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溪市钱塘垅水库管理处 浙江兰溪 321100
摘要: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我国水利工程项目规模不断扩大,其整体发展水平也随之提高,水库管理措施也日益完善。因此。有关部门必须重视高效、科学的长期管理和运行管理方案,并加强水利工程管理管理制度。此外,水库管理是水利工程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直接关系到水利工程的正常运行。近年来,经济和社会的稳步发展为水利工程的发展带来新的机遇。
关键词:水利工程;长效管护;现状分析;改进对策
1 水利工程长效管护的发展概况
1.1管护不全面
我国家的民生之本便是水利工程,它对社会各个部门的发展有着巨大的影响。同时,随着水利工程的管理水平日益提高,水利工程技术也大大提高。水利工程在长期管理和运行过程中,依旧存在着诸多问题亟待解决,否则,很难促进我国水利事业的发展[1]。此外,水利工程是一个综合性的、复杂的整体过程,它间接地支持了国内工业工程的建设。自改革开放以来,水利工程管理技术迅速提高,也加快了城市化进程。
水利工程现时的运作包括水利工程的日常管理和维修,如城门和河道管理等设备都属于城市水利工程。此外,日常的维修工作则包括定期对船闸、周围建筑物、河道和河岸的维修,以及金属结构的防锈处理等。不仅如此,对这些地方的检查也是势在必行的。
1.2 管护标准低 人为损坏严重
随着水利工程长效管护的发展,管护工作中出现的问题越来越多。相关管理部门对管护的标准要求不到位,再加上人为损坏较为严重,导致水闸管理工作松懈,常年处于停止状态。
1.3缺乏长效机制 设施老化严重
水利工程之所以可以历久不衰,是靠着其长效机制和不断地改造和维修才做到的[2]。当前,大多数机构在水利工程项目管理过程中没有按照相关的规范进行维修,导致水利设施在面临洪涝季节时不能有效保护人民的财产和安全。同时,由于缺乏有效的管理机制和设施老化不换新观念,导致整个工程出现个体化管理现象。此外,由于缺乏专业的管理知识和对运行过程的科学认识,使得水利工程长期处于失修状态。因此,在灾难发生的时候,才开始临阵磨枪。这使工程设施运行的安全性和效率受到很大的影响。
2 水利工程长效管护与运行管理问题
2.1 水利工程的管理体系不完善
目前,由于水利工程管理者的整体意识相对薄弱,员工的工作态度松懈,使水利工程管理的整体效率受到严重影响。此外,因相关制度的制定在项目管理过程中没有得到完善,使水利工程管理的质量不能有效提高[3]。与此同时,在水利工程项目运行管理过程中,管理制度影响着管理者的工作能力和责任感。因此,相关管理部门需要建立健全的管理制度和严格的管理规范,才能有效提高水利工程项目的整体效率。
2.2水利工程资金不充足
水利工程在资金来源上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其大多数资金来自灌溉费用,但是在工程建设后期,管理和运营需要大量的资金支持,如电力、人员管理和设备维护等费用都,导致许多地区出的建设质量越来越差,严重影响了水利工程的运营维护。
2.3管养分离不彻底
在现阶段,水利工程不仅能抵御洪水的侵袭,还能满足人们对水资源的的生产需求。另外,在水利工程的管理和保护工作中,需要做好管养分离工作,但是在实际的管理和保护工作中频频出现交叉管理、人员重叠、职责不明确等问题,这不仅阻碍了管养分离工作的顺利实施,还降低了整个工程的工作质量[4]。此外,水利工程的管理及保护离不开其运作、维修和保养经费的投入。但是,财政及水利管理部门所分配的管理经费只能满足基本的管理和运行要求,对于管理与维护的完全分离根本无法实现。
2.4维修和改造难度大
水利工程工程具有属性分布广泛、工程场地多,后期维修改造工作难度大等特点。但是,由于缺乏专业的管理人员,水利工程的项目管理出现了机器设备闲置的问题,这严重影响了农田灌溉和住宅用水。此外,在水利工程管理和运行管理过程中,由于建筑企业的资质不够全面,且监督管理体系还有待完善,很难有效解决水利工程的维护问题。
3 水利工程长效管护和运行管理的策略
3.1科学规划管理机制
有关部门及人员应树立管理维护的基本意识,并逐步建立起比较健全的管理机制,从而改变我国水利工程长期经营管理的现状,同时也使水利工程的长期经营管理得到基本的制度保障。另外,对水利工程的日常经营管理活动要通过制度来进行引导和规范,从而达到水利工程经营管理的基本要求,并充分发挥出水利工程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5]。同时,必须在水利工程及营运管理制度建立的基础上,根据水利工程的实际情况,规划科学合理的管理机制。
3.2明确管理单位的权利和义务
部分水利工程的长远管理和运作,缺乏明确的职责划分。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在今后的长期管理和经营管理中必须严格实行责任制。而在实施责任制时,要按照水利工程长期管理、保护和运行管理的任务和要求,并严格划分各部门和人员的管理职责,使各部门和人员在实际管理工作中能够有效地履行自己的责任和义务,确保长期有效的管理和运行管理。
3.3加强管护质量管理
为了提高长期管理、保护和运行管理的整体水平,有关部门进行了统一的管护和管理的质量标准。同时,有关部门需从质量标准出发,在保证水利工程的整体建设规模和功能稳定运行的情况下,提高该项目的管理水平和保护标准,然后严格按照其标准执行,如此才能更好的发挥其作用。其次,在水利工程运作过程中,会出现各种问题,因此有关人员需通过统一质量标准来调整水利工程的相关参数。
3.4提升管理信息化水平
当前,水利工程在长期管理和运行过程中,管理及保护水平落后。因此,各水利企业应加强先进技术和手段的应用。例如,信息技术在水利工程的管理和行政管理中的应用可以加快水利工程和运营管理方法的现代化。同时,可以利用新技术实现水利工程的管理自动化与决策智能化。另外,将计算机技术、信息技术等广泛应用在水利工程中,从而建立一个健全的运营管理系统,而在此系统中,实现了相应的工程信息和管理数据的共享。同时,自动监测系统的建立,使水利工程运行中各种参数能够被实时监测,而且当有关参数超过正常运行范围时,水利工程及相关人员会及时调整这些参数,确保水利工程的长期管理和运行管理的稳定运行。
结语
目前,在社会经济快速发展背景下,水利事业的发展受到各行各业的重视,而水利工程的长期维护和运行管理还存在着诸多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有关行政部门需要加大支持力度,并制定相应的优化措施,从而提高水利工程管理的整体水平,使人民可以享用更优质的水资源。此外,我国大多数水利工程在长期的运营管理过程中,还存在着管理漏洞和缺陷,难以水利工程运营管理的真正作用。因此,在今后的管理工作中,必须改变这种状况,并建立健全长效管理和运行管理机制。
参考文献:
[1]郑祺.农村水利工程长效管护与运行管理现状分析——以常州市武进区前黄镇为例[J].黑龙江科学,2020,11(22):160-161.
[2]王文明.水利工程长效管护与运行管理现状分析[J].工程建设与设计,2020(20):194-195.
[3]李磊.水利工程长效管护与运行管理现状分析[J].工程技术研究,2020,5(17):189-190.
[4]郑明军.关于水利工程长效管护与运行管理现状分析[J].科技风,2019(24):203.
[5]朱立群.浅谈水利工程长效管护与运行管理现状[J].科技风,2019(09):1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