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干预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发表时间:2021/5/17   来源:《中国医学人文》2021年9期   作者:陈仁琳
[导读] 目的:分析护理干预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护理中的应用价值。
        陈仁琳
        单位滨州医学院  山东  烟台  264000
        
        摘要:目的:分析护理干预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12月-2019年12月期间,在本院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64例作为此次调研内容,将其按照数字表随机法分为常规组与观察组,给予常规组患者传统护理服务,给予观察组患者优质护理服务,观察两组患者手术护理情况、血压情况、心率情况、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以及焦虑、抑郁自评量表评分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护理情况、血压情况、心率情况、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以及焦虑、抑郁自评量表评分情况均优异于常规组患者。结论: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中采取有效的护理方法,能够帮助患者治疗与预后,其效果显著,可以考虑积极推广。
        关键词:护理干预;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护理应用
        
        
        前言: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作为现代医学领域上兴起的微创手术,逐渐取代了开放式手术,其安全性较高,且并发症减少、患者术后疼痛感减轻,但依然无法达到预期目标,要求辅助以优质、科学的护理干预。然而,当前国内医院普遍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期间实行常规、基础性护理干预,医疗服务存在“重治疗、轻服务”弊端,护理目标仅局限于保证手术顺利进行,在预防并发症、缓解术后疼痛方面不够重视,因而应用其他护理模式十分必要。该研究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护理中亦引入针对性护理干预,该护理模式属于现代医学领域上新兴的护理模式之一,特色在于针对疾病特点以及治疗方法等,实行相应护理干预,而非千篇一律,从而提高护理质量水平。经临床试验研究发现,针对性护理干预用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效果良好,在预防并发症、减轻术后疼痛等方面均取得瞩目成绩,为证明其可行性,并指导临床应用,现以回顾性分析方法展开该次分组对照试验,对该院选取2018年12月-2019年12月期间诊治的64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实施不同模式护理干预,主要从并发症、术后疼痛以及患者心理状态变化三方面着手,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8年12月-2019年12月期间,在本院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64例作为此次调研内容,将其按照数字表随机法分为常规组(n=32)与观察组(n=32),其中常规组患者男女比例为13/17,年龄为22-68岁,平均年龄为(40.25±1.26)岁;观察组患者男女比例为14/16,年龄为21-69岁,平均年龄为(40.35±1.42)岁。两组基线资料对比,P>0.05,无显著性差异,能够进行比较。
        1.2护理方法
        给予常规组患者传统护理服务,包括健康知识宣教、用药护理、饮食护理等。给予观察组患者优质护理服务,其方法如下:
        (1)术前健康宣教,同时给予患者心理护理,帮助患者疏导不良情绪;
        (2)术前12h禁食,术前4h禁饮;
        (3)术前指导患者做呼吸训练,便于术后排除呼吸道分泌物;
        (4)术中密切关注患者生命特征,出现不良反应时及时告知医师,并采取对应措施;
        (5)术后告知患者正确睡姿,保持患者呼吸道通畅;
        (6)术后24h内密切观察患者切口有无渗血,同时为其保持伤口干燥,避免感染。
        1.3观察指标
        将64例患者相关数据进行统计,包括患者手术护理情况、血压情况、心率情况、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以及焦虑、抑郁自评量表评分情况。手术护理情况:包括手术时长、第1次排气时间、住院时间、住院费用。
        不良反应:包括腹胀、呕吐、腹腔内出血。焦虑、抑郁自评量表评分情况:采用焦虑(SAS)和抑郁(SDS)自评量表对患者的心理状况进行评分,分数低则优,分数高则差。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2.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患者治疗的有效率、焦虑自评量表、抑郁自评量表、血压情况等计量资料用表示,两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等计数资料用频数和百分比(%)表示,组间比较采用P[???]检验,具备差异统计学意义(P<0.05)。
        2结果
        2.1两组患者手术护理情况研究分析
        将64例患者相关数据进行总结,组间数据显示,两组患者手术护理情况有明显差异,且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长、第1次排气时间、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均明显低于常规组患者,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如表1所示。
     
        2.2两组患者血压情况、心率情况研究分析
        将64例患者相关指标进行统计,组间数据显示,两组患者血压情况、心率情况均有明显差异,且观察组患者舒张压、收缩压以及心率均明显低于常规组患者,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如表2所示。
       
        2.3两组患者焦虑自评量表评分、抑郁自评量表评分研究分析
        将64例患者心理状况评估情况进行统计,组间数据显示,两组患者干预前焦虑自评量表评分、抑郁自评量表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两组患者干预后焦虑自评量表、抑郁自评量表由明显差异,且观察组患者焦虑与抑郁程度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如表3所示。
       
        2.4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研究分析
        将64例患者不良反应事件进行总结,常规组患者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18.75%(6/32),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3.13%(1/32),组间数据显示,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有明显差异,且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明显低于常规组患者,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如表4所示。
       
        3讨论
        在胆道疾病中,胆囊炎与胆结石等是最常见的疾病类型,其主要的治疗手段为手术切除。就目前而言,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是胆囊良性疾病中运用最为广泛的术式,但该术式多为机械师操作,难免会损伤到患者的机体,容易引发诸如腹胀、呕吐、食欲不振以及腹腔内出血等不良反应,再加上多数患者对该术式不甚了解,从而容易产生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从而影响到手术效果与预后效果,因此,护理干预的有效性就显得尤为重要。在临床中,高质量的护理干预不仅能够建立起良好的护患关系,同时还能够提高患者的治疗信心与治疗依从性,进而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促进患者早日康复。在本次研究中,观察组患者手术护理情况、血压情况、心率情况、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以及焦虑、抑郁自评量表评分情况均明显优于常规组患者,P<0.05,其结果能够充分说明优质护理干预的重要意义。
        结论:
        综上所述,建议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护理中应用针对性护理干预,可缓解患者麻醉前、术后焦虑情绪和疼痛感,同时有效预防并发症。
        参考文献:
        [1]孙娟娟,孙力,孙美霖.路径化护理干预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术后疼痛与生活质量的影响[J].护理实践与研究,2020,17(01):71-73.
        [2]李冬贵.品管圈活动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的应用效果及对患者并发症发生率的影响[J].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20,5(12):187-189.
        [3]龚海燕,刘秀霞,曾慧仪.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护理中的应用及对其下床活动时间影响观察[J].按摩与康复医学,2020,11(03):68-69.
        [4]杨艳,蔡晶,郭志娟.快速康复外科下手术室护理路径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中的应用[J].中国医学创新,2020,17(16):83-86.
        [5]卜文君.手术室护理路径在临床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护理安全中的影响研究[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7,21(10):63-66.
        [6]王晓霞.护理干预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并发症的影响[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9,20(08):167-16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