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电子化在机电安装质量管控中的应用探讨

发表时间:2021/5/17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30期   作者:韩伟伟
[导读] 摘要:现阶段,我国的机电安装工程建设的发展迅速,水电站能够稳定运行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尤其是机电安装工程的控制与管理,所以水电站负责人要及时关注设备安装的控制效果。
        江苏鹏恒安装工程有限公司  江苏淮安  223300
        摘要:现阶段,我国的机电安装工程建设的发展迅速,水电站能够稳定运行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尤其是机电安装工程的控制与管理,所以水电站负责人要及时关注设备安装的控制效果。水电作为一种把水力转变为电能的清洁性能源,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建设水电工程项目不仅耗时长,而且需要大量资金,因此要积极引进先进的水电站安装工程技术。
        关键词:数据电子化;机电安装质量管控;应用探讨
        引言
        BIM技术的优势在于通过构建信息模型,将机电安装工程建设中的多个项目进行整合,从而使施工人员更加全面地了解现场具体情况,并且对存在的问题进行优化调整。作为一项先进的技术手段,BIM技术在现代机电安装工程项目施工建设中的应用,可以有效提高工程项目施工质量和效率,这对促进机电安装工程建设事业的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1水电站的机电安装工程开展现状
        1.1机电安装工程概述
        水电站在建设过程中所需要的工作人员较多,工作量较大且耗时较长,需要较多资金,具备较强的严谨性与专业性。机电设备是水电站的基本组成要素,设备安装需要消耗较多时间,制约到水电站机电设备安装工程的施工进度。此外,机电设备质量还制约着水电站综合质量的提升,也就是说在确保水电站有效运行的前提下,要控制好多个影响因素,尤其是明确设备安装工程要点。
        1.2机电安装工程管理现状
        水电站的机电设备安装质量控制存在一些问题,一是设备安装和监督操作存在争议。设备安装与诸多领域产生关联,包括机械、电气以及化工等,不同行业对质量的要求不能统一,给监督工作带来了困扰。二是我国现有机电专业内容没有与时俱进,内容陈旧。三是设备安装工程的评价机制不够成熟,即使大多数水电站都设置了评价机制,但设备管理依旧存在难度,在实际施工操作中缺少严格的监督环节,工作人员简化施工流程。四是财务人员仅以估算的形式了解资金具体支出情况,造成资金浪费,不能确保施工质量的有效性提升。
        2 BIM技术特点及其应用优势
        2.1可视化
        在传统模式下的机电安装工程施工管理过程中,安装施工操作应当严格按照图纸要求进行,各部位的装置以及构件等均在施工图上以线条的形式进行展示,构造形式仅仅依靠想象。事实上,对于那些构造相对比较简单的一些机电设施,施工人员可以采用适当想象的方法进行工作,然而随着现代机电设备工程项目建设事业的快速发展,其复杂度不断提高,施工人员难以对整个工程施工进行想象。在机电安装工程项目施工管理过程中引入BIM,可以针对整个工程进行三维立体展示,让施工人员对各部件进行清楚辨认,从而使整个机电安装工程现场及全程实现可视化,有利于保障机电设备施工安装质量。
        2.2协调性
        在机电安装工程施工建设实践中,影响施工质量的因素相对较多。在传统的管理模式下,只有出现了具体的问题,施工方才会组织人员进行讨论并制订解决方案;如果采用BIM技术,可以在机电安装工程项目施工管理过程中提前发现弊端和问题,然后针对性地采取协调手段和处理方法,以此来促进机电安装工程施工建设事业的顺利进行。BIM技术的协调性较强,可在机电工程安装施工之前,对部件安装中的冲突环节协调处理,然后生成协调数据,从而为机电工程施工安装和管理提供指导与服务。
        2.3模拟性与优化性
        BIM技术的模拟功能非常强大,一方面可以有效模拟机电安装工程模型,另一方面可以模拟现实中无法实际操作的一些程序。

