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饮水安全存在问题与对策 屈振权

发表时间:2021/5/17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30期   作者:屈振权
[导读] 摘要:我国水资源总量比较丰富,但是人均占有量很少。
        河北省张家口市康保县水务局  河北康保  076650
        摘要:我国水资源总量比较丰富,但是人均占有量很少。目前很多农村地区都存在水资源不足的情况,加之受到交通与基础设施建设等因素的影响,很难保证饮水安全与质量。因此,应以农村地区的发展情况为基础,推动饮水工程的建设与运行,避免区域内饮水安全受影响。鉴于此,文章首先分析了农村饮水安全存在的问题,然后提出了具体的优化策略,以供参考。
        关键词:农村地区;饮水安全;管理措施
        1农村安全饮水工程的特点分析
        我国的农村人口众多,农村人口饮水问题是当前最主要的问题,只有全面做好安全饮水工程建设与管理,才能有效推动国家惠民工程发展,使广大农村脱贫攻坚。政府加大了人力、物力、财力等的投入,每年都把饮水安全问题放在战备位置考虑,但是在工程实施过程中却不顺利,比如一些水利工程面临自然环境、基础设置条件、民风民俗等问题影响,饮水安全工程推动起来有一定的难度,实施起来也并不顺利,当前看,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具有如下特点:一是农村分散,地广人稀,一些村落相互之间分散,如果进行集中用水管理,则会难上加难,根本不具备集中供水条件,现在多是根据村的大小建设单独供水工程,整体消耗较大。二是工程规模式样,不同的村落分散到不同的地形中,各地的自然条件也都各有千秋,一些饮水工程主要是因地制宜建设的,各种各样的工程给管理增加了难度。三是供水成本高,如果是集中饮水,那么就需要一定的费用,而农民收入不高,如果是交费则会意见不统一,大多是不愿意交水费,对后期支持投入维护造成了一定的难度
        2农村安全饮水工程面临的具体问题
        2.1管理机制不完善
        根据饮水工程的特点,我们看到,农村的饮水工程是各种各样的形式,点多面广,一些工程也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各供水工程运作流程不同,整体的管理机制不完善,并没有形成一个标准的流程,对农村饮水进行管理,无疑为安全饮水工程的管理增加了困难。饮水安全是一项具体的工作。要想全面完成好这项工作,则需要专业的人员来担任,也就是说,每项工程要投入很多人力资源进行管理,不论是管理岗位还是技术岗位,均需要有专业的知识,目前,农村饮水安全管理人员均没有经过正规培训,更没有一个严格的准入机制,用熟人的现象较为普遍,员工能力不够,导致了饮水安全管理不到位、不科学。
        2.2管理意识问题
        当前,在农村饮水安全管理过程中,部分管理部门不具备较强安全管理意识,安全管理水平相对偏低。部分单位没有认识到安全管理的必要性,在日常管理过程中,农村饮水安全管理力度淡薄。此外,部分管理人员职责意识有待提高,日常管理过于形式化,缺少专业管理流程和标准,无法将管理工作落实到位。
        2.3运行管理问题
        在工程建设运行中,因为后续管理体系缺失及操作缺少专业性,使得工程应用效率低。在饮水过程中,农村群众没有形成良好的应用意识和习惯,节约用水思想缺乏,使得水资源大量消耗。因为国家对惠民工程收费标准比较低,导致工程在运行中存在各种问题。一些偏远地区受到经济发展因素影响,农村安全饮水工程建设管理缺少充足资金支持,造成资金链断裂,在实际投放中容易出现各种问题,无法发挥工程应有价值。
        3农村地区饮水安全管理措施研究
        3.1强化管理意识
        在农村饮水工程安全管理过程中,管理部门和周围农村群众应该树立正确的安全管理意识,明确饮水安全管理的必要性,秉持以人为本管理标准,强化思想意识,将安全管理工作落实到位。结合以往管理情况来说,在农村饮水工程安全管理中时常会出现各种问题,应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改进处理,提升农村饮水工程安全管理水平。

