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方联动,助核心素养“落地生根”——《地球的宇宙环境》案例研究

发表时间:2021/5/17   来源:《现代中小学教育》2021年4月下   作者:朱寿彬
[导读] 本节课选自鲁教版高中地理教材必修一的第一章第一节,内容主要包括“人类对宇宙的认识”“多层次的天体系统”“地球的普遍性和特殊性”三部分,学生应该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理解:宏观层面上是指地球在天体系统中所处的位置,即地月系一太阳系一银河系一总星系﹔微观层面上是指地球在太阳系中所处的位置。

云南省邵通市大关县第一中学   朱寿彬     657400    

        【鲁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第一单元第三节】
        【教材编写意图解读】
        本节课选自鲁教版高中地理教材必修一的第一章第一节,内容主要包括“人类对宇宙的认识”“多层次的天体系统”“地球的普遍性和特殊性”三部分,学生应该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理解:宏观层面上是指地球在天体系统中所处的位置,即地月系一太阳系一银河系一总星系﹔微观层面上是指地球在太阳系中所处的位置。因此,本节课揭开了学生探索宇宙奥秘的序幕,在整个地理教学中起着最为基础的不容忽视的作用。
        【活动缘起】
        对于本课的教学,对象主要是高一学生,具有一定的自学能力和观察推理能力,同时好奇心也比较强,对天文宇宙知识的兴趣较浓、探索大自然的欲望较强,但由于心理原因,思维大多以形象思维为主,缺乏理性的认识。所以需要教师的引导,帮助其将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在知识基础上,关于宇宙知识的内容在小学常识和初中科学课本中曾涉及过,初步了解了地球的宇宙环境,这对教学的开展提供了知识准备。
        【活动过程】
        一、直观演示、导入新课
        在讲课伊始,通过播放有关宇宙的视频直观导入本节课,让全班学生读第一单元的开篇绪言。
        再以8-10人为一组将全班学生分组,要求:①每组自定组名、选出本组的组长、发言人,记录人各1名;②讨论以下问题,并将讨论作好记录:a.宇宙是怎样起源的 b.宇宙中有什么 c.宇宙有无寿命 d.宇宙有多大 e.什么是天体及天体系统 f.宇宙中的天体是怎样存在的?③归纳本组的讨论,写出本组对宇宙及对天体、天体系统的认识。
        各组发言人将本组对宇宙的认识进行简明扼要的阐述;在听取各组发言人阐述过程中,教师对学生的一些错误进行纠正;之后,教师归纳并得出解释课本“宇宙”的含义,让学生正确认识宇宙:宇宙包括宇(空间,空间上无边无际)和宙(时间,时间上无始无终)①宇宙中天体是在不停的运动的;②由于引力的原因,运动着的天体之间是相互吸引、相互绕转的;③运动着的天体形成了不同的天体系统。④天体系统是宇宙中的天体存在的主要方式,它使得宇宙空间变的有序,有序是宇宙中天体存在和运动的最主要的特征,同时对地球也产生了十分深远的影响。通过这样的环节,先由近及远再由远及近,不仅可以透彻解剖知识体系,又可创造神秘而激动人心的氛围,学生反响强烈,课堂气氛活跃。
        二、深入课本、活动探究
        各小组选取一名学生,将自己所知道的宇宙知识和神话故事等向全班同学讲述(嫦娥奔月、牛郎织女、北斗星等),让同学们对人类探究宇宙的步伐有一个大致的了解。通过学生的合作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语言组织能力,归纳得出人类对宇宙的认识十分有限。这样,通过教师和学生递进式的一问一答,使学生明白“宇宙是时间和空间组合”。



        之后,选取八个学生,根据他们各自的特点,让学生分别代表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排排站,让学生认识八大行星,了解它们的地理位置,以及地球与其他行星的位置关系。通过这一环节,学生对这个知识点印象深刻。
        提出疑问:什么是天体?天体都有哪些类型?各有什么特点?什么是天体系统?银河系和河外星系主要由什么天体组成?银河系和河外星系共同构成了什么天体系统?设计天体系统层次图,用多种方式表示并描述地球的宇宙位置。通过创设符合教学内容要求的情境和提示新旧知识之间联系的线索,帮助学生建当前所要学习的知识:“天体则是宇宙中物质的各种各样的存在形式”,并适当引申,使生了解天体系统的形成条件,掌握天体系统的层次、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等知识点。
        银河系和河外星系主要由恒星组成,银河系的组成天体主要由恒星和星云两类,银河系与河外星系是同级别的天体系统。银河系和河外星系共同构成的天体系统称为总星系,它包括目前我们所知道的宇宙中的所有天体,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总星系就是天文学家所说的可见宇宙。通过这一环节,学生对天体系统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学生收获满满。
        三、比较分析、突破重点
        投影“太阳系示意图”、八颗行星基本数据表,带领学生合作讨论并比较分析地球上有生命物质的形成条件及原因。通过合作学习、问题探究和资料的比较分析,强化了学生学习的过程和方法,“对地球的普通性和特殊性”进行讨论探究并陈述见解,及时肯定学生的发言,和学生一起对地球及太阳系其他行星的运行轨道、与日距离、体积、质量、密度等进行比较分析,找出地球的普通性和特殊性以及地球上出现生命的原因。
        之后,带领学生研究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
        设问:太阳辐射对地球产生了什么样的影响?
        讨论:太阳为地球送来了光和热,使地球出现了生命
        引申出太阳辐射是地理环境形成和变化的因素,向学生简单介绍有关地理环境的知识。
        设问:太阳辐射是怎样促使地理环境的变化的?
        讨论:太阳辐射,地球上就不会有刮风、下雨等天气现象,陆地上将不会有河流……没有太阳辐射,地球上将―不会有生命……没有了风、水及生命的活动,地理环境将不会被改造,年复一年,永远是一片死寂。
        设问:如果有一天太阳消失了,地球上的生命还能存在吗?人类还能生活下去吗?
        讨论:除非人类已经进化到可以摆脱太阳辐射的境地。按照目前人类的生存方式,人类和几乎所有的生物的生命活动都离不开太阳辐射。“万物生长靠太阳”,阳光普照,万物显现出勃勃生机,那是人类和生物在直接享受太阳辐射;我们生活中所用的煤、石油、天然气,都是在地质历史时期固定下来的太阳能。当然,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人类还学会了利用太阳能发电,以解决能源紧张的问题。
        通过这节课的讲解,学生们收获满满,为后期的学习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