在工程项目设计阶段,使用BIM技术可对机电工程施工安装过程进行模拟实验,比如节能、安全及热能传导模拟,从而发现方案中存在的问题,并且结合模拟结果,制订合理的指导方案。机电安装工程本质来讲就是优化过程,BIM技术可对其过程进行优化处理。机电安装工程优化设计受信息,以及时间和复杂度等因素的影响,模型中的基础数据比较全面;基于电脑的运算能力,采用BIM技术可以对优化复杂度相对较高的机电工程予以分析,同时,通过优化能够对机电工程施工成本实现全面管控。比如,在敷设机电工程项目中的电缆时,应当提前对现场的情况进行全面了解,其中包括施工情况、图纸与结构,再根据夹层中的电缆支架的比例进行建模;电缆系统路径建模应根据支架的排布情况进行,将两个模型合模、优化,然后将电缆量导出。模型优化之后,利用软管在易出现交叉之处建立细模,通过对电缆量进行二次计算,获取准确的用量数据,模型也可用于工作指导。
        3创新性
        原有传统现场质量检测数据全部现场记录、计算,质量检测数据通过验收单等纸质形式进行反映。本系统的创新点:(1)系统中将机组设备安装质量关键质量控制点、设计参数标准、误差范围提前进行梳理,并在系统中分部位进行设置,在APP窗口内按照机组号及质量数据的检测部位分块展示,可以将机组设备安装从开始至结尾中的所有质量控制点通过表格及图形的样式统一体现,极易展示机组安装数据的同时,也统一了质量数据的检测标准;(2)将传统数据通过纸质文件记录的方式变为电子形式,现场录入后数据经过系统分类,可直接打印后作为质量验收单的附件,无须在进行手工填写,有利于资料保存;(3)现场质量检测数据录入系统后可即时共享,保证质量数据流传的及时性和准确性;(4)数据录入后可自动计算分析。将传统的机组安装数据从纸面上反映至电子系统中,提高了现场机组设备安装检测数据收集的及时性,降低了纸字版资料可能丢失及损毁的风险,使机组整个安装流程的监测数据可视化,通过数据分析突出了机组安装质量控制的薄弱点,对于提高机组安装质量能够起到极其重要的作用。每个电站建设机组一般按照流水施工进行作业,通过对首台机组的质量和数据统一分析整理,有条件时可与机组运行状态进行对比,对于后续机组安装能够提前规避一些无法预知预测的质量问题。机组安装后,业主、厂家、设计、监理都可全面了解机组安装数据,节省了互相之间信息传递的时间。
        4项目应用前景
        大型水电项目机组台数较多,现场施工过程中机组安装各工序质量数据检测点多,数据量较大。庞大的检测数据将会产生大量的纸质验收资料,对于各单位日常的收集整理以及后期的查阅都造成不便。建立现场施工质量检测数据电子化收集系统,依据同类型机组制定一整套检测数据点,将机组安装过程中产生的全部检测数据录入系统,得出相关分析结果,实现安装质量控制数字化,通过数据分析机组整体安装质量,既方便机组安装过程中数据资料的收集整理,降低纸质版验收资料存在的容易丢失、损毁、不方便查阅等问题,也实现了数据同步共享,便于各方单位在第一时间分析机组安装质量并进行优化,以及后期机组运行过程中如果出现问题能有效地调取相关检测数据进行分析排查。如果首台安装机组实现了检测数据整套电子化,即可通过分析数据确定机组安装质量及运行状态,为下台机机组安装预测数据变化趋势,提前采取措施。近年来,各行业都在推行数据资料电子化,可见数据资料电子化录入系统要优于传统纸质验收资料。如果水电站实现机组质量检测数据成套电子化,可为电站后期运行状态提供数据分析,也必将对整个水电行业数据资料电子化产生重要的推动作用。
        结语
        水电站机电设备安装是水电项目施工的最终环节,机电设备的安装进度将直接影响到水电站的投产日期和效益。因此,水电站的机电安装工程技术十分重要。在实际操作中,相关人员要围绕安装关键点设计工程流程,不断运用先进的信息技术进行管理创新,进而提高机电安装工程的综合效益,更好地为水电建设事业服务。
        参考文献:
        [1]焦雄.信息技术在水电站机电设备安装中的应用研究[J].科技资讯,2011,(18).
        [2]莫文华,崔慧丽,张为明.匠心铸造精品创新引领未来中国葛洲坝集团溪洛渡左岸电站机电安装调试工程创新技术介绍[J].安装,2018,(1).
        [3]周国民,张连刚.贵州安顺市龙宫水电站标准化运行管理云平台[J].水电站机电技术,2018,(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