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市园林规划设计院有限责任公司合肥分公司
摘要:风景园林建设关系着社会发展,是城市建设的重要内容,但由于施工技术不同,各地风景园林最终呈现的效果也存在较大差异,而合理的园林施工技术和养护措施,能够降低成本,减少植物损害。因此,为确保工程整体质量,必须要结合实际情况,遵循施工原则,采取适宜的施工方式,加强养护措施,发挥风景园林的价值与功效。基于此,本文主要探讨了风景园林施工的质量控制及技术优化。
关键词:风景园林;施工质量;控制措施;技术优化
引言
自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城市经济建设水平逐步提高,在城市的现代化建设中风景园林景观属于重要的基础工程,而园林工程中最关键的就是植物的栽种与养护工作,只有保证栽种技术与后期的养护技术才能够为园林工程的施工提供重要的保证措施,有助于植物的健康生长,为城市的建设创建美化的环境。另外,工程施工中还要注重管理的措施与技术的优化,确保工程的施工质量与实用的性能。
1风景园林施工技术要点
1.1移栽施工技术
第一,树木移植栽培前,需提前在树木放置点挖好坑洞。对于春季需要移栽栽培的树木,秋冬季节就可以提前挖好坑洞,保证肥料充分溶解,土壤更加肥沃,同时也缩短树木从移植到栽培的时间[2];第二,坑洞中基肥充分发酵分解,底肥填充后及时覆土,避免移栽栽培树木根系直接接触,损伤树木根部。
1.2合理选择土壤
土壤是植物获取养分的主要途径,土壤成分是否符合植物生长需求对成活率有着一定作用,不同植物在生长习性上也存在很大区别,这就要求工作人员能够结合树木种类对土壤进行科学的选择与管理,当土壤不能满足植物生长需求时,应该采取置换、养料填充等措施,提高土壤的健康指数,以此为植物生长奠定良好的条件。同时定期除草松土,种植成活的草坪应每半个月除草一次并根据建设单位的通知组织除草工作,以防止杂草侵入。松土透气:通过适当的松土、锄土或翻耕,可以提高土壤的透气性,控制盐分的上升,从而改良碱性土壤。还必须测定土壤的酸、碱度,因为不同的土质将决定它适合何种植物的生长。酸性土壤适合杜鹃花科植物生长,如杜鹃和山茶等。碱性土壤适合铁线莲、醉鱼草和康乃馨等花卉生长。而中性土壤则可以栽种较为广泛的花卉。
1.3肥水管理技术
对园林树木来说,春夏季节主要施用氮肥,秋季主要施用磷钾肥,冬季主要施用有机肥。在施肥的过程中,我们要抓住时机,通常施肥的最佳时机是雨后,土壤水分充足的时候。常用的施肥方法有挖孔施肥和环沟施肥。另外,在园林灌溉过程中,一般分为三次,第一次是定根浇水,第二次是生长期,第三次是休眠期。在炎热的夏天,我们应该选择早晨或晚上温度相对较低的时候,而在冬天,我们应该选择中午温度相对较高的时候。
2风景园林施工的质量控制及技术优化措施
2.1注重设计人员与施工人员之间的协调和配合
对于风景园林工程的施工也属于一项施工工程。在具体的工程施工中需要进行施工前期的设计与后期的施工两个方面。在工程施工的过程中作为相关的技术人员需要掌握设计的要领与内涵,与设计人员之间进行充分的交流,了解设计人员的主要意旨。另外,在施工的时候施工设计图纸也非常的关键,这是后期施工的重要基础与依据,是指导施工顺利实施的重点。因此,需要在施工之前对施工的图纸进行严格的审查,做好技术交底工作。一旦发现设计图纸中存在问题就需要及时的改正与处理,快速的与设计人员、管理人员进行商议,等待核实之后再定夺。
2.2简化现场施工程序
在风景园林施工的过程中,一般由项目部对现场进行管理,以提高管理效率,在最短时间内完成园林施工任务。施工项目部作为施工管理的核心单位,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建设项目部成立的主要目的是充分发挥建设项目部的项目管理职能,为园林工程项目管理提供服务,提高管理效率,为园林企业创造更多的经济价值。为简化现场施工项目程序,可对小型园林工程施工项目采用线性组织管理模式。通过纵向领导和统一指挥,可以有效提高工作效率,帮助员工按照领导的指示工作。对于大型综合性园林工程建设项目,可采用矩阵管理形式。通过从多个部门选派专业人员组成建设项目部,确保各项目与职能部门的有效结合,提高管理效率。
