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质量监测管理存在问题与改善策略分析

发表时间:2021/5/17   来源:《基层建设》2021年第2期   作者:赵钱亮1 沈荣杰2
[导读] 摘要:我国环境保护事业不断发展,环境质量监测工作的管理要求越来越高,本文就环境质量监测工作的问题进行了分析,而后提出了优化改进对策。
        1江苏省无锡环境监测中心  江苏省无锡市  214000;
        2宜兴市水利局 水利工程建设管理中心  江苏省宜兴市  214200
        摘要:我国环境保护事业不断发展,环境质量监测工作的管理要求越来越高,本文就环境质量监测工作的问题进行了分析,而后提出了优化改进对策。
        关键词:环境质量监测管理;问题;改善策略
        引言
        环境质量监测管理工作的落实需要积极建立完善的管理机制,提升各部门的监测管理及技术操作水平,为环境现状检测提供助力,进而提高环境保护及污染治理工作的可靠性。
        1现阶段环境质量监测状况分析
        1.1环境质量监测的主要内容
        现阶段,我国环境质量监测的对象主要包括空气以及水流域环境质量,对于空气质量监测,地级市级别以上的由国家直接监测,县级由各省进行监测;对于水流域的质量检测,是依据省、市、县的划分来进行监测的。
        1.2环境质量监测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1.2.1监测管理机制不够健全
        相关法律规范的缺失是造成监测管理制度不完善的主要原因。环境监测作为保护和管理环境的先锋队,为环境管理政策的制定提供了数据支持,还可以检验政策的实施效果。然而我国在环境监测方面的法律法规并不健全。
        1.2.2缺乏监测管理意识
        人类生活与环境是和谐统一的,互相依赖的,要想做好环境监测工作,质量监测人员应当对地区实际情况进行考察,充分了解影响环境的因素,以此制定对应的监测管理计划,并采用相应的方法对其实施。然而实际上很多监测人员缺乏监测管理意识,不能够选择科学合理的工作方式、方案、技术及法规,对环境污染的特点以及影响认知不足,导致环境质量监测工作效率不高,效果不佳。
        1.2.3缺乏监测管理能力
        当前,我国仍存在缺乏环境质量监测管理能力的问题,主要原因如下。
        监测人员不具备较高的专业素质,缺乏对环境管理与保护、环境污染类型以及环境质量监测理论内容等专业知识的必要认知,以至于在监测工作频频出现问题。没有配备对应的环境质量监测团队人员,当前,我国一些中小城市甚至并没有设置环境质量监测单位,质量检测人员更无从谈起,监测工作只是徒有形式。
        我国一些地区环保工作起步较晚,当地环境监测意识不足,环保工作缺乏资金供给,引进环境质量监测高端设施困难,对质量监测人员的吸引力不足,对环保人员缺乏必要的培训,最终限制了当地环境质量监测工作的发展。
        2环境质量监测的重要意义
        2.1为环境管理措施的制定和实施提供数据支持
        当前,我国环境管理措施主要包括两点,一是控制管理人类生产生活等活动产生的污染物质对环境的危害,二是对经自然或人为破坏的环境进行整治。通过环境质量监测,能够得到关键的环境质量数据,例如环境污染程度、污染物因子等,通过这些关键的环境数据,能够对环境受污染物质的危害情况进行分析,从而确立健全的污染物规范标准,能够促进环保机关对环境管理措施以及法律法规的制定。
        2.2为环境影响评价机制的建立提供理论支持
        要想建立权威的环境影响评价机制,必须立足于环境的真实情况。根据污染物排放强度、环境污染因子以及污染物扩散方式等监测数据的分析,为环境影响评价机制的建立提供数据支持。


        2.3为处理污染问题提供依据
        对于污染问题,环保部门应当采取相应措施,防止污染进一步蔓延。然而,倘若环保部门对污染物质、污染地区、污染程度的情况不够了解,可能不能有效的防止污染蔓延,以至污染问题加剧。如果开展有效的环境质量监测工作,将会为处理污染问题提供科学依据,有利于环保部门制定对应的环境污染治理措施,防止污染物的进一步扩散,防止污染事件脱离控制。
