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关怀护理在脊柱结核患者护理中的应用

发表时间:2021/5/17   来源:《中国医学人文》2021年9期   作者:周玉芬
[导读] 目的:针对当前人文关怀护理在脊柱结核患者护理中的应用开展深入分析,
        周玉芬
        云南省第三人民医院 云南昆明650000
        【摘要】目的:针对当前人文关怀护理在脊柱结核患者护理中的应用开展深入分析,判断人文关怀护理在临床上的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9年12月到2020年12月收治的脊柱结核患者100例,在其同意参与研究的前提下,设为研究对象,根据其入院时间排序,单数50例设置为研究组,给予人文关怀护理;双数50例设置为参照组,给予常规护理。结果:参照组的生活质量水平低于研究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脊柱结核患者行人文关怀护理取得了更为理想临床结局。
        【关键词】人文关怀护理;生活质量水平;常规护理;脊柱结核
        结核作为当前传染性和危险性均高的疾病,脊柱结核有很高的发病率,患者会感受到较为剧烈的疼痛严重影响到生活质量水平[1]。人文关怀护理针对脊柱结核患者,可以以患者的具体护理需求为工作中心,营造良好的人文护理环境,可以更好的获得患者的满足感以及认同感[2]。现列举100例脊柱结核患者进行分组讨论。具体报告如下:
1.资料及方法
1.1一般资料
        收集2019年12月到2020年12月我院诊治的100例脊柱结核患者。参照组患者:男性25例,女性25例;年龄为26-59岁,平均年龄(45.55±1.25)岁。研究组患者:男性25例,女性25例;年龄为26-59岁,平均年龄(45.56±1.24)岁。分析两组一般资料的组间差距,其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1.2.1 常规护理
        参照组行常规护理,护理人员定期观测患者当前的身体具体情况以及病情变化,对于需要做手术的患者阐述手术治疗对其疾病干预的重要意义,以及手术治疗的具体过程,让患者更好的接受治疗,对治疗与护理措施有一个清晰且正确的认知。在手术之后 指导患者简单的身体运动以体育锻炼,提高患者的机体免疫力,实现病情的逐渐好转。
1.2.2 人文关怀护理
研究组行人文关怀护理。(1)在患者住院清醒的时候,尽可能多与患者进行沟通交流交谈当中根据患者的学历情况以及对医学知识的掌握程度,开展针对性的健康教育。在入园初期邀请患者积极参与身体评估,尽可能地用伊对以交流的方式为患者分析疾病情况导致疾病发病原因,以及后续可能会进行的治疗措施以及护理措施。医护人员需要每天与患者以及患者家属沟通交流,掌握其情绪变化以及心理状态变化,尽可能的及时发现祺鑫中存在的问题,并给予有效解答。在围手术期。可以向患者发放健康,宣讲质量,对患者讲解手术的重要性,同时指导患者手术之后的相关注意事项,纠正患者的呼吸方式,在手术前让患者观察拜访,手术时尽可能的提高手术室的熟悉程度,消除患者对于手术产生的恐惧心理。手术前给予患者足够的治疗信息,引导患者提高对于手术医生的信任以及依赖。在手术之后需要为患者制定针对性的康复计划,同时拉近其与患者之间的交由距离,让患者家属积极参与到具体的护理措施中,提高护理措施的质量,同时给予患者来自家人的心理支持。(2)在整体护理过程中,需要保证患者的自信以及自尊。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注重保护患者的隐私,用患者觉得舒适的交流方式进行沟通。尽可能分析患者的生活习惯以及兴趣爱好,让患者在整体治疗护理过程中,感受到充分的人文关怀,有更高的舒适感。(3)在护理工作中保证病房内的清洁与干净,为患者提供舒适的居住环境。脊柱结核患者术后其压迫位置。可能会长时间受到压迫,医护人员需要定期服务期适当发声或者使用枕头或者海绵垫放置在患者可能会发生压疮的位置,尽可能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医护人员还需要每天评估患者的皮肤情况及与科学的皮肤护理,避免出现感染情况。每2 h协助病人更换1次卧位,采取1/2侧卧位,1/4侧卧位,以减轻对1个部位的持续压迫,保证患者身体舒适度。
1.3 指标判定
        生活质量水平主要包括为:社会功能、躯体功能、情感健康以及心理健康。每项量表评价指标为百分制,且分数越高证明患者护理结果更优质。
1.4统计学方法
        t检验用()代表的社会功能、躯体功能、情感健康以及心理健康等方面评分,统计学软件为SPSS18.0。P<0.05,差异具有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分析得到,研究组患者生活质量水平情况高于参照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下表1:

3.讨论
        常规护理针对脊柱结核患者并不能完全满足其治疗过程中的护理需求,患者的生活质量得不到有效提升,针对这一情况提出了人文关怀护理[3]。人为关怀护理以人为本开展针对性的护理措施,服务,关注患者的心理情绪变化以及治疗易程度,尽可能地迎合患者[4]。
        对比两组脊柱结核患者的生活质量水平情况,研究组患者的生活质量水平明显高于参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综上所述,人文关怀护理的使用在临床上可以为脊柱结核患者争取到最佳的护理效果,提高患者的社会功能、躯体功能、情感健康以及心理健康水平,实现更佳的护理效果。
【参考文献】
[1]应颖,陈敏娟,陈卫英,等.瑞芬太尼复合异丙酚应用于脊柱结核患者麻醉苏醒期的效果探讨[J].中国现代医生,2020,58(11):142-145.
[2]姜丽春.人文关怀护理在脊柱结核患者护理中的临床观察[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9,7(30):127+134.
[3]鄂梦迪. 手术护理脊柱结核患者的护理[C]. 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骨伤科专业委员会.2019楚天骨科高峰论坛暨第二十六届中国中西医结合骨伤科学术年会论文集.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骨伤科专业委员会: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2019:680.
[4]陈鲁玉,李艳鑫,赵丽姣,等.人文关怀护理在脊柱结核患者护理中的应用[J].河南医学研究,2018,27(08):1505-150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