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路桥工程施工中软土地基处理技术特征

发表时间:2021/5/17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30期   作者:邢俊宝
[导读] 摘要:软土地基处理是市政路桥工程施工中须面对的一种情况,该项工程项目的施工质量直接决定整个市政市政路桥工程的建设质量。
        中铁九局集团有限公司大连分公司  辽宁省大连市  116000
        摘要:软土地基处理是市政路桥工程施工中须面对的一种情况,该项工程项目的施工质量直接决定整个市政市政路桥工程的建设质量。公路施工单位需充分认识到软基处理技术的重要性,对可能存在于其中的问题及时加以分析,从而最大限度确保软基处理效果能够满足工程项目的建设需要,为保障市政市政路桥工程的建设质量奠定良好的基础。
        关键词:路桥施工;软土地基;施工技术
        现阶段,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社会中的基础设施建设工程在规模和数量上都有着更高的需求,为此需要在进行基础设施建设的过程中,不断地进行技术的创新。对于市政路桥工程施工而言,所使用的技术也需要进一步地完善,以便可以在保障工程项目高质量的同时,还可以创造出更多的经济价值。
        1公路软土路基的特征
        为了保证处理的效果首先应该先分析路基的特点,软土最显著的特点就是承载力比较差,受到载荷的时候容易发生形变,一般都是粘性土。这类土一般呈现出来的都是软塑型的,通常都会有以下几点特征。(1)和硬土相比它的承载力比较差。(2)它的含水量比较高,这样就导致整体结构都比较瘫软,所以可塑性是很差的,而且天气因素对其产生的影响也会比较大。(3)软土的密实度往往比较差所以他的坚固性也比较差,对软土进行塑形也是比较困难的。并且软土的压缩系数通常也会比较高,受到外力作用就容易被压缩而变形。如果公路就是在软土地区进行施工且没有对软土地区进行必要处理,施工的质量自然也就得不到保证。所以,为了保证工程的质量对于软土地基的处理都是必须要进行的一步,只有地基在承载力、坚固性还有硬度方面达到一定程度以后才能够进行后续的施工活动。
        2软基处理施工技术的应用原则
        (1)因地制宜原则。因不同类型的工程项目及实际情况不同,这就使得所用的技术方法也不同。比如,当所处理的软土地基的面积相对较大时,需选择一定的范围进行试验,并在此基础上采取针对性的处理措施。(2)环境保护原则。在完成软土地基的处理工作之后,通常会伴随大量的淤泥产生,需合理处理这些淤泥,以免污染环境。此外,在落实地基排水处理工作时,一旦操作有误,则污染周边的水源,从而影响周围居民的生活质量。(3)安全施工原则。在实施软土地基处理工作过程中,易出现滑移及基坑坍塌等事故,从而对施工人员的人身安全产生威胁。由此可见,需加大对安全管理工作的重视力度,强化施工现场安全管理及相关人员的安全培训工作,最大限度保障施工安全。因此,一定要严格加强对相关人员的培训和现场的安全管理,确保将安全隐患降到最小范围。
        3软土地基处理技术的工艺要点
        3.1软土置换地基处理技术
        软土置换地基处理技术是将原来的软土挖出,使用力学性质较好的土料进行换填,从而提高地基土层的各项性能,使其达到路桥工程建设所需的各项要求。在对土层行换填施工时,应对置换土层的透水性、密实度和含水量等性能参数进行试验检测,从而保证换填的土料能够符合施工规定,确保不会对工程整体的施工质量造成影响。当软土地基面积相对较小时,利用挖土机将软土挖出并利用碎石进行换填。在此过程中,由推土机配合检平,随后用振动压路机对其进行碾压。根据现场的试验效果调整压实层的厚度和进行碾压的次数,在压实过程中,对于一些缝隙要及时使用碎石进行填充。完成以上操作后,由监理工程师进行检验。路基填筑施工中,需在路基的两侧使用片石进行砌筑,使边坡达到密实要求。每一层填筑施工都要进行随时填充、铺展、检平和碾压。另外,为了有效排水,避免水的聚集,还要设置约3%的横坡。
        3.2预应力管桩技术
