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丹华
龙泉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 浙江 龙泉323700
摘要:遥感信息技术在地质灾害监测与防治中的应用十分重要,是加强地质灾害监测与防治质量和水平的基础,也是保障公众生命财产安全的关键。基于此,相关部门需要高度重视遥感信息技术,以提高其在地质监测和防治中的有效性,从而减少中国地质灾害的发生,为成功率打下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遥感技术;地质灾害调查;监测;防治应用
1遥感技术的应用特征分析
1.1遥感技术的应用造价高
随着计算机技术和信息技术的不断完善和发展,遥感技术在各个层面已经实现了从实验室阶段向实际应用阶段进行转变,技术成熟度在不断的提升,在我国测绘工作中诸多领域被广泛的应用,例如地理测绘领域,地质勘查领域以及空间资源监测领域。虽然遥感技术在一些领域被不断的应用,但是其自身特有的技术优势并没有得到真正的体现,究其原因,是因为遥感技术应用造价高昂,限制了遥感技术的普及和推广,在实际应用领域具有一定的局限性,近些年来,我国主要在测绘地质自然灾害上,资源勘测等重要部门和科研项目中才被推广和应用,在相对普遍的工作领域并没有得到大力的推广,高昂的造价影响和制约了我国遥感技术的发展,这就要求相关部门需要对遥感技术提高重视程度,为此技术的未来发展提供重要的经济支持。
1.2遥感技术在应用领域实现多元化
遥感技术本身具有诸多的技术优势,作为一种新型的测绘技术适用于多个工作领域,遥感技术最早被应用在航空事业,为我国航空事业提供精尖的技术服务,随着技术成熟度不断提升,技术优势逐渐被人们所认知和关注。近些年来,遥感技术在实际的应用过程中,得到了不断的完善和发展,在测绘工作中,传统的测绘技术和手段已经无法满足经济发展的需求,遥感技术的出现和应用,很大程度上弥补了传统测绘技术工作中的不足,并且有着传统测绘技术无法比拟的技术优质,在推动我国地质勘测事业发展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人们通过遥感测绘技术,改变了人们以往传统观察世界的方式和途径,结合先进的计算机技术和信息技术,极大地拓宽了测绘研究的视角,给我国测绘工作领域和相关科研机构提供了丰富的参考资料和技术支持。目前我国遥感技术还处在不断发展的阶段,很多潜在的技术特点,仍然有待开发,在遥感技术的应用过程中,不仅需要对技术进行不断的完善和改良,同时也应该对人员的思想观念和思考方式进行转变,与时俱进,尊重科学,适应时代的发展潮流,充分发挥遥感技术的自身特点,挖掘遥感测绘技术更多层次的潜在功能。
2遥感技术在地质灾害调查中的应用
2.1崩塌类地质灾害调查
崩塌类地质作为常见的灾害问题之一,通过应用遥感技术可进行三维立体化成像,特别是在坡度为45°~80°的陡坡区域内,可对崩塌表面进行参数分析。例如,对地质结构、土地颜色、树木的稀疏度进行外部成像分析,首先通过核定数据信息对整个映射出的三维图像进行特征翻译,然后通过遥感图像在整个区域结构内呈现出的特性机理,分析出当前地质灾害出现的可能性原因。若植被覆盖量较少时,则遥感技术在具体测定时,是将此类区域界定为具有明显性的灾害区域,然后依据地理结构特性来分析出当前区域内在不同自然环境及人为影响因素下所产生的灾害等级并进行预警。
2.2突发性地质灾害监测和评估
突发性地质灾害的危害性比较强,包括崩塌、滑坡、泥石流等。这类灾害具有突发性的特点,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和严重的人员伤亡,也会影响区域生态环境。要对突发性地质灾害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就要对灾区进行全面细致的调查研究,对区域地质灾害风险进行评估,取得准确完善的灾害预测,为国土资源规划利用和灾后重建管理提供可靠依据。在突发性地质灾害的监测中,应用遥感技术具有明显的优势。通过对预报信息的收集整理,有利于有关部门提前部署防灾工作。在具体监测过程中,结合实际情况,结合多机会影像、多平台卫星遥感技术和计算机数字高程模拟系统的应用,可以模拟分析区域性突发地质灾害的发生过程和实时变化,实现全过程监控。通过监测分析,了解地质灾害的发生区域和影响范围。
