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切宇宙事,皆作如是观——《赤壁赋》《登泰山记》组合阅读教学初探

发表时间:2021/5/17   来源:《现代中小学教育》2021年4月下   作者:陈文燕 后晓囝
[导读] “新课标”首次以“学习任务群”的形式来呈现和确定语文课程内容标准。任务群教学“以任务驱动为特征,鼓励学生主动探究:基于现实问题的解决,引导学生进入规定的学习情境;能够彻底把课堂学习转化为贯通课内外的广域时空的学习;同时也颠覆了单篇阅读教学模式,更注重教师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全面的个性化的服务。”

昆明市第三中学   陈文燕  后晓囝    

        “新课标”首次以“学习任务群”的形式来呈现和确定语文课程内容标准。任务群教学“以任务驱动为特征,鼓励学生主动探究:基于现实问题的解决,引导学生进入规定的学习情境;能够彻底把课堂学习转化为贯通课内外的广域时空的学习;同时也颠覆了单篇阅读教学模式,更注重教师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全面的个性化的服务。”依据单元学习任务群二“本单元的文章在写景状物的同时,反映了作者的审美倾向和人生思考,折射出民族的审美传统”的提示,可见到对“新语文”的教学预期,或叫“任务群教学”的预设。
        登山临水,是心灵的远游,这些在山水中获得的灵魂诗意和精神超越的篇章组成了中国文学灿烂的一笔。高中语文统编教材上册第七单元第16课选取了我国古代两篇经典的山水散文之作,《赤壁赋》和《登泰山记》。根据教材编排观念和新课标的教学理念,两篇文章的教学不再是传统的单篇精讲,更应该是互相指涉,指向共同教学点的组合教学模式。
        诚如郑桂华老师所指出的:“恰当理解“自然”的含义,是本单元教学的支点。单元导语里的关键词“自然”,更多的是存在于认知活动和审美活动中的、与人的生命主体相对应的客体世界。……它既包括泰山风雪、赤壁江月等纯粹的自然风光,……它们都是作者与外部世界展开对话的对象,也是其传情达意的符号。”
        据此,笔者确立了具有探究价值的“大题”——“日月山川皆世界”,品景:自然山水,观照人生;悟境:审美传统,文化积淀。而且在这个问题导向下,学生不应该局限在单一文本上,而要进行广域的阅读,阅读的设计是用课内阅读带动课外阅读,形成阅读拓展。
        本文呈现的是该课的第三课时教案。
        一、单篇文本阅读,找准教学核心
        单篇的阅读时是组合阅读教学的基础,但此时的单篇阅读是寻找到两篇文章可探究点的基础上,围绕该教学核心的单篇阅读。
        探究任务一:如是我绘——山川之美,日月相生
        学生阅读两篇文章,找出其中描写日、月的句子,诵读品味,用自己的语言描述画面意境和作者的心境。
        如学生所答:《赤壁赋》:“少焉……凌万顷之茫然”。作者在空明澄澈、宁静自由的美景中宁静舒适、坐忘无我的心境。
        《登泰山记》:“极天云一线异色……绛皓驳色,而皆若偻”。气势磅礴的日出之景,诗人想起名句“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寄予作者的喜悦和对山河的热爱。
        该项探究任务意在让学生回到文本,筛选两篇文章写景部分,尤其是写日、月的语句文字区域,从“赏景”出发,抓住两篇文章的教学聚合点。这一探究任务也是后续教学任务的基础。
        二、文本与文本互涉,形成思辨阅读
        这部分是教学的重点,由“赏景”到“明情”“悟理”。通过搭建教学支架,通过文本与文本之间的共振和互涉,探讨《赤壁赋》和《登泰山记》中景物意象的深刻内涵,和对于作者独特的精神意义,理解“赤壁水月”“泰山日出”背后偌大的人生世界。
        探究任务二:如是我读——山川情深,日月藏理
        学生再次阅读课文,并思考两篇文章都中景物描写的深意。结合课文注释、阅读资料作家经历,小组讨论,形成发言稿,回答问题。



