帕孜来提·吐鲁洪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科普杂志社,新疆 乌鲁木齐 830054
摘要:全媒体战略理念正在向更广范围和更深层次加速发展,这给科技期刊的大众传播带来了机遇和挑战。摘要:从内容建设、用户体系、平台建设和人力资源四个方面构建了全媒体背景下的科技期刊大众传播体系,并从不同维度对科技期刊大众传播进行了理性审视。媒介融合时代的科技期刊应在专业定位的基础上寻求专业传播与大众传播发展战略的平衡,不断提高科技信息传播的广度和深度。
关键词:全媒体;科技期刊;大众传播;专业传播;媒体融合
1科技期刊大众传播体系的构建
在媒体融合发展进程中,传统媒体在内容生产上有优势,新兴媒体在渠道、时效、成本上有优势,二者各有所长。科技期刊应打造一个能实现传播效果最大化和最优化的大众传播体系,以实现内容生产的再迁移和再扩散,担负起科技期刊的职责使命。
1.1 内容建设:专业性基础上的大众化定位
1)内容定位的专业性和普及性。科技期刊传播分为大众传播和专业传播。大众传播和专业传播的区别主要体现在内容产品的定位上:大众传播追求信息的普遍性和目标群体的普遍性,用户既可以是专业人士,也可以是普通人。内容主要涉及社会发展热点问题和公众关心的知识信息。要考虑内容的普及性及其与公众需求的匹配性,强调信息传播的广度,更加注重信息的时效性、关注度和影响力;专业传播更注重细分专业领域的用户。受众相对狭窄,面对特定和小众用户,注重信息传播的专业性和特色性,更注重信息传播的深度,目标用户相对精英化,主要服务于小众群体的特定信息需求。这两种沟通方式没有绝对的界限,可以共同发展。
2)科研成果的推广和新闻报道。科技期刊是科普资源的重要提供者。普及深奥枯燥的学术内容,有助于提高科技期刊的公众影响力,形成信息资源的整合和流通。
3)呈现多样化的形式和沉浸感。新媒体时代,发布内容的呈现形式更丰富、更聪明、更有趣,给用户带来艺术美感。科技期刊在不同的新媒体平台上推送内容时,应根据平台的特点,为用户提供基于不同媒体的多元化产品,以满足不同终端用户的体验需求。随着媒体融合语境的推进和5G等技术的成熟,出版业正在向视频和体验方向发展。
1.2用户系统:以用户为中心的差异化服务
1)建立用户意识,准确推送信息。全媒体背景下,内容资源达到了前所未有的丰富,用户成为信息传播圈的重要节点。没有用户需求的产品会在市场竞争中被淘汰。其实所谓的“大众”已经分解成了很多分化的小群体。大众传播必须面对用户的多样化,致力于满足特定受众群体的多样化需求。科技期刊要准确推送信息,首先要对信息进行排序、消除重复和分类,根据获取的用户行为数据和偏好建立标签系统,然后结合算法分析为不同用户生成推荐列表。科技期刊的大众传播需要将用户需求纳入媒体发展的整体框架,利用新媒体技术实现数据共享和增值,开辟以用户为中心的多平台终端资源。通过内容+平台+渠道的联动提升信息内容,在新媒体环境下形成多层次、全链的复合体系,快速高效地为用户提供所需的产品和服务。
2)加强互动交流,增强用户群体粘性。全媒体传播中,用户自主性扩大,需求普遍化。用户不仅是科技信息的接受者和消费者,也是内容的生产者和使用者,是二次分享的传播者。科技期刊的大众传播必须重视用户反馈,加强互动和交流。但纵观现有的科技期刊新媒体平台,普遍不注重与受众的互动,互动频率较低。科技期刊从小众传播向大众传播转变,需要将互动传播放在经营管理的重要位置,利用多种媒体形式和表现形式,拓展传播渠道,整合信息内容,形成开放、合作、共享的期刊经营管理模式。科技期刊可以在新媒体平台上通过问卷调查或投票的方式调查用户需求,其中用户参与度、满意度和忠诚度都是可以分析和利用的具体指标,使得科技期刊大众传播过程的各个环节更加清晰,有利于提升科技期刊的传播力和影响力。
1.3 平台搭建:多渠道的立体化传播网络
1)利用社交媒体扩大受众,增强信息传播的广度。社交媒体具有传播速度快、互动性强、信息量大的特点。它是公众获取信息的重要渠道,可以与其他科技期刊平台共同构建一个立体的传播网络。与传统科技期刊受众狭窄不同,社交媒体的用户包括对平台内容感兴趣的普通大众。