        2.4为环境管理工作的后期发展提供支持
        环境质量监测工作能够将检测地区的环境状况进行详细记录,例如环境中的水体情况、大气情况、土壤情况、噪声情况等,通过监测之后可以用于环保工作。环境问题的处理应当结合地区的环境情况,从而制定出对应的整治措施。同时环境问题的处理还可以为其他地区的环境管理和经济发展提供先进经验,提高环境管理和保护工作的效率。
        3环境质量监测工作的改善措施
        3.1建立健全的监测管理制度
        首先,我国应该健全环境质量监测工作有关的法律规范,建立监测设施以及操作使用的标准,同时也要确定环境质量监测单位以及检测人员的工作凭证。若发现质量监测不符合规范,应当建立健全的惩罚机制,并严格实行。其次建立健全的环境质量监测机制,推行分级管理的质量检测制度。实行以环境质量标准为业务考核任务的政策,构建相应的考核制度,以此来提高监测机关以及检测人员的工作积极性。最后应当将环境质量监测管理制度予以落实,推动全国环境质量监测网络的构建,建立全国各区域的数据信息、监测记录、报告等数据的收集系统。同时,要注重监测部门的内部管理制度,强化监督力度,保证监测工作的顺利实施以及监测效果。
        3.2给予监测工作足够的重视
        环保部门应当给予环境质量监测管理工作足够的重视,保证环境监测管理制度与监测工作的相符相合。注重监测工作的每一个环节,包括样本的采样工作、保存工作、简介工作、分析管理工作、数据上传工作等。例如在水环境的监测工作中,对于采集不同的污染因子应当使用相应的采样器来完成,粪大肠菌群、细菌总数使用的玻璃容器应当在进行消毒之后才能盛装,采集石油类污染因子不能使用聚乙烯材质的容器,采样器在使用之前必须要经过严格的消毒清洁,防止采样过程出现纰漏。此外,在采样环节中,还要注重采样点位、质量控制、重复分析等工作。根据有关的标准规范来开展不同类型的采样工作,例如在采样油样过程中,要保证在300mm之下;盛装水样之前,不能进行水样荡洗,完成水样采集工作之后,接下来的工作也不能忽视,例如详细的采样记录、水样标签的粘贴等工作。此外,在样品的保存工作中,必须加入相应的添加剂,防止样品受物化作用而改变,确保样品的稳定性。在样品交接过程中,样品分析工作人员应当对样品容器外观观察之后才能进行分析,保证样品标签等信息没有出现问题,保证上述工作全部完成之后,样品交接手续就基本结束了,下一步就是将样品带进实验室进行检测。
        3.3强化监测管理队伍建设,加强监测设备的管理和校准工作
        首先,要保证参与环境质量监测工作的人员,能够正确、全面的了解监测工作的内容、规范、对象以及目标、此外,监测部门或机构应当每隔一段时间对监测人员进行专业性的培训,例如监测设备的操作使用、监测工作的理论知识、质量检测技术等,加强监测人员对环境质量监测工作相关知识的了解和应用,保证最终环境质量监测工作的效果。其次,我国应当建立标准规范的环境保护培训基地,并设立多个培训科目。此外,要充分应用网络平台与互联网技术,与时俱进。加强监测设备的管理和校准工作,每隔一段时间就对设备进行检测和维护,保证设备的正常运转,对于出现问题的设备要及时进行处理,保证设备在任何时间和任何地点都能够投入使用。
        结束语
        在环境质量监测工作的实际开展过程中,存在着众多影响环境质量监测结果的因素,为确保环境质量检测结果的科学性、准确性,就必须建立完善的监测管理制度,给予环境质量监测工作足够的重视,提高监测人员的专业素养,引进先进的监测设备,保证监测工作的顺利实施。完成以上工作之后,质量监测数据才会具备实用性、科学性、准确性,为环保工作的进行提供支持。
        参考文献:
        [1]翟翠霞.环境质量监测管理存在问题与改善策略分析[J].环境与发展,2020,32(12):143-144.
        [2]王占海.环境质量监测管理存在问题与改善策略分析[J].节能与环保,2019(11):39-40.
        [3]买买提•卡得尔.探析基层环境监测中的质量管理问题与应对策略[J].决策探索(中),2017(11):87-8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