        1.结合课文,《赤壁赋》中作者写了几处“水月”,有什么不同,在“水月”的背后寄托着作者怎样的思考?
        2.结合课文和作者资料,探讨姚鼐为什么要在辞官后选择绕到泰山,在风雪中另辟道路登山观日?从中体现了作者怎样的心境?
        该任务的核心是两篇课文间的互涉,以及关于作家的辅助性阅读资料对文本的关涉。学生对《登泰山记》中姚鼐绕道泰山、登山观日的理解,可以在《赤壁赋》中苏轼借月思历史、思人生中得到启示;对于《赤壁赋》中“月”的内涵的思考,学生又可以在《登泰山记》的“观日”中得到印证。再辅之以两位作者的生平阅读资料和姚鼐《岁除日与子颖登日观日出作歌》一诗,学生在课文的互涉和阅读资料的补充下,可以初步感知到:苏轼和姚鼐一观赤壁山水,一赏泰山日出,但江月和日出已被赋予了全新的境界,是两人在经历了生命困顿后面对大自然得到的启示和做出的选择。几个文本之间的内容互相指涉,形成互文,将阅读引向了更深处。
        三、文本与文化互涉,探寻文化意义
        该部分是教学的高点。第三课时的学习,对于文本的理解不能只是简单地停留在文本的鉴赏上,更要由此上升,探寻到两篇文章背后潜藏的深刻的文化基因和内涵。
        探究任务三:如是我思——山川之意,古来共谈
        学生阅读拓展阅读资料《中国古代文人的赤壁情结》(节选)和《中国名人的泰山情结》(节选),结合所给诗句,从中挑选一到两句,谈谈历代文人寄托在赤壁和泰山的不同情思,探究背后的文化意义,写一段短评。
        所选诗句:风云一举到天关,快意平生有此观。——张养浩《登岳》 
        醉眼千峰顶上,世间多少秋豪。——元好问《泰山上作》
        天门倒泻银河水,日观翻悬碧海流。——王世贞《登岳》
        几度东风吹世换,千年往事随潮去。——戴复古《满江红·赤壁怀古》 
        机会难逢形胜在,狂歌吊古漫悠悠。——吴师道《画赤壁》
        喧阗一炬悲风冷,无限英魂在内游。——曹雪芹《赤壁怀古》
        该部分内容是从文本基础出发,进一步理解蕴藏在文本之间的文化,指向对“赤壁情结”和“泰山情结”的理解,和古代的作家文人在自然山水的背后,赋予山水的别样情思。同时,该项任务落点于文学短评的写作,以读促写,以写馈读,在读写转化中完善文本意义和文化意义的构建。文本与文化之间互相指涉,学生眼界得以增长,思维得以发展。
        两位作者一显一隐,共同借山水之景书写生命困境,寻求精神突围,在山水之境中叩问人生之境。本节课的设计按照“描绘山水之景——解读山水书写——感悟山水情结”三个步骤进行设计,意在循着“自然——文人——人文”的教学路径,在阅读中欣赏美景,审视自我,并将个体生命统一再自然生命中。最终,将课堂教学落于“赤壁情结”和“泰山情结”的高点,达成文本与文化之间的互涉。
        两篇经典的组合教学应该如何进行教学设计以落实学习任务群的教学,如何通过构建组合阅读的聚合方式以组织学生围绕任务群进行探究性学习,这正是本文特别关注的。
参考文献
1.赵福楼 《高中语文教与学》2019.5
2.郑桂华 2019年10月《语文建设》中学版文章《“自然”概念、主客关系与人生境界——“自然与情怀”单元教学的支点、路径选择》
作者信息:
陈文燕  昆明市第三中学     
后晓囝  昆明三中经开学校   
本文是昆明市十三五规划课题“新课程背景下高中语文专题读写教学的实践研究”部分研究成果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