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工程施工技术与管理分析 江水晶

发表时间:2021/5/17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30期   作者:江水晶
[导读] 摘要:作为我国重要的民生工程,水利工程的施工程序十分复杂,并且工程大部分在环境较为恶劣的区域进行施工,为了保障工程的建设,必须利用科学的技术管理手段来提高工程的建设质量,有序开展水利工程作业,从而平稳的施工,保障水利工程的施工过程安全有效。
        饶河县水务局  身份证号码:23052419821223XXXX
        摘要:作为我国重要的民生工程,水利工程的施工程序十分复杂,并且工程大部分在环境较为恶劣的区域进行施工,为了保障工程的建设,必须利用科学的技术管理手段来提高工程的建设质量,有序开展水利工程作业,从而平稳的施工,保障水利工程的施工过程安全有效。
        关键词:水利工程;施工技术;管理
        施工技术在整个水利工程施工建设过程当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其一,施工技术不但影响着水利工程质量以及使用性能,还直接影响水利工程施工进度。结合水利工程现场的具体情况状况,使用先进、科学的施工技术,可以有效提升水利工程的整体质量与效率,减少整体投资成本,为项目带来较大的经济效益。此外也可以确保水利工程的使用性能,并延长其使用寿命。此外,先进、有效的水利工程施工技术也直接影响着施工单位的社会竞争力以及整体发展进程,因此,要积极运用科学。有效的施工技术,才能顺利完成施工周期长、难度大、施工危险性高的水利工程项目,从而增强施工单位的综合市场竞争力。其二,水利施工技术影响工程运行中的资源供给。施工技术是工程顺利进行的关键因素,影响着水利工程的实际效益,必须要把其落实到位。所以在水利工程施工过程当中,施工人员必须要全面、严格的落实施工技术管理工作,有的了技术支持,质量才能得到保障。其三,施工技术有益于资源协调。水利工程施工属于一项工程规模庞大、涉及内容广泛、施工条件复杂的工程,必须要投入大量的资金与技术,假如技术管理工作不合理,就会使整个施工过程处于混乱无序的的状态,同时浪费大量的施工资源。因而,技术人员必须要做好水利工程技术的管理,科学布局、统一规划、整合资源,才能在保证工程质量的基础上顺利完工。
        1 水利工程常见的施工技术措施
        1.1 预应力锚固技术的应用
        预应力锚固技术是水利工程中使用前景最为良好的一项施工技术,该技术的使用面十分广泛,并且经济效益也十分良好,一方面可以使用在新建工程中,同时对于原有的设施也可以起到补偿和加固的作用。凭借着上述优势,该技术在国内外各大施工单位受到了广泛的好评。预应力锚固技术在施工过程中主要是凭借着预应力锚杆加固措施来针对建筑物或基岩进行加固,该技术融合了预应力混凝土等多方面的技术手段,同时结合了卫星定位系统等新型技术,可以结合锚固的大小、深度和设计的要求进行施工,对于建筑或基岩来施加主动预应力,良好的改善受力条件。
        1.2 围堰技术与施工导流技术的应用
        围堰技术是解决导流问题的常见技术。在针对水利工程进行施工过程中,如果施工的现场处于河流的上游,那么需要在施工时对工程的地点进行干燥处理,并且将岸坡进行巩固。与此同时,可以采用围堰技术将水流引入到固定的下游位置,完成导流操作。从上述施工过程可以看出,在具体的操作过程中,必须充分的考虑到施工现场的气温条件、地质水文等自然因素,如果在施工过程中为枯水或小流量季节,可以有效的降低作业量和施工难度,提高生产效率的同时,降低施工成本。工作人员应该严格按照国家标准来进行施工导流操作,充分的考虑到河流的周期性变化,合理的组织生产,明确安排导流的时段,拟定出具体的施工方案,结合河流的周期性和施工的进度,来严格的控制施工的各项环节。如果施工场所的自然条件相对较为良好,可以采用最为经济的方法来分期围堰导流,为水利工程的结构性施工创造有利的条件。在设计和施工过程中,首先应该进行水工模型试验,测试结构的强度和稳定性,确定无误以后再合理的规划围堰的平面布置及设计围堰的具体结构,这样可以有效的降低排水的压力,保证围堰的施工效果能够充分的发挥出来。
        1.3 大体积碾压混凝土技术的应用
