有相应的标准和规范,但由于各种原因的影响,这些法律法规和标准规范都难以覆盖市场经济环境下复杂多变的建筑工程造价管理与控制的所有问题,同时,在法律法规的执行上也存在执法不严等现象,对违法行为的查处力度也不是很到位,法制上的不健全严重影响的工程全过程造价管理的有效性和真实性。


        2.2招标阶段
        招标竞价谈判阶段中,有些大型招标竞价单位严重违反公平竞争竞标的基本定价原则,采取恶意压低招标价的手段得到了招标施工资格,但是在其具体的施工过程中,会借助多种多样的渠道来弥补竞价阶段让步的损失,偷工减料等行为屡见不鲜,不仅严重影响了工程质量,而且不断拉大了实际工程造价与理论施工预算之间的差距,增加了建筑施工的成本。
        2.3造价人才紧缺
        当前我国工程造价咨询行业的自律协会成立时间不长,很多行业基本管理制度都还不够健全,部分职业机构的内部管理不规范,基础薄弱,对造价从业人员缺乏有效的制约和监督,另外,虽然我国从事造价工作的人数众多,但部分造价师专业技能水平低,综合知识不全面,无法做好工程的造价管理控制工作。
        3全过程造价管理控制的对策
        3.1监理健全工程造价法律法规,完善管理制度
        当前法律法规和市场运行机制下,建设工程造价管理过程中的很多环节都没有被法律法规所覆盖,仍然存在较多的法律盲区,这种情况下,会使得实际操作环节无法可依,严重影响到了国家和企业的利益。为了避免这种现象的发生,相关部门一定要制定科学合理、切实可行的法律法规,严格惩治违反法律法规的不法行为和相关人员。当前,我国相关部门取消最高投标现价按定额计价的规定,逐步停止发布预算定额,这种情况下,需要将资源配置中市场的决定性作用充分发挥出来,有效实现工程造价的市场化改革,同时,有助于强化建设单位造价管控责任、改进工程计量及计价规则、强化工程造价数据积累以及严格施工合同履约管理等,从而进一步完善工程造价市场,促进建筑业的转型升级。
        3.2招投标阶段
        招投标环节也是工程建设的关键环节,保证招投标工作的有效性,对于工程项目的顺利开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在具体的建设过程中以下几个方面入手:第一,对招标内容进行合理的设计,主要是针对工程项目施工中所涉及到各方的利益进行精准的掌控和全面的分析,并且做好招标控制价的审核工作将其作为招标文件中的组成部分。第二编制工程量清单也是非常重要的,在编制过程中,需要充分调查工程项目建设的具体状况,确保工程量清单中的内容与实际工程建设相一致,这样才能够保证清单的准确性,防止出现错项漏项的现象,招标文件中的单价以及总价也应该进行充分的分析,防止出现不必要的纠纷。
        3.3建立健全人才培养机制和技术创新管理
        (1)建立健全人才培养机制。对于工程建设而言,其属于技术型产业并且还属于资金密集型产业,所以通常会对工程造价人员专业能力有较高的要求,其自身不仅要具备较高的工程造价知识水平,还要对建筑工程其他专业做到应有的了解,除此之外,还要有良好的综合素质以及组织协调能力。现阶段,建筑市场面临着高水平造价人员稀缺的问题,相关的行业团体、企业,要加强对专业造价人员的培养工作,从而提升造价人员的技术以及知识水平,为保证实际的培训结果,在培训工作完成后,还应对培训结果进行考核,最终保证工程造价人员可以更好地为企业服务。(2)加强技术创新管理。全过程造价管理工作专业性强,工作量大,企业要根据市场需求和自身发展情况,及时更新相关的技术服务,跟上建筑工业化、信息化、数字化的节奏,提高工作效率。如在全过程造价管理中引入BIM技术,将零散的造价数据变为工程项目全过程造价管理,在决策阶段,可以依据BIM技术制定项目估算书;设计阶段,构件与建设项目相匹配的造价信息模型,做好成本计算和预测;竣工阶段,由竣工模型生成各类计算信息,促使BIM技术与造价管理工程相结合,实现动态管理,减少工作量,提高造价效率。
        结束语
        建筑工程建设过程是一个长期、大规模的生产和消费过程。工程造价贯穿工程建设项目的全过程。在建筑工程中合理运用全过程造价管理,可有效控制各个阶段的造价成本,提高投资效益。
        参考文献:
        [1]陈锦连.探究建筑工程管理中全过程造价控制的对策[J].建材与装饰,2019(33):201-202.
        [2]郭龄懋,鞠克铮.建筑工程管理中建筑工程造价控制的有效途径探析[J].建筑与装饰,2020(01):51.
        [3]左洋洋.建筑工程管理中全过程造价控制的对策探究[J].信息周刊,2019(32):17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