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河道黑臭水体污染治理技术研究 穆浩男

发表时间:2021/5/17   来源:《基层建设》2021年第2期   作者:穆浩男
[导读] 摘要:每个地区都有不同的水资源类型,在城市地区,特别是长江以南地区,水资源以不同的形式组合在一起。水是人类生命的源泉,是每个地区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
        北京城建设计发展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北京市西城区  100035
        摘要:每个地区都有不同的水资源类型,在城市地区,特别是长江以南地区,水资源以不同的形式组合在一起。水是人类生命的源泉,是每个地区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在城市建设过程中,不仅需要引水,还需要防洪排涝。同时,还要增加城市发展所需的景观、居民休闲、文化故事等重要功能。然而,随着社会的发展,城市居民越来越密集,现代生活质量不断提高。人们逐渐忽视了河流的重要性,河水已经成为建设用地占用的目标,它也成为了一个巨大的污水容器,这使得河水的周围环境越来越差。水体散发恶臭,呈现脏乱差现象,严重影响生活环境。为了改善城市环境,让居民拥有高质量的生活环境,加强黑臭水治理,修复生态环境迫在眉睫。在当前城市河流的运行管理中,黑臭水的治理是河流管理和生态系统改善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河道治理工作中,要明确治理工作内容、工程实施目标和效果,河道治理责任单位要在保持现状的基础上进行生态修复。这些都是河流治理成功与否的决定性因素。
        关键词:城市河流;黑臭水;污染控制;技术研究
        1我国黑臭水的现状
        “城市黑臭水整治工作”中,对黑臭水进行了调查研究,对黑臭水进行了鉴定。经调查发现,六成以上群众认为河道存在“黑臭”问题。有关部门为此建立了城市黑臭水整治平台,并对全国城市河道黑臭水进行了调查。在中国近300个城市中,85%以上的城市水体存在黑臭现象,河流总数为1861条。在黑臭水调查中,河流数量最多,其次是湖泊和池塘。黑臭水的分布主要在中东部地区,其次是中南部和华中地区。
        2黑臭水的形成因素
        2.1外源有机物和氨氮消耗水中溶解氧
        城市河流水体一旦接受过量的外源有机质和一些动植物的腐殖质,如生活污水、畜禽粪便、农产品加工污染物等,水中的溶解氧就会被迅速消耗。当溶解氧降至较低水平时,大量的有机物在厌氧菌的作用下进一步分解,产生一些带有气味的小分子物质,从而散发出气味。在上升过程中产生的不溶性气体将污泥带入水相,使水体变黑。
        2.2无流量和水温上升的影响
        水体生态功能的丧失,往往使流动性降低或完全消失,直接导致水体复氧能力下降,局部水体或水体缺氧问题严重,形成适合蓝藻快速繁殖的水动力条件,增加水华的风险。另外,水温的升高会加速微生物残留物对有机物的分解,加速溶解氧的消耗,加重水体的黑臭。
        3城市河道黑臭水体污染治理的主要技术
        3.1底泥疏浚技术
        泥沙是河流中的重要污染物,也是河流黑臭的重要成因。疏浚底泥技术是河流污水处理的一项重要技术。通过这项技术,河流中的泥沙可以有效去除,因此这项技术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其方法有:水力冲淤、抓斗挖泥船、干洗河床等,这些方法可以促进港口河道疏浚,提高通航水深,调整水系,改善水流条件,去除水面泥沙污染物,从而改善水体,促进水体健康更高的自净能力。在英国,采用水射流疏浚的方法来疏浚港口航道。1998年,我国还采用水射流疏浚法对玄武湖污染进行了治理,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换一个近几年的案例:例如苏州河等等)底泥疏浚虽然在水处理中能起到一定的作用,但由于底泥中往往含有较多的有机污染物、磷和氮,因此有必要对底泥进行适当的处理,防止二次污染。
        3.2人工曝气