        大体积碾压混凝土技术是一项较新的工程技术,近20年逐步在实际工程中投入应用。碾压混凝土技术,主要是运用填筑土石坝的大型工程机械,压实干用的混凝土拌合物来进行交付。该技术方法投资少、经济效益高,在节约开支的基础上缩短施工周期。


        2 水利工程施工技术管理措施
        2.1 审查施工组织设计
        技术变动在工程的投招标过程中是经常出现的,但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只要合同落实到纸面上就必须根据条款逐一落实,针对现场的施工方案和作业条件、合同要求完成各项计划,最终将设计方案移交给监理人员。这里以后再对方案进行系统的考核,保证工程的施工过程科学合理施工计划能够基本准确。在共同的实施阶段,如果受到一些不良的地质条件影响,大幅度变更合同内容,很容易造成施工进度受到较大的影响,施工企业应该尊重事实和文件要求来及时调整各项变动,进行多方妥善协商以后重新形成文件,确保通过专业的审核。
        2.2 建立监管制度
        科学的监管制度主要在于责任机制的完善,为了保证施工人员的责任意识能够时刻清晰,施工企业需要针对不同工作部门的具体职能来细化责任分配,确保每一条责任都能够找到具体的责任人,使工作人员能够严于律己,相互监督。一旦在工作过程中发现任何问题或隐患,应该严格找到责任人,避免不同的工作人员之间相互推诿扯皮,由于管理造成功能的风险。根据施工方案和责任人的制度,制定好事前的应急处理计划,对于过程中可能出现的任何风险,应该事先形成预案,并根据风险防控预案对员工展开培训,降低风险所发生的概率,保证一旦有隐患产生,可以使不同的工作人员形成联动,最大程度的降低工程施工企业的经济损失。
        2.3 建立技术管理体系
        水利工程应该在维护各方利益的前提下,使合同方根据现场的施工条件和工程的基本特点制定出规范的文件指导,设立质量检测的工作人员,对每一个施工环节展开全面的质量监控,确保工程不会出现安全隐患和质量问题。除此之外,施工企业还应该聘请一些技术能手来针对工程的实际操作展开指导,定期组织员工进行技术和安全方面的培训,及时纠正工作人员可能出现的各项问题和疏忽,确保技术管理体系能够高质量应用。在施工现场还应该展开随机抽查,使监督人员每周定期针对技术管理和施工的质量进行检查,一旦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2.4提升施工技术管理人员的综合素养
        施工技术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直接影响着工程质量,但是,目前水利工程施工管理人员的素质不高,技术管理工作没有落实到位,给水利工程施工带来了许多问题。因此必须要采取有效措施提升管理人员的综合素养。加大对现有员工的教育与培训,尤其要做好岗前培训和在岗培训工作,不断提升在职人员的综合素质和能力。积极引进关键人才,充实专业化人才队伍。人才是企业参与竞争的核心资源,水利施工企业要紧跟时代发展的步伐,与时俱进,积极更新管理观念与管理模式,运用先进的管理知识提升管理质量,增强施工技术管理团队综合素养。
        3 结论
        综上所述,在水利工程施工过程中,施工技术措施及技术管理对于工程的质量有着直接的影响,工作人员必须严格的按照施工组织计划来科学谨慎的施工,积极的引进先进技术,并制定好技术管理体系和工程的监督管理制度。除此之外,还应该组建治理小组,加强工程的监督管理,严格防控工程可能产生的各项风险,妥善的利用各项施工技术,提高工程的质量,保证工程能够保质保量的按时完成。
        参考文献:
        [1]刘守才.水利工程施工技术措施及水利工程施工技术管理[J].建材发展导向(下),2020,18(7):346.
        [2]刘伟.水利工程堤防防渗施工技术初探[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7(12):31.
        [3]牟辉军.水利工程施工中防渗技术的应用[J].农业科技与信息,2019(17):102-103.
        [4]王闯.水利工程堤防防渗施工技术分析[J].科学技术创新,2019(25):138-13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