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统呼吸护理在进行机械通气治疗的呼吸衰竭病人中运用的效果探究

发表时间:2021/5/17   来源:《医师在线》2021年9期   作者:胡宛
[导读] 目的:观察和分析呼吸衰竭患者行机械通气治疗过程中给予系统呼吸护理的应用效果。

        胡宛
        安徽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  安徽 合肥 230000
        【摘要】目的:观察和分析呼吸衰竭患者行机械通气治疗过程中给予系统呼吸护理的应用效果。方法:于本院收治的呼吸衰竭性机械通气治疗的患者中选出75例纳入本次研究,选取时间为2019年10月—2020年11月,计算机随机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及观察组各分配37例、38例患者,治疗同时配合分别应用常规护理及系统呼吸护理,对比两种护理模式应用效果。结果:两组患者1s用力呼吸容积无明显差别,护理后观察组1s用力呼吸容积优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护理后患者生活质量评分低于观察组(P<0.05)。结论:呼吸衰竭患者行机械通气治疗患者,治疗同时配合系统护理,有助于改善患者肺功能能力,
从而提升其生活质量,效果理想值得推荐。
        【关键词】呼吸衰竭;机械通气治疗;系统呼吸护理
        呼吸衰竭病程相对较长,死亡率较高。目前临床在治疗基础疾病基础上,会选择机械通气方法进行治疗。运用呼吸机确保患者气道畅通,保持正常氧合及通气,可有效降低机体发生二氧化碳蓄积或是机体缺氧等症状,有效改善患者肺功能能力,为后续治疗奠定良好基础。长期持续机械通气容易导致喉管发生水肿、诱发呼吸道和肺部感染,患者睡眠状况不理想且容易滋生不良心理,会影响治疗效果。为此,本研究将本院收治呼吸衰竭患者,在接受机械通气治疗同时给予系统呼吸护理,应用效果理想。报告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于本院收治的呼吸衰竭性机械通气治疗的患者中选出75例纳入本次研究,选取时间为2019年10月—2020年11月,计算机随机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37例患者中,男性25例、女性12例,年龄26-60岁,平均值(41.77±2.35)岁;观察组38例患者中,男性27例、女性11例,年龄26-64岁,平均值(42.19±2.27)岁。患者均符合呼吸衰竭临床诊断标准,给予机械通气治疗,排除上呼吸道损伤患者。两组一般资料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可比较。患者家属签订知情同意文件。
        1.2 护理方法 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密切关注生命体征指标变化;定期进行吸痰;规范操作避免诱发感染。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实施系统呼吸护理:
        (1)无特殊情况协助患者保持半卧位,将床头抬高(30°-45°角最佳),避免食物潴留于胃部,有效防止发生反流或是误吸,预防感染同时有助于降低心肺压力,从而提升肺活量;
        (2)气囊保持合理压力,避免损伤气道黏膜;根据痰液黏稠度合理使用湿化液,有效排痰注重保持呼吸道顺畅,首先利用雾化稀释痰液,协助患者翻身叩击背部,根据情况确定吸痰次数避免物理刺激,避免痰液聚集产生刺激诱发肺部感染;机械通气用具需要定期进行消毒和更换,避免发生呼吸机相关性肺炎;
        (3)开展呼吸放松训练,护理人员需要解释训练对于改善症状的作用,提升患者配合度;保持仰卧位身体自然放松,握紧双手同时吸气,放松双手同时呼气,每次练习10-15min,一日训练1-2次;
        (4)患者因为呼吸困难,容易影响睡眠,容易诱发不良情绪,护理人员重视进行心理疏导,多和患者进行交流,指导其养成良好的睡觉习惯;睡前可以泡脚、喝温牛奶;病房要保持安静,避免影响患者休息;保持合理温湿度,营造舒适的睡眠环境;进行饮食指导,无法主动进食患者可以采取鼻饲给予肠内营养,摄入足够营养,提升患者抵抗能力,促进尽快恢复。
        1.3 指标观察 分别测定患者护理前后1s用力呼吸容积评定患者肺功能改善情况。评价患者护理后生活质量(参考SF-36量表评定),总计8个维度、36个项目,共100分,评分越低表明生活质量越差。
        1.4 统计学分析 数据均以SPSS20.0的统计软件分析,正态计量资料以()表示,两组正态计量数据的组间比较采用检验t计数用例数(n)表示,计数资料组间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统计意义。
        2 结果
        2.1 比较两组护理前后1s用力呼吸容积
        护理前两组患者1s用力呼吸容积无明显差别,护理后观察组改善效果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明显(P<0.05),见表1。

        2.2 对比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
        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为89.62±3.28高于对照组73.11±4.15,组间差异明显(P<0.05)。
        3 讨论 呼吸衰竭属于呼吸系统临床常见病症,主要临床表现为肺通气及换气功能严重障碍,疾病主要诱发原因包括肺组织、胸廓胸膜发生病变,呼吸道发生阻塞性病变、肺血管、神经中枢以及其他传统系统疾病等。患者主要临床症状为呼吸困难,意识障碍、气促等。再加上患者中老年患者人数较多,自身抵抗力差,常伴有其他疾病,患者负性心理情况严重,护理工作具有一定难度。
        综上所述,呼吸衰竭患者实施机械通气治疗同时应用系统呼吸护理,患者肺功能得到有效改善,同时提升其生活质量,值得推荐及应用。
        参考文献
[1]辛彩云.对首次进行无创正压机械通气治疗的慢性呼吸衰竭患者实施系统护理的效果研讨[J].当代医药论丛,2018,16(21):271-273.
[2]周玉华.预见性护理对无创机械通气治疗Ⅱ型呼吸衰竭疗效的影响[J].新乡医学院学报,2019,36(1):89-91.
[3]陈姗姗,龚红宇,贾瑞芸,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及血栓患者于无创呼吸机治疗期间实施优质护理的效果[J].血栓与止血学,2018,24(4):111-113.
[4]龙芙蓉,曾夕,颜丹,等.医护一体化模式联合中医特色护理对AECOPD合并呼吸衰竭无创机械通气患者的临床疗效观察[J].四川中医,2019,v.37;No.430(9):196-19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