2.3防震监测
我国地震灾害频繁发生,诱发地震灾害的因素很多。通过对各种原因的分析,发现地震灾害的本质是由地壳破裂引起的。
当地壳破裂时,它的内应力聚集并压缩表层。当地应力被挤压到一定程度时,地应力可以释放能量,但地面表层不能承受较大的压力,因而破裂。在能量释放过程中,还可能诱发泥石流、滑坡等地质灾害。在地震灾害监测方面,应用遥感技术对地震灾害进行精细化研究,及时采取防治措施,避免次生地质灾害的发生。
3遥感技术在地质灾害监测中的应用
3.1灾害区域划分
在地质灾害研究中,利用遥感技术可以科学合理地划分地质灾害发生区。地质灾害包括泥石流、滑坡、崩塌等。在短时间内,其影响范围可扩大并形成灾害群,造成严重的不良影响。因此,有必要准确划分地质灾害发生区域,采取有针对性的治理措施,确保治理方案能够发挥重要作用。通过遥感技术的应用,可以对地质灾害的发生区域进行综合监测,用不同的颜色和形状描绘地质灾害现场,使相关工作人员能够识别地质灾害的类型。在地质灾害监测中,利用遥感技术可以清晰地显示地质灾害的形态、特征和规模。同时,还可以对地质灾害进行全面细致的分析,对发生的地质灾害和潜在的地质灾害进行调查研究,准确查明地质灾害的分布区域、成因和规模。在确定地质灾害危险区后,可以采取有效的地质灾害防治措施,提高监测效率。
3.2灾害动态监测
地质灾害是由地质体缓慢蠕动引起的。地质灾害体蠕变率较小,稳定性较高。如果地质灾害体突然发生较大变化,就会发生重大灾害事故。因此,在地质灾害监测中,应合理应用遥感技术,对地质灾害的蠕动过程进行综合监测,以保证及时获得准确的数据,为地质灾害防治提供可靠的参考。地质灾害发生前,可及时发出预警信号,引导群众合理疏散,减少地质灾害造成的损失和人员伤亡概率。
3.3灾后评估
地质灾害发生后,有关部门需要广泛收集地质灾害的相关信息和数据,科学合理地评价灾害影响,有效减少地质灾害造成的不利影响。以往遥感技术发展水平较低,地质灾害防治部门在灾后评价中仍采用传统的人工勘查方法进行调查监测,不仅成本高,而且工作效率低。目前,遥感技术的发展水平不断提高,已广泛应用于地质灾害领域。在灾后评估方面,可以利用遥感技术代替传统的人工勘查方法,获取全面、准确的地质灾害信息,为灾后评估提供可靠的参考。
4遥感技术在地质灾害防治中的应用
4.1滑坡治理
滑坡地质灾害危害大,危害严重。滑坡地质灾害一旦发生,将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因此,在地质灾害防治中,要熟悉滑坡地质灾害的发生规律,然后进行详细分析,确保地质灾害预测、评价和治理的科学性。通过遥感技术在滑坡地质灾害管理中的应用,可以对滑坡灾害的发生过程进行定量分析和定性调查,全面掌握灾害的发展过程。
4.2泥石流防治
泥石流地质灾害的主要成因有:一是地表结构中含有松散丰富的固体物质;二是区域性强降雨天气;三是陡坡沟床。在泥石流灾害监测过程中,航拍照片难以确认。因此,可以将遥感技术应用于泥石流地质灾害的防治,确定泥石流沉积区、补给区和通过区,从而制定防治方案。
4.3水土保持
土壤侵蚀的原因是复杂的,包括风、重力和水力作用。在地质灾害管理中,水土流失管理非常重要,遥感技术的分辨率也很高。将其应用于水土保持,可以准确评价和分析水土流失引起的地表侵蚀,制定水土保持工作方案,减少地质灾害的不利影响。
结论
由于遥感技术具有诸多优势,需要在地质灾害防治工作中合理运用遥感技术,通过遥感技术了解灾害发展规律,同时做好防灾工作,及时组织力量进行救灾和重建。最大限度地减少地质灾害造成的破坏,确保周边地区的安全。
参考文献:
[1]叶忠.如何更好的在地质灾害防治工程中运用遥感技术[J].四川建材,2020(02):157-159.
[2]胡元艳,闵弟杉.基于遥感技术的地质灾害防治研究[J].科技视界,2019(22):341-3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