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轧钢厂的中小型液压站设计

发表时间:2021/5/17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30期   作者:崔荣俊
[导读] 摘要:近几年,随着材料工程和智能技术的不断进步,轧钢设备也在不断的发展,轧钢厂向着自动化、专业化和智能化方向发展,越来越多的自动化设备在轧线投入使用,为轧线成品钢坯的质量把关。
        江阴兴澄特种钢铁有限公司  江苏江阴  214400
        摘要:近几年,随着材料工程和智能技术的不断进步,轧钢设备也在不断的发展,轧钢厂向着自动化、专业化和智能化方向发展,越来越多的自动化设备在轧线投入使用,为轧线成品钢坯的质量把关。液压系统作为这些设备的执行者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而作为动力源的液压站是液压系统的核心部分,本文主要讲述了轧钢厂的中小型液压站的相关设计,同时也分享了作为液压工程师在设计师的思路和理念,请同行多多指导。
        关键词:液压站、设计、轧钢厂
        1前言
        随着国家对钢铁市场的供给侧的调整,淘汰了一批产能低、污染大、竞争力低的钢铁产能,钢铁市场开始进入了快速的发展期,本轧钢厂对产品结构进行优化后开始了全负荷生产,为了更好的完成产量任务,对一号加热炉进行了技改工作,在原有的基础上对加热炉进行了加长,形成了2号加热炉和3号加热炉对轴承系列钢种进行生产,1号加热炉快速生产化的格局,增加了加热效率,使得生产线的等温时间大幅度下降,为了高效率的进钢,增加了一条与新建一号加热炉相配套的进钢线,为此需要对上料区域新增一个液压站,满足上料区域的设备液压动力,为此作为液压责任工程师参与了此液压站的设计。
        2液压站设计总方案
        先对液压内进行整体设计,明确需要满足的要求,制定好设计的目标。确定了此次液压站设计的控制目标,满足上料台的液压动力,使用的设备和动作情况主要为移钢小车前进后退、冷装上料台架推钢、移钢小车上升下降。根据设备的推动力选择合适的液压缸,移钢小车使用的前进后退液压缸为Φ160/Φ100~130,最大运行速度为80mm/s,数量为1个,根据公式计算最大流量28L/min。冷装上料台架推钢液压缸为Φ190/Φ100~130,最大运行速度为50mm/s,数量为2个。根据公式计算液压缸同时工作所需最大流量为206L/min。移钢机上升下降液压缸为Φ40/Φ20~60,最大运行速度为150mm/s,数量为2个,根据公式计算液压缸同时工作所需最大流量为38L/min。根据计算一共的流量是:206+38+28=272L/min,所以设计的油箱容量为6000L,为了考虑到油箱的散热,使用3:2:1的设计方法,工作泵组设计了3台,两用一备,压力12 MPa,能够满足冷装上料台架推钢使用。阀组根据液压设备运行,设置了双向阀,并且配置了减压阀,使得油路中压力稳定,不易造成对油路大的冲击,让现场设备的动作能够平稳,遇到停止位检测信号可以及时停止压力的输送。由于加热炉区域灰尘和杂质较大,液压缸在伸缩时带入的杂质较多,为了防止杂质对阀的影响,使用循环泵对油箱内液压油进行循环过滤,有效的防止了液压油路中杂质对换向阀的影响。其次考虑到液压站只使用了无动力的排风系统,所以需要设计冷却系统,防止环境温度和泵组动力系统对液压油温度的影响,润滑泵管路外置后通过散热片与冷却水相互接触进行热交换。由于通过减压阀后,压力输出较为稳定,同时三组液压缸在电气程序中是步序式运行,不存在需要同时运行,液压泵对油量供应及时,所以在此套系统中,不再设置蓄能器。
        3液压站设计注意要点
        首先对液压站的整体布局,不能太过于紧凑,之前老液压站设计人员为了看上去美观,把油路板、阀块组、冷却器、连接管路、检测仪表、端子箱等直接放置在油箱上,只留了几个油管出口用于外接管路使用,油箱设计的很简洁,可是在实际维护中,油箱上的管路交叉,空间过于紧凑,造成了维护很不方便,特别是内层油路的检修,往往需要拆除上层油路才能够进行检修,不然无法使用扳手,所以在设计时一定要注意。


