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信导航保障系统工作在机场中的重要性分析

发表时间:2021/5/17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30期   作者:徐兴魁
[导读] 摘要:对航空运输现阶段进行详细分析后发现,通信系统是机场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机场的高效、安全和合理运作发挥了重要作用。
        天津七六四广播器材厂  天津市  300210
        摘要:对航空运输现阶段进行详细分析后发现,通信系统是机场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机场的高效、安全和合理运作发挥了重要作用。现实分析表明,通信导航安全系统是在每个机场实施的,但实施结果各不相同,导致影响机场运营的稳定性和安全性的其他问题,从而可以根据通信导航安全系统的重要性总结该系统存在的问题,并在影响实践的问题基础上讨论有效的解决方案。
        关键词:通信导航保障系统;机场;重要性
        引言
        要想确保机场工作的正常开展,便离不开通信导航保障系统,该系统能否高效的运行,将直接影响到整个机场的安全与效率。就当前来看,各个机场都已建设了相应的通信保障系统,不过这些系统的实施效果却往往不尽如人意,在系统打造过程中尚有许多问题亟需解决,这些问题都对机场的稳定、安全运营造成了不同程度的影响。因此,在对机场工作中通信导航保障系统的重要性进行分析的基础上,还要总结系统出现的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这样才能为机场的实际工作开展起到积极的指导作用。
        1飞机通信导航识别系统概述
        飞机通信导航识别综合系统它是一种多功能的航空电子系统,除了通讯功能外,它还能够对飞机间进行相对的导航和通过各种方式识别本系统内的飞机成员。随着国际间电子对抗的不断升级,飞机无线电通讯的保密、抗干扰、信号隐蔽等各种问题的日益突出,需要一套能够保证通信、导航、识别综合系统。通信、导航、识别综合系统能提供数字化语音、实时数据、精确测距、可靠识别等服务,并有大、中、小三种规格,可供各种飞机、各种指挥控制中心和移动的部队使用。
        2通信导航保障系统在机场工作中的重要性分析
        在机场中,大量飞机需要频繁的起飞和降落,在此过程中必须要由调度中心来负责指挥,以确保这些飞机的起飞与降落安全,事实上,飞机出现安全风险的几率是非常高的,如果不对飞机的航向进行必要的指挥,便可能造成飞机发生不必要的碰撞甚至坠毁,这严重威胁到机上人员的生命安全。因此,为了确保飞机的安全、可靠起飞或降落,使飞机能够有条不紊的运输,便需要利用通信导航保障系统来发送指挥信号,以确保机上人员能够准确、实时的接收到指挥信号,从而确保其飞行航向稳定,从而大幅提高其在飞行区域中的安全性。也就是说,在飞机飞行过程中,其安全性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通信导航保障系统的信号指挥,因此,必须要高度重视通信导航保障系统的建设、管理及其维护工作。
        3发展现状
        中国目前正在开发一个民用航空器统一管理综合平台,该平台由国家航空管制局于2018年1月设立,旨在通过《无人驾驶航空器航空管理暂行规定》,目的是规范无人驾驶航空器的活动,限制活动范围,限制无人驾驶航空器的范围,确定无人驾驶航空器业务的法律责任,促进无人驾驶航空器行业的安全。11月,中国民航设立了深海无人机管理试点项目,并设立了美国航天局航空航天信息试点项目。UTM系统使您可以实施无人机攻击范围、飞行计划请求、信息共享等设置。2019年2月,联邦航空局发布了关于某些类型无人机(暂定)试点项目的行政指示,以制定共同的风险管理办法,通过无人系统规则执行具体的风险评估程序,促进和精简典型操作环境的试点项目和试点项目。2020年1月,数十亿美元的智能公布了《未来运输:道路交通系统》白皮书,其中除其他外,以eVTOL飞机设计、实际运行限制、未来应用和发展前景等形式阐述了城市空中运输的概念,展示了城市空中运输的巨大市场潜力,并提出了全自动化飞机的概念。他们特别强调自动化。NASA[51]的李成龙等人士制定了eVTOL飞机城市空中交通管理基本框架,从三个方面总结了空气空间规划、地面基础设施和交通管制的现状,初步讨论了城市空中交通管理的主要问题。