在农村饮水工程安全管理过程中,科学编制管理方案和流程,从根源上防止不必要问题出现,保证农村群众用水安全。
        3.2完善管理体系
        管理部门应根据现实农村饮水工程安全管理状况,科学构建农村饮水工程安全管理体系,并根据管理要求,将安全管理工作落实到位,明确管理职责,防止存在体系不健全状况,影响工作效果。因为农村饮水工程建设和运行工程量比较大,各个人员应明确自身职责,安排专业管理负责人,给保证工程项目稳定运行提供支持,科学划分工作责任,将管理职责落实施到实处,提高农村饮水工程安全管理水平。
        3.3水源选择及水源论证
        农村饮水安全工程中水源井建设是整个工程的核心工程,水源井建设质量和供水水质质量是质量控制工作的重中之重。浅层地下水资源状况:浅层地下水与大气降水有直接的水力联系,降水通过入渗补给浅层地下水,其排泄方式主要是潜水蒸发和人工开采,浅层地下水的补排方式决定了其变化情况主要与降水量的年际和年内丰枯变化密切相关,丰水年或者汛期浅层地下水的补给量大,农业灌溉开采量小,补多采少,浅层地下水位缓慢抬升,埋深减小,枯水年或非汛期地下水补给量小,农业灌溉开采量大,补少采多,地下水位快速下降,埋深增大。浅层地下水位在抽水后下降速度很快,且补给恢复较慢,容易形成地下水疏干,相对于保证率较高的用水要求会无法保证,浅层水是灌溉、林牧渔等行业的用水水源,浅层水水质超过国家标准,不符合国家饮用水卫生标准。浅层地下水的供水保证程度无法满足本建设项目95%用水保证率的要求,保证率和水质两方面来说都无法满足项目用水需求保证。相关部门要依据国家饮用水质量标准中规定的各项指标,如界限指标、感官要求、限量指标、污染物、微生物指标等,通过对郾城区现有中深层地下水井进行枯水期、丰水期、抽水试验期的多次水质测试,结合进行的动态监测、抽水试验,为评价中深层地下水提供了可靠的依据。
        3.4不断提升饮水安全工程项目的管理水平
        针对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和管理中的各类问题,相关部门加强重视,通过实地的考察和深入的分析总结问题出现的原因,明确相关的责任单位和责任人,加强地方政府和相关部门的引导及管理力度,以切实可行的管理规范提升农村饮水安全工程项目的管理水平。如各地方政府和水利管理部门可牵头成立一个专门负责该地区饮水安全工程建设和管理的供水公司,由供水公司进行下属农村地区的饮水安全工程管理工作,建立科学的管理标准,落实管理责任和管理制度,提升供水能力和服务能力,加强对农村地区饮水安全的检测和管理力度,以切实可行的管理制度带动该地区管理效率和服务水平的不断提升,从而解决农村居民用水难的问题,为农村地区的生活水平提升与经济发展提供保障。
        3.5严抓供水质量管理
        水质的安全是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的核心问题,地方政府、水利部门及主管供水单位应严抓供水质量问题,完善农村地区水质检测的设备和专业人员,加强政府的财政支持力度,定期对农村地区的水源进行科学的检验,及时掌握各地区的水质情况,保障农村群众喝到健康、安全的饮用水;建立农村地区水质监测的档案,由相关部门进行专门的监督和管理,从而随时了解农村地区的水质数据,保障农民饮水安全。
        结语
        综上所述,水是人类文明兴起与传承发展的基础,饮水安全直接关系到广大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进程不断加快的今天,要保证农村地区安全用水,就必须加强管理,认真分析饮水工程中存在的问题,并对其进行及时处理提高饮水质量,为农村地区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黄新宇,崔志平,赵敬.岳西县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与精准扶贫[J].江淮水利科技,2016,(4).
        [2]杨国珍.精准扶贫与农村饮水安全[J].科技经济导刊,2019,(6).
        [3]谌建武.我国农村饮水安全问题及对策[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4,(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