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内科护理风险的因素分析及针对性护理效果研究

发表时间:2021/5/17   来源:《医师在线》2021年9期   作者:段芳
[导读] 目的:肾内科护理风险的相关因素分析及针对性护理效果评价。
        段芳
        绵竹市人民医院  四川德阳 618200
        摘要:目的:肾内科护理风险的相关因素分析及针对性护理效果评价。方法:本次研究选取本院2018年9月-2020年9月收治的肾内科住院患者80例,按照电脑随机法将其分为了两组,对照组40例患者采用常规化护理干预法,对研究组40例患者采用风险管理的针对化护理干预法,差异护理干预后,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患者护理满意,所有患者分组无差异,(p>0.05),有可比性。
          结果:差异性的护理干预后,研究组不满意2例(5.0%),综合满意38例(95.0%),对照组不满意11例(27.5%),综合满意29例(72.5%),研究组无不良反应36例(90.0%),发生不良反应发生4例(10.0%),对照组无不良反应发生28例(70.0%),不良反应发生12例(30.0%),(P<0.05)。
        结论:采用基于风险干预管理的针对化护理干预措施,可以优化患者的不良反应,提升患者的护理满意率,建议研究推广。
        关键词:肾内科护理风险;相关因素分析;针对性护理;效果评价
        引言
        肾脏病是临床上的一种常见、多发病,病情恶化者会发展为尿毒症,对人们身体健康产生了严重威胁。目前已经成为继心脑血管病、肿瘤、糖尿病后一种对人类健康产生严重威胁的重要疾病,作为全球性公共卫生问题之一。在各级医院中,肾内科是对肾脏病进行诊疗而设置的一个临床科室。常见的治疗方式包括肾移植、血液透析及腹膜透析。滥服损伤肾脏的药物、酒后喝浓茶、过度饮用高度酸性的饮料、饮食过咸、饮水过少、暴饮暴食、经常憋尿均是导致肾脏疾病的不良习惯。本次研究基于上述背景,探讨了针对性护理对肾内科患者的干预情况,现报道如下。
        1一般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选取本院2018年9月-2020年9月收治的肾内科住院患者80例,按照电脑随机法将其分为了两组,对照组40例患者采用常规化护理干预法,其中男性23例,女性17例,年龄为45-76岁,平均年龄为(68.2±2.25)岁;对研究组40例患者采用风险管理的针对化护理干预法,男性26例,年女性14例,年龄为47-75岁,平均年龄为(59.2±2.25)岁;所有患者分组无差异,(P>0.05),有可比性。
        1.2方法
        将常规护理方式应用于对照组中,护理人员应按照医院内相关规定,合理开展各项基础护理工作,对患者的用药、饮食进行合理的指导,并对患者及患者家属进行健康知识及相关注意事项的宣教。
        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方式的基础上增加针对性护理方式[1]。首先,在肾内科护理过程中,护理人员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同时也是形成护理风险的重要因素之一,主要是因为护理人员在护理过程中由于操作不规范、服务态度不佳等使得护理风险多发,对此,我院应加强对护理人员的培训,提高护理人员的专业素质水平,同时,还可以开展护理专业知识讲座及护理技能考核,督促护理人员不断提高自身护理水平[2]。其次,患有肾内科疾病的患者基本上均会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如焦虑、抑郁等,想要对患者的负面情绪进行有效的缓解,护理人员应主动与患者进行交谈,且在交谈过程中,应尽量避开与疾病相关的内容,多向患者传达正能量,循序渐进的使患者走出心理阴影,树立自信心,保持积极、向上的良好心态,勇敢的面对病魔。再次,要严格管理患者的饮食及用药,嘱咐患者每天按时用药,禁止食用辛辣刺激类及不易消化类食物,应多食用营养价值高,且易消化的食物。最后,由于患者行动不便,易出现压疮、术后感染等风险事件,因此,护理人员应根据易出现的风险来指定针对性的防范措施,降低风险发生率[3]。
        1.3观察指标
        差异护理干预后,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患者护理满意。
        1.4统计学分析
        使用SPSS22.0统计学软件,计数资料为[n(%)],予以x2检验;计量资料为(x±s),予以t检验。P值<0.05提示统计学意义成立。
        2结?果
        2.1两组护理总满意率对比,见表1