2)配合第三方专业推广平台,增强科技新闻的展示。自有通信平台的建设需要更多的资金投入和技术支持。与第三方专业推广平台合作是科技期刊大众传播的现实选择,也是科技期刊拓展媒体渠道的重要举措。比如尤里卡勒特!它是由美国科学促进协会主办的世界上最大、最权威的科技新闻服务网站之一。该网站发布的内容涵盖医学、科学和技术的所有领域,为3000多所大学和研究机构提供科技信息,并向世界60多个国家的6000多名注册记者传递科学新闻,从而搭建了研究人员与公众交流的平台。
2理性审视科技期刊的大众传播
1)科技期刊是一种媒体,但由于其专业性和学术性,其整合发展不能完全照搬主流媒体的整合模式。科技期刊的大众传播不能片面追求过多的传播工具和技术,而忽视科技期刊的媒介属性和优势。应从实际出发,借鉴整合效果较好的科技期刊的经验,尝试多元化、互动化的传播方式,探索适合科技期刊媒体整合发展的途径。
2)科技期刊种类繁多,在传播对象、信息内容、服务类别、资源优势等方面存在显著差异。要根据自身情况和定位推进大众传播,根据媒体特点发展差异化服务,解决期刊生态位重叠问题。比如医学期刊,涉及保健、疾病预防等高度关注的内容。同时在医学领域、医学政策、医学人文等方面取得重大临床成果。具有很高的新闻价值。它们特别适合科普后的大众传播,有利于增强公众对医疗谣言的免疫力,提高公众的健康素养。因此,科技期刊的大众传播是以焦点为基础的,要明确目标用户的范围和特点,提供有针对性的信息服务。
3)专业传播和大众传播的科技期刊在内容特征、表现形式和社会功能上存在差异。两者要协同发展,优势互补。在传播过程中,要向公众和特定用户推送信息,重构科技期刊生态秩序,共同构建适合科技期刊的全媒体传播体系,实现整合与发展效益最大化。关注科技期刊的大众传播,不是把科技期刊的所有论文都传播给大众,而是结合期刊的专业特点,适度扩大目标人群。在内容选择上,需要考虑推送的信息是否符合目标用户的兴趣点,积极寻求信息专业性与公众需求的匹配点。
4)科技期刊的大众传播要以用户需求为中心,但不盲目迎合用户。在熟悉用户需求的前提下,通过用户喜爱的语言表达和元素符号,满足用户对不同层次和形式产品的需求。如果科技期刊的大众传播不注重推送内容的品味和风格,往往以夸张的标题和夸张的内容赢得关注,短期内可能会增加阅读量,但长期来看,浮华的内容会被用户抛弃。因此,科技期刊的大众传播应科学引导用户,努力提高大众的科学素养,使期刊从大众的壁垒走向更广阔的传播空间,充分彰显科技期刊的社会责任。
3结束语
通过基于专业精神的大众传播,科学期刊可以及时、准确地将研究成果传达给更广泛的用户群体,让公众了解科学发展的前沿,掌握实用的科学知识。科技期刊的大众传播和专业传播没有明确的界限,专业传播是其基本职责;大众传播可以充分利用新媒体平台在信息丰富、技术先进、用户广泛等方面的优势,提升科技期刊的传播力,通过整合发展,共同打造强大的科技期刊。科技期刊的大众传播不是新媒体平台和资源聚合的简单叠加,而是在整合思维理念的基础上,充分发挥科技期刊在信息源挖掘和专业解读方面的优势,围绕知识生产和信息共享,从跨学科的角度进行跨终端覆盖和多媒体互动,根据媒体环境调整大众化和专业化之间的平衡策略,解决科技期刊的生态位定位和公众需求之间的矛盾,在提高资源利用率的同时最大化科技期刊的信息价值。
参考文献
[1]环球网.快手发布2018年十大科普号,短视频成为全民科普新阵地[EB/OL].(2019-01-29)[2020-08-10].https://tech.huanqiu.com/article/9CaKrnKhy1j
[2]闫蓓,严谨,肖宏.搭建科学与大众的桥梁:谈科技期刊与大众媒体的新闻报道合作实践[J].编辑学报,2009,21(4):325
[3]王亚男,俞敏,刘德生,等.科技期刊与大众媒体的融合发展[J].科技与出版,2017(5):21
[4]顾艳,崔金贵,郭欣,等.科技期刊离大众传播有多远:从学术论文到科学新闻[J].编辑学报,2019,31(2):152
[5]朱倩蓉,吴民淑.学术期刊应当重视科学知识传播:《中国药理学报》科技新闻工作实践[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15,26(2):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