        在遇到软土路基的时候往往会选择一些加固技术对其进行调整从而确保施工的质量。预应力管桩技术就是一种比较有效的加固处理方式,在改善软土方面有着良好的作用。在实施预应力管桩技术进行处理的时候必须要先确定软土位置,之后还要检测选定的位置,选择合适的管桩位置。在结束测量以后还要检查管桩有没有放到指定的位置,在进行管桩施工的时候应该使管桩和施工环境契合起来。

在打好管桩以后还需要设置标志牌,经过这样的处理以后才能够有效提升软土基地的性能。
        3.3深层搅拌桩技术
        常见的用于深层搅拌桩施工技术的固结剂为水泥,通过使用深层搅拌机能够完成对地基深处软土的搅拌工作,以有效增强地基的整体性及稳定性,从而达到提升地基强度的目的。施工人员在实施软土地基施工作业的过程中,可依据上部结构的需要获取不同的加固土体。加固后土体的常见形式有柱和壁形式。在天然地基的情况下,使加固土体有效结合,能够得到复合地基,从而强化地基的稳定性。此外,深层搅拌桩技术还具有施工高效、操作简单及施工成本较低等多方面的优势。
        3.4强夯法处理
        在施工过程中,使用强夯法,就是利用重锤的方式,在自由落下的过程中所产生的巨大冲击力,反复地对地基上的土层进行桩基,使得能够对夯面一下一定深度的土层进行夯实处理,这样便可以很好地提升地基的承载力和土地的整体稳定性,进而起到减少压缩性的效果。但是,在夯实的过程中,产生的能量较大,因此,就会进一步地提升加固的深度。对于一般的软土地基加固的方法,可以起到良好的效果,在现阶段的施工建设过程中,比较常见的集中加固方法有挤密碎石桩加夯法、砂桩加夯法以及强夯碎石墩法。
        3.5粉喷桩地基处理技术
        粉喷桩施工技术主要利用水泥和石灰,以及其他的辅助性材料,如固化剂和添加剂,与软土进行搅拌,通过软土与水泥、石灰和固化剂之间的物理化学变化,增强软土地基的稳定性和承重能力。在施工过程中,由于粉喷桩过程中所用的浆液会直接影响对施工效果,在运输过程时,要避免浆液的组分和性质发生变化,影响工程质量。
        3.6排水固结技术
        在市政公路软土地基处理中,排水固结方法也是一种常见的技术,该项技术的运用需将塑料排水管安装在地基中,之后运用竖向排水体做好建筑物自身重量的加载工作,以达到强化地基强度的效果。通常情况下,排水固结技术在建筑物前的场地中的运用较为常见,能够使土壤中的水分从空隙中流出,从而达到强化土壤强度的效果。但是,该项技术也会引发地基沉降问题,因此,这就需施工人员运用铺筑砂土层的方法加以解决,为确保市政市政路桥工程地基的施工质量奠定良好的基础。
        3.7振冲法
        在对软土地基进行施工的过程中,采用振动法就是对地基当中,砂石桩的嵌入,以此形成了一种复合地基形式,在这种形成的地基,所表现出的实际承载力,还需要进行现场的复合地基荷载试验来得出。使用的振冲法,其本质上就是需要利用振冲器的振动作用,加以水冲的形式形成连续的孔洞,直到实现设计的加固深度值。
        4结束语
        路桥工程软土地基处理施工需要考虑的因素较多,不仅有外在的环境因素,还包括建筑工程对自身的技术把控,施工单位在实践中要正视软土地基施工技术的重要性,选择与工程建设需求相符的施工技术和措施,全面开展软土地基处理作业,减少施工后地基的不均匀沉降,提高地基的强度与稳定性。
        参考文献:
        [1]倪洪将.试论软土地基处理技术在市政路桥工程施工中的应用[J].居舍,2019(36):76+79.
        [2]钟超文.试论软土地基处理技术在市政路桥工程施工中应用[J].低碳世界,2019,9(09):303-304.
        [3]汤智力.路桥工程施工中的软土地基处理技术探究[J].工程技术研究,2019,4(14):64-65.
        [4]林佩蓉.市政路桥工程施工中软土地基的处理策略[J].居舍,2019(21):27.
        [5]林嘉兴.市政路桥工程施工中软土地基处理技术特征探讨[J].河南建材,2019(03):224-22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