        水体富营养化引起的腐殖质增加和供氧不平衡是水体黑臭的重要原因之一。人工曝气可以通过人工方式向河流增氧,提高水体中DO含量,促进水体自净能力的提高,更好地修复水体生态系统。一般来说,人工曝气复氧可分为三类,第一类是鼓风曝气和扩散曝气。该技术主要用于河流污染少、无设备堵塞的情况。二是水面旋转刷曝气,适用于河流污染严重、断面形状混乱的情况。三是船载移动曝气,一般用于水污染严重、断面形状复杂、附近环境恶劣的场合。人工曝气在河流污水处理中发挥了很好的作用,世界上许多国家都采用人工曝气。但是,在应用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如设备需要更多的电力资源、更高的成本、对环境影响更大、负载更低等。

应采取有效的方法解决这些问题,促进人工曝气技术的良好应用。
        3.3生物处理与修复
        天然水体的修复和自净通常是利用水体中微生物的作用来吸收或转化水体中的污染物,从而达到治理的效果。这种方法是治理黑臭水的重要方法。生物生态学方法主要包括植物净化技术、生物膜技术、微生物强化技术等,这些方法成本较低,稳定有效,不会产生二次污染,能有效改善环境。植物净化技术主要采用人工湿地的方法去除污染物。一般来说,将沙和其他物质按照一定比例组合,并播种水生湿地植物,形成类似天然湿地的人工系统。这个人工系统将模仿自然生态模式,通过化学、物理和自然循环去除水中的污染物。人工湿地模型主要用于植物生长期长、无霜期长的小型污水处理。由于其投资少、维护方便、能耗低、环境经济效益好、美观等优点,近年来受到国内外的青睐。
        微生物强化技术有两种途径,一是直接添加高效降解微生物,二是固定化微生物强化技术。前者主要是将降解微生物直接添加到河流中,进行诱导或驯化,使其作为主要碳源处理目标污染物。后者是将单一或混合优势菌固定在特定载体上,使菌落活性高,脱落少,从而促进菌落浓度的增加,延长其在水中的停留时间,起到治理作用。
        4黑臭水体整治措施
        4.1 厂网完善
        目前,由于错接乱排,城中村雨污混流,污水入河直接污染水体。要堵住污水源头,就要建设完善的排水管网和污水处理厂设施。由于部分城区污水管网覆盖率较低,实际污水收集处理率较低。因此,结合现场实际情况,将错接、乱接的源头改造成房屋,实现雨水入雨、污水入污,从根本上实现源头清理和雨污分流污水。同时,要大力推进污水处理厂和污水配套管网建设,提高污水处理回收率,实现污水循环利用,加大水的循环利用。
        4.2污泥清理
        对造成水体黑臭的污泥进行清理,迅速减少内源性污染负荷。调查污泥污染情况,结合截污措施,合理控制污泥清理深度和范围。根据降雨特点,选择了合适的清选时间。清淤应尽量在干流中进行。通过施工导流截流,可在整个清淤过程中控制水流,形成机械或人工清淤的旱地施工条件。去除的污泥转移到常规处理厂进行处理。在对现有河道进行疏浚后,采用干砌石对河底进行保护,减少河道内部污染负荷,保证基本流道的清洁度。
        4.3水生态恢复
        截排污水和面源污染治理后,污染源被封堵,入河水量也减少。下一步要完成水环境治理,即向河流供水,为水生态恢复创造条件。河流生态恢复措施包括坡栖地恢复、河流缓冲带恢复和河流生物多样性恢复。河堤挡土墙加固后,在堤顶修建植砖池,坡顶垂直绿化。开展池塘水体生态修复,建设以沉水植物为核心的生态水体。在对沉水植物进行生态恢复和多样性恢复后,投入一些当地水生动物群落,恢复河流生态,提高河流自净能力,最终形成和谐的城市水循环系统。
        结论
        综上所述,为改善人民生活环境,建设美丽文明的现代化城市,黑臭水体治理是一项重要内容和紧迫任务。根据《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加强城市黑臭水体治理,治理情况每半年向社会公布一次。黑臭河道调查结束后,有关部门要因地制宜调整措施,铲除黑臭水体,建立健全监管制度,依法管理和保护河道,营造更好的生态环境,必须加强监管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从根本上切断污染源,控制外源性污染对河流的影响,保证国家的长期维护,以维护人类生存的生态环境,使之进一步得到改善。
        参考文献
        [1]洪松.城市河道黑臭水体污染治理技术探析[J].内蒙古水利,2019(5):46-48.
        [2]周天,陈舸,徐煜娇,et al.城市河道黑臭水体污染治理技术初探[J].广州化工,2017,45(22):117-119.
        [3]樊亮亮.城市河道黑臭水体污染治理技术探析[J].环境与发展,2018,30(06):62-63.
        [4]刘学武.城市河道黑臭水体暨污染底泥治理技术及标准探讨[J].中国标准化,2017(24):43-4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