        其次对液压站的管路进行设计时,尽可能减少弯头的使用,尽量不要使用变径,用三通块、四通块替代弯头、变径等,这样会对液压系统带来很多的压力损失,增加了功耗,而且由于油路的垂直换向时,相当于对液压油进行了压缩,油温很容易升高,加速了液压油的老化。对油路进行颜色的统一标注,对出口管路、回油管路、取样管路等进行着色,这样可以一目了然查看管道的功能,方便维护人员进行问题的查找,同时在管路上合理配备相应的机械式压力检测表,查看该管路中是否有压力的供给,为维护人员判断故障提供依据。管路与管路之间的连接尽量使用焊接方式完成,不要用法兰盘形式进行固定,由于液压站在运行过程中,震动较大,法兰盘固定螺丝有一定概率会发生松动,再加上法兰盘密封圈的腐蚀,很容易造成泄漏,而且在高压情况下泄漏,会造成大量液压油喷出。
        设计时一定要注意油箱底部坡度设计和防锈设计,在老液压站维护过程中,这点设计并不好,在年修期间对液压站的油箱进行清理时,发现排污口只能排出少量污垢,油箱底部设计的较为平坦,无法形成坡度,导致污垢都沉淀在底部,无法从排污口排出。安全防护措施后,人员进入内部发现,油箱顶部油漆脱落,已经生锈擦拭下,铁锈掉落下来。
        查阅资料后发现由于液压油中肯定有水分存在,当油温过高时,水分会蒸发成水蒸气,对油箱壁和油箱顶部进行腐蚀,所以在设计时一定要强调油箱的防锈处理,防止铁锈进入到油路内,造成阀芯卡死等问题,若防锈处理厂家无法进行更好的处理,可以尝试使用不锈钢油箱。
        液压油对温度的要求较高,一般需要保持在45摄氏度至55摄氏度,主要由于液压油的粘度对温度很敏感,温度升高后,液压油粘度明显下降。若长时间的油温过高,密封材料老化严重,油液泄漏会严重,油液氧化程度增加,严重影响了液压系统工作,由于液压油过温,导致液压系统中橡胶制品老化,脱落到液压油路内,很容易导致阀芯的卡顿,导致液压设备无法正常工作。一定要做好冷却系统的散热面的计算,防止油温过高,水管进水口需要增加过滤系统,防止由于水中杂质堵塞过滤器,造成水流量小,无法与液压油充分接触带走热量。根据散热面积=(液压系统发热量-液压系统散热量)/(散热系数*平均温差)公式计算。计算后进行系统的模拟仿真,引入散热效率值,防止由于水管的杂质造成的冷却效率的降低,这样冷却系统有余量,可以进行冷却能力的提升,通过此次设计,我调整的散热效率值为87%。根据此数据进行了冷水水管直径配置。
        4液压站相关改进
        过滤器增加相关检测,防止滤芯堵塞改进:由于液压站实行的是巡检制度,不能实时关注到是否存在滤芯堵塞的情况,同时在生产时,液压站的滤芯无法进行拆卸检查,这给日常的点检带来了困难,只能等设备停下后,停止液压系统后,关闭阀门才能进行滤芯的检查。现在根据滤芯的原理,在滤芯前端和后端都增加压力开关,取它们两个数据的差值,当差值达到一定的数据,提供报警,及时提醒液压人员对滤芯的检查,防止滤芯的堵塞造成液压设备无法正常动作。
        油箱电子液位检测更换成目视化磁翻板:油箱在设计时,使用了电子液位计进行检测,安装在油箱顶部,由于油箱较高,无法看到电子液位计的数据,巡检人员抄表时较困难,只能让电气人员查看电气程序,读取模拟量数据后才能知道,这样点检时比较麻烦,现在把电子液位计更换为磁翻板,能够醒目的查看到液位的位置。同时当为了应急急需调整液位时,电子液压计调整较繁琐,还需要电气人员去调整,磁翻板调整较方便,可以立刻完成调整。
        5结束语
        通过对上料台架液压站的设计,知道了如何对液压站的进行设计和计算,在初次设计时,有很多规范、计算、余量没有把握,通过不断的专研,从原理出发,把整个设计目标不断的分解,完成每一个单独部分的设计后,对整体进行合并,合并的同时寻找结合处的问题,这样才能确保系统的衔接完美。
        参考文献:
        (1)雷天觉.新编液压工程手册[M].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1998.
        (2)薛祖德.液压传动[M].北京: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199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