2.2两组护理不良反应发生对比,见表2

        3讨论
        相关研究显示,从肾内科实际出发,针对可能性风险进行优化,对患者实施针对性干预后,护理成效显著[3]。针对性护理实施后,护理风险明显降低,护患纠纷减少,护理不良事件得到有效控制,护理质量和患者体验得到保障。针对性护理操作流程更加规范,体系化执行保证护理落实到肾内科全维度。针对性干预后,平均住院时间缩短,患者恢复提前,因病情滞留医院的时间减少,可更早回归家庭生活。护理评价方面,针对性护理得到的评价整体更高,科室口碑得到改善。因针对性明显,干预效用加强,感染、并发症得到积极有效的控制,发生率降低。众多研究表明,针对性干预后,肾内科坠床、摔伤患者数量明显减少,治疗有效性提升,病情良性转归概率提升[4]。此外,因针对性护理对护理人员的专业素养要求更高,职业责任感要求更强,在护理队伍素质提升中产生正向影响。护理人员对护理风险责任产生更全面、更明确的认识,自我保护意识得到激发,通过提升专业技能提高自我保护能力的意识具有普遍性,护理人员自身成长的同时,专业服务意识、操作能动性随之增强;患者接受更优质、更专业的护理服务后,对医护人员信任度增强,依从性提升,在自我护理和配合医护行为方面多见正向变化,护患关系得到改善[5]。为降低护理风险,执行针对性干预时,要求护理人员使用规范服务用语,践行能动性、预见性和人性化的护理服务,优化服务态度,增强责任感,重视患者感受。相关研究显示,针对性干预后,患者情绪平衡性增强,消极情绪减弱,并及时反馈异常感受;护理人员针对患者反馈进行专业检查,定位异常因素,给予专业处置,或及时联系医师针对病情变化进行专业应对和高效处理。透析患者管路脱落发生率降低,患者营养支持效率提升,医院感染减少[6]。病房设施完备性提升,走廊、卫生间扶手安装到位,危险地带警示标识醒目,地面无积水,卧床患者病床防护设备完好,摔倒、坠床等事件较少发生。针对性干预中,患者心理健康也是护理工作的核心关注内容,针对患者情绪评估结果和日常护理观察,可发现针对性心理干预后,患者情绪得到改善,异常情绪得到及时干预,极端行为减少,身心健康均在干预后得到优化。
        4 结束语
        综上所述,基于肾内科情况,精准识别护理相关风险并针对性应对,可降低风险,减少消极影响。针对性干预对提高肾内科服务水平具有正向影响,可提升护理质量,优化护理模式,减少风险威胁,提高护理评价。针对性护理是以肾内科患者病情为依据,强调个性化执行、问题导向的应对干预策略,可优化诊疗体验与干预效果,实效性明显。大量研究显示,在肾内科实施针对性护理正向影响显著,护理效果优越。
        参考文献
        [1]余海凌.肾内科护理风险的相关因素分析及针对性护理效果评价[J].山西医药杂志,2014,43(11):1237-1239
        [2]黄秋梅.分析经皮肾镜激光碎石术治疗尿路结石的围术期针对性护理的效果[J].哈尔滨医药,2018,38(3):290-291
        [3]尚甜甜,顾李妍.PBL与Seminar相结合教学方法在肾内科护理带教中的应用[J].转化医学杂志,2019,8(03):171-174.
        [4]江培兰,蔡照红.责任小组包干制应用于肾内科护理对增强护士职业认同感的研究[J].中医药管理杂志,2019,27(10):111-113.
        [5] 臧晓翠 . 肾内科护理风险的相关因素分析及针对性护理效果评价 [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46):339,342.
        [6] 李春芳 . 对肾内科疾病患者实施有针对性护理的效果探讨 [J]. 当代医药论丛,2018,16(5):235-23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