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肠癌围手术期的治疗有什么价值?

发表时间:2021/5/17   来源:《中国医学人文》2021年9期   作者:苟维杰
[导读] 结肠癌是临床中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主要好发于直肠与乙状结肠的交界处
        结肠癌围手术期的治疗有什么价值?
         
        苟维杰    
        四川省广元市剑阁县中医医院     四川省广元市     628300  
         
一、什么是结肠癌?
        结肠癌是临床中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主要好发于直肠与乙状结肠的交界处,好发年龄在40~50岁。目前根据肿瘤的性质可分为腺癌、黏液腺癌、未分化癌等。根据肿瘤的形态又可分为息肉状、溃疡型、隆起型等。有研究表示,结肠癌的发生原因主要与高脂肪和低纤维素饮食有关,具有结肠息肉的患者结肠癌发生率可比普通人高出5倍。早期结肠癌患者无明显的症状,直到中晚期才会出现明显的临床表现,如排便习惯的改变、腹胀、消化不良、血便、腹痛等,病情严重的患者还会伴有贫血、发力、消瘦、下肢水肿的症状。当肿瘤较大,出现完全性或者不完全性肠梗阻时,则可在体表触及包块,局部压痛,听诊可闻及肠鸣音。结肠癌又分为左半结肠癌和右半结肠癌,右半结肠癌主要以溃疡型为主,由于此处肠腔较大,所以不易发生梗阻,左半结肠肠腔较细,易引起环状狭窄。晚期结肠癌患者通常会伴有远处淋巴结的转移,所以当查体时,如若锁骨上淋巴结肿大,就可以初步判断患者的病情已经发生远处转移。
二、什么是围手术期?
        围手术期是指关于手术的全过程,从病人决定接受手术治疗时开始,直到手术治疗后康复的过程,包括了术前、术中、术后一整段过程。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医务人员的治疗水平以及护理水平有了进一步的提高,为了让患者以积极的心态接受治疗,围手术期期间的护理方法一定要具备多种,目前临床中对于围手术期的患者给予充分的护理,通过各个方面来帮助患者抵御疾病、恢复健康。
三、结肠癌围手术期的治疗价值?
        对于结肠癌的患者,在围手术期就要开始进行相应的治疗,通常临床中主要的围手术期治疗方法如下:
1.手术前准备:
        (1)风险评估:对于患者的身体状况、肿瘤的状态、大小、分期、转移情况以及患者的情绪等方面对患者进行初步的评估,来判断是否具有手术风险指标。
        (2)新辅助治疗:即术前放、化疗。例如已经发生转移的患者或者肿瘤大小、分期未能达到手术指标的患者,在术前一定要经过全面的检查后决定是否要采用新辅助治疗来缓解肿瘤的生长状态,从而达到手术的指标。有临床数据显示,采用新辅助治疗的患者在术后的复发率有明显的降低,且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3)心理治疗:对于患有肿瘤性疾病的患者,通常患者的情绪是非常不稳定的,甚至会有很明显的负面情绪,在治疗期间,一定要与患者进行沟通,来消除患者的负面情绪。医护人员可以通过讲解的方式,让患者来认识结肠癌的发生以及治疗过程,通过成功的案例来鼓励患者,以增加患者的自信心。此外可以通过放松训练等降低患者的不良情绪,通过家属干预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
        (4)营养支持治疗:结肠癌的患者术前一定要保证患者自身营养的摄入。可以根据不同的患者给予个性化营养方案,通过肠外途径给予补充,以达到正常的营养水平。对于术前营养低下的患者,一定要给予纠正。
        (5)消除其他疾病的干扰:由于年龄的增长,机体的许多系统都会出现常见的疾病,由于结肠癌好发的年龄在40~50岁,此年龄段的人们,通常都会具有心血管系统的疾病,例如高血压、动脉硬化等,在对患者进行手术治疗之前,一定要对机体进行全面的检查,来判断患者是否具有其他系统性疾病,以提前进行治疗,避免术中或者术后爆发,影响预后效果。
        (6)肠道准备:结肠癌手术最重要的一步就是术前的肠道准备,充分的术前肠道准备不仅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防止术后切口感染,也可以给予术者良好的术中视野。因此,对结肠手术前准备,至关重要。
2.手术中:
        (1)切除范围:在手术过程中,一定要注意患者的体位情况,避免挤压肌肉造成肌肉的损伤。在进手术期间,根据肿瘤的大小和浸润情况,尽量的扩大切除范围,尽可能的清除所有的癌细胞,避免术后肿瘤的复发。
        (2)淋巴结清扫:对于已经具有淋巴结转移的患者,在进行肿瘤切除术后,一定要进行淋巴结清扫术,提高患者的预后效果。
        (3)神经保护:在手术期间,避免伤及神经,以保护患者术后的正常生理状态。
3.手术后:
        (1)观察:严密的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变化,认真观察切口是否出现渗血、渗液,引流管是否通畅,避免引流管的挤压和切口的感染。
        (2)并发症的预防:由于结肠癌手术的恢复时间较长,所以对于患者术后并发症的预防,一定要给予重视,鼓励患者早期下床运动,积极的排痰,在肠蠕动恢复后,鼓励患者食用流食。
         总结
        结肠癌是我国常见的消化系统肿瘤之一,对于具有遗传性结肠癌以及结肠息肉的患者,患有结肠癌的概率具有明显的提高。在对疑似结肠癌的患者,在临床诊断中一定要进行全面的检查,根据所有的检查结果以及病人的身体情况进行分析,以准确的进行判断,给予合理的治疗方案。在围手术期期间,早期结肠癌的患者可以根据肿瘤的大小、分期等方面综合分析,是否可以采用结肠癌根治术的方法,来达到治愈的效果。中晚期结肠癌的患者,可以通过放、化疗的方法来改善肿瘤的状态,看其是否可以通过手术进行切除,以提高患者的生存率。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