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用引算 以用促算 以用激算

发表时间:2021/5/17   来源:《现代中小学教育》2021年4月下   作者:王益萍
[导读] 新一轮课程改革呼吁:“让学生在现实情境中体验和理解数学”;“计算教学应注意与学生现实生活相联系,让学生感受到通过计算可以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浙江省诸暨市实验小学教育集团 城东小学    王益萍  

        新一轮课程改革呼吁:“让学生在现实情境中体验和理解数学”;“计算教学应注意与学生现实生活相联系,让学生感受到通过计算可以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在诸多先行理念的引领下,把计算教学融入到应用之中,让学生在应用中体会计算,从计算中获得乐趣,已成为当前计算教学发展的重要方向。应运而生,小学数学“算用和谐结合”教学的研究,也成为教学研究热点。回顾我校至2005年下半年开展的“算用结合”专题系列活动的历程,活动形式富,效果实在。
        一、扎实做好活动的前期工作
        1、丰富活动方式,促进人人参与
        课堂教学质量的保证在于教师,转变教师的教育思想、教学方法、学生的学习方式是主题活动顺利开展的关键。因此,我校把校本培训放到重要位置,贯穿于实验过程的始终。校领导身先士卒,做好表率。学校通过文件的形式规定学校领导与年级组进行捆绑,参加年级组的教学调研、集体学习及其他的各类活动。在活动中,实行分层全员培训,促教师观念的更新。做到三个“自觉”:自觉参加上级组织的各种学习培训,自觉参加校内每次活动学习,自觉学习教育报刊,广泛吸收主题信息。学校按照市、县教育局的指导思想,采取“请进来派出去”的方式让教师参加省、市、县等各级组织的教学观摩或专题学习研究活动30余次,提高了教师的教学视野。同时教师们通过看光盘,听讲座;观课例,析个案等多形式、多途径、多层次的培训学习;与教师交流、与专家对话;促进人人参与。目前,全校27名数学专任教师全部参加各级各类有关 “算用结合” 专题教研究培训活动,参训率达100%。
        2、加强理论学习,提高思想认识
        “理论是灰色的,实践之树常青”。?引导教师把理论应用到课堂教学中、转变学习方式是活动实验工作成败的关键,也是进行基础教育新课程实验工作的重中之中内容。为了让教师正确理解新课标,树立新课标的教学理念,教研组开展了加强学习、转变观念、增强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的研讨。我们积极学习二期课改的精神及新课程标准的有关内容,学习了《上海教育》、《小学数学教育》、《小学数学教学设计》、《教学月刊》各种教学杂志中关于“算用结合”教改新动向、新经验的文章、案例、教学随笔、教学反思、先行个案;积极参加备课、上课、听课、说课、评课等五环节学习活动。
        二、扎实抓好课堂教学改革工作
        1、建立适合活动展开的教学方式
        “算用结合”专题教研究活动的确定对我们每一位老师都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战。我们备课组按照学校教学管理工作的重点,改革传统的、单一的备课形式,推行备课改革。


融合集体的教学思想、教学方法和教学理念,科学、合理的设计、操作,建立“集体备课、资源共享、课后反思”的备课制度,同时加强了对数学新课标的理论学习以及《教学重点、难点备课指南》的研究,使老师们进一步明确了新课标鲜明的理念、全新的框架、明晰的目标,以有效地指导教育教学活动,教师们的理论水平和业务素质得到了显著的提高。
        2、建立适应活动展开的学习方式
        全组人员针对学生的薄弱环节,集体备课时共同深入研讨教材,精心设计教案,并在教学中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坚持贯彻启发式教学的原则,坚持以学生为主体,以能力训练为主线,不断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在教学的规范、制度的指导下,教研组做出了相应的指导与督促。活动展开以来我们数学教研组组织了多次定期与不定期的进行检查,有随堂听课,有备课、作业批改检查、教学反思交流等形式。通过这些活动,进一步规范教研工作,从而接受大家的监督。
        三、扎实开展实验教学研究
        至2005年起,台州全市教研员以及专家们就“算用结合”问题进行了进一步的探讨。其中陈庆宪老师提出了算用结合教学的三点建议;以用引算、以用促算、以算激用。台州市教研室王瑞达老师指出:“算用结合”是探讨在新课程标准理念的引领下如何把传统的数和计算与应用题这两块内容的教学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发挥数学教育的最大育人功能。王瑞达老师又指出“算用结合”的研究要研究“算”和“用”的“和谐”首先是理念(认识)的和谐。基于一些专家的见解,为了本校的广大教师能从更高、更深的层次理解课程标准的理念;并通过算用和谐结合教学见诸于课堂,使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得到明显提高,数学教育的功能得到充分的发挥,我校于2005年下半年起开展了围绕“算用结合”专题的系列活动。
        “算用和谐”中的“算”指的是计算教学,计算不单单是一种技能或能力,它是一种基本的数学方法和数学意识,同时也是人们应具备的数学素养之一,历来是小学数学教学的重头戏。“用”指的是用数学解决问题的教学,数学教学最主要的目的之一,就是培养学生用数学解决问题的能力。仅此就足见“算”和“用”在小学阶段数学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了。《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教学时,应通过解决实际问题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数感,增进学生对运算意义的理解;应重视口算,加强估算,鼓励算法多样化;应使学生经历从实际问题中抽象出数量关系,并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过程;应避免繁杂的运算,避免将运算与应用割裂开来,避免对应用题进行机械的程式化训练。
        传统教材把“算”和“用”相对分开,最明显的标志是用数学解决问题的教学以“应用题”的形式出现在教材中,整个应用题教学结构非常严谨,有一个显而易见的由浅入深,由简单到复杂的序。传统教材中应用题教学过程非常强调应用题的结构和解题思路的指导,促使教学过程显得十分程式化。课程标准实验教材把“算”和“用”有机结合,不再设立“应用题”单独的章节,而是有机地结合计算的教学,安排应用数学解决问题的内容,而且把用数学解决问题的教学贯穿于数学课程的全部内容之中,试图通过数学活动让学生了解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广泛联系,初步学习用数学解决问题,逐步获得数学的思想方法,形成初步的应用数学的意识。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