本文结合其研究基础和初步结果,设计了城市航空交通运营的概念,建立了适合我国未来航空交通管理体系的结构,深入研究了城市航空交通管理在四个核心领域的研究领域、挑战和发展建议,即空域规划、交通控制、交通服务、基础设施发展等。
        4通信导航保障系统实践问题的解决措施
        4.1进近引导技术
        仪表着陆系统(ILS)又称为盲显示系统,是飞机精确进场着陆的最常用系统。它是通过地面发射的两个无线电信号的路径和滑道的指南,目的是建立一条从运行到空中的虚拟路径,由飞行的接收方通过飞机确定其相对于路径的位置,将飞机引导到正确的方向,并轻轻地降低高度,最后允许飞行员在恶劣天气事件和能见度差的情况下安全着陆。灯泡过去曾在飞机安全着陆方面发挥了决定性作用,但随着它们等应用在跑道上启动,辅助照明系统现在更负责辅助或备份目的。
        4.2改进通信设备的管理
        通信设备设备的管理必须注重提高设备质量、安装质量和运行水平。定期维护可以通过严格关闭设备的质量来提高设备的运行质量,提高运行稳定性。因此,在选择设备时,必须明确规定设备的选择标准,同时进行全面调试,以控制设备的安装质量。此外,应进行科学、系统的维护周期以及定期或非定期运行检查和维修,以确保设施运行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4.3其他防护措施
        一是合理布置接地汇集线。接地汇集线的布置需要尽可能选择与避雷器比较靠近的位置,缩短避雷器接地线,不同楼层分汇集线直接和楼底总汇集线连接,从而实现单点接地,若楼层超过30m,则超过部分的分汇集线需要与建筑物的均压环连接,防治侧击。根据近年来IEC研究显示,接地汇集线进行多重互联在雷电防护具有一定的效果。二是等电位连接。虽然不同通信电源系统在防雷要求方面存在一定差异,但是其核心思想基本一致,即实现等电位。在实际当中,绝对等电位仅仅是理想状态,无法真正实现,因此只能通过各种措施无线接近,目前主要采用的屏蔽、分流、接地以及箝位等方式进行连接。三是合理选择电源避雷器。由于通信电源设备符合电流的容量较大,因此为了保障电源设备安全、降低雷电的危害性,在选择通信电源设备避雷器时要根据实际情况合理选择。首先应当选择多级防雷设备,建议采用并联型避雷器,这样即便电源避雷器的某一模块出现故障,也不会对设备的防雷效果造成较大影响,仍能对通信电源系统形成一定的防护。其次电源避雷器必须具备失效分离装置以及阻燃功能,失效分离装置可以确保电源避雷器在失效时与通信电源系统自动断开,并且不会影响到电源系统正常供电;阻燃功能可以保障电源避雷器在失效或者自毁时不起火,从而避免对通信电源设备的影响。
        结束语
        综上所述,针对飞机的通信导航识别系统的日常检查是保证飞机安全航行的关键,在具体的监测和诊断过程中,需要针对系统以及相关辅助子系统进行较为严格的故障检定。例如:导航的稳定性、电源电压电流、仪表系统显示是否都正常稳定的工作等。这为后续的专家系统进行故障的判断、故障的处理提升了准确性,也让工作人员的排除问题提供更有效率,进而为飞行安全提供有力的保障。
        参考文献:
        [1]余焰,郭健伟.航空通信导航监视设备风险管理策略研究[J].科技风,2018(35):156.
        [2]廖永辉.通信导航设备集中监控系统分析及设计[J].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2018(22):33.
        [3]何军.民用航空通信导航监视设备风险管理研究[J].数字通信世界,2018(12):88+141.
        [4]王晓洁.提高民航通信导航监视系统可靠性的研究[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中旬刊),2018(11):171-172.
        [5]王晓军.民航通信导航监视的危机问题管理[J].科技风,2018(31):23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