2.3合理引进创新施工工艺和施工材料
随着我国科技的发展与创新,新型的施工工艺和施工材料给风景园林工程施工带来了很大的影响,推动了工程施工的技术变革。许多施工企业逐渐引进创新的施工工艺与材料,使得企业的施工效率和成果得到了显著提升,从而提高了企业的经济效益,同时解决了城市环境保护等方面的问题。例如:工程中使用透水混凝土,可以有效的收畜雨水、减少路面积水、有效补充地下水,缓解城市的地下水位急剧下降等一些城市环境问题,也符合海绵城市的理念。
2.4需要充分地做好植物的移栽和后期的养护工作
景观园林工程整体施工结束之后,代表着另外一个阶段的开始,于是进入到了绿化工程的养护阶段。这一过程中保证植物生长的水分非常重要。不管是哪一种植物都需要水分的供给,如果植物中缺少了水分就会导致植物的枯萎与死亡的危害。所以需要在园林绿化工程施工结束之后采取对应的养护措施。不管是在阳光充足的天气还是阴雨的环境中,植物的根茎都需要具有充足的水分支持,作为养护工作人员可以定期的对植物进行浇灌作业,为植物的生长提供所需的水分。另外,由于植物生长在外部的环境中,会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因此需要植物具备良好的防风害作用。在园林植物的后期养护工作中,针对于树木需要做好防风害的处理,防止自然灾害的发生对植物的生长造成破坏。所以,结合植物的具体特点,在季风时节需要保证根须与骨干的安全。可以通过加固技术的使用防止冠动根摇从而导致根系损伤。最后,在后期的养护工作中还要使用浇冻水的方法,为植物提供良好的防风屏障,防止自然灾害发生对植物的破坏。
2.5提升工作人员的专业素养
近些年我国对于城市的风景园林工程提高了重视力度,各个地方的相关部门提高了对园林的资金、人力与物力的投入。从而保证园林施工技术与管理工作的效率得到提高。对于园林施工的操作需要对工作人员的技术水平提出更高的要求。风景园林施工的技术人员其专业能力不断地提高,但也有一些管理人员对于园林绿化的认识不够,过于简单。在施工的过程中对于土壤的性质、植物的种类没有过多的研究。所以,造成园林施工的养护工作出现不同的问题。大大的影响了植物的成活率,从而导致重复建设工作比较严重。因此需要提高施工技术人员的施工管理水平与技术的优化,以保证整个工程的顺利施工与工程的整体质量[4]。
结束语
风景园林施工围绕生态环境改造为核心工程开展,加强风景园林工程建设,有助于改善居民生活环境,促进城市更好发展。近几年,随着人们生态环保意识的不断提升,各种低碳经济、循环经济、绿色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普及,风景园林工程建设的重要性随之凸显。因此,研究风景园林施工及养护措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有助于提升工程建设质量,从而促使其发挥出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叶婷婷,张晓娟.园林绿化种植工程施工技术[J].现代园艺,2018(6):186.
[2]吴俊霞.探究节能技术在风景园林施工中的应用[J].工程技术:引文版,2016(5):147.
[3]盘柳芬.风景园林施工的质量控制及技术优化研究[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6(12):2878.
[4]蔡树刚.探究提升生态风景园林施工技术的有效途径[J].工业b,2015(13):96-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