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卒中偏瘫患者实施针对性护理干预对预防下肢静脉血栓形成的重要意义

发表时间:2021/5/17   来源:《医师在线》2021年9期   作者:邱春宇
[导读] 目的:对脑卒中偏瘫患者护理中给予针对性护理干预措施取得的效果分析。
        邱春宇
        公主岭市大岭镇医院  吉林长春市  1306108
        【摘要】目的:对脑卒中偏瘫患者护理中给予针对性护理干预措施取得的效果分析。方法:选取医院脑卒中偏瘫患者50例,研究时间区间2019年1月-2021年1月,常规护理干预的25例纳入对照组,另外给予针对性护理干预的25例纳入观察组,对比两组患者干预效果。结果:DVT观察组护理期间未发生,而对照组发生率为16.00%(4/25),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FMA、BI评分结果观察组相比对照组均较高,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满意率,观察组96.00%相比对照组65.38%(17/25)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性护理干预措施应用下,对于脑卒中偏瘫患者有助于下肢静脉血栓有明显预防作用,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患者认可度较高。
        【关键词】针对性护理;脑卒中偏瘫;下肢深静脉血栓;效果
        作为神经内科常见疾病类型,脑卒中患者因神经功能受损易出现肢体功能障碍情况,部分患者也因此需要长时间卧床,这就增加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可能性。对此需要采取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如针对性护理干预方法,从生理、心理各方面做针对性的干预,以此使患者并发症发生率降低,生活质量提高[1]。因此,本文对脑卒中偏瘫患者不同护理干预措施应用下取得的效果分析。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医院脑卒中偏瘫患者50例,研究时间区间2019年1月-2021年1月,以随机分组方式分组,对照组25例年龄52-69(60.20±1.00)岁,男性与女性比例为16:9,观察组25例年龄53-70(61.08±1.20)岁,男性与女性比例为15:10。所有患者影像学检查确诊疾病类型,均为偏瘫患者,患者无认知障碍、精神异常、入院前下肢深静脉血栓情况,对本次研究同意知情。基线资料两组患者组间对比相近可做对照研究。
1.2方法
1.2.1对照组
        该组患者临床护理给予常规干预模式,对患者各项症状指标变化监测,对患者及其家属疑惑问题,给予针对性解答。
1.2.2观察组
        观察组患者采用针对性护理措施,具体干预要点为:①认知干预,可利用健康手册、座谈会、幻灯片多种形式,向患者讲解脑卒中术后预后情况,包括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原因、预防以及可能带来的后果,或者为满足患者认知需求,可利用微信等形式,使患者对预后知识充分理解。②心理干预,可利用多种方式帮助患者缓解心理状态,如冥想、播放音乐等,或利用正念减压疗法、由恢复效果较为显著的病例“现身说法”,使患者康复信心加强。③下肢深静脉血栓针对性预防护理,如静脉护理,输液时尽可能避免反复穿刺血管导致血管受损,必要时可利用静脉留置针,使药物外渗降低。或利用加压弹力袜,做针对性护理,指导患者正确穿戴,并结合患者情况选用适宜的类型。另外,可在肢体功能锻炼上加强,早期以被动训练方式为主,如指导患者做膝盖、髋关节外展、屈伸、内收以及外旋等训练,若患者恢复较好,可鼓励做主动训练,包括分腿运动、拱桥运动等,或极早下床运动,促进血液流动,也有助于患者快速康复。④出院指导,包括日常饮食、日常锻炼、如何用药以及康复锻炼等,指导患者定期就诊检查,提高预后。
1.3观察指标
        对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记录,同时通过Barthel指数对患者生活能能力评价,通过FMA评价患者运动功能情况,评分结果同日常生活能力、运动功能正相关[2]。另外,对患者护理满意情况评价,问卷评分100分满分,80分以上满意、60-80分基本满意、60分以下为不满意。
1.4统计学处理
        DVT发生率、BI与FMA评分、护理满意率结果均利用SPSS23.0做统计学处理,组间数据对比利用卡方检验或t检验,P<0.05说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患者DVT发生率统计
        DVT观察组护理期间未发生,而对照组发生率为16.00%(4/25),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患者BI与FMA评分结果观察
        干预前两组患者各评分结果组间比较基本相近,而干预后FMA、BI评分结果观察组相比对照组均较高,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3患者满意情况观察比较
        护理满意率,观察组96.00%(24/25)(满意、基本满意例数分别为16例、8例),对照组65.38%(17/25)(满意、基本满意例数分别为11例、6例),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作为神经内科常见疾病类型,脑卒中发病率近年来逐渐升高,大多患者一般合并有肢体功能障碍情况,需要长时间卧床,血液循环速度放缓,下肢深静脉栓发生率因此提高。这就要求采取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如针对性护理干预方法,从针对性护理干预适时的要点看,表现为多方面如心理干预、认知干预、并发症预防等,使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降低,改善患者心理状态[3]。本次研究结果中,DVT观察组护理期间未发生,而对照组发生率为16.00%(4/25),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FMA、BI评分结果观察组相比对照组均较高,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满意率两组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可说明针对性护理干预取得的效果理想。
        综上,针对性护理干预措施应用下,对于脑卒中偏瘫患者有助于下肢静脉血栓有明显预防作用,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患者认可度较高。
【参考文献】
[1]李平.目标策略的针对性护理干预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近期和远期的疗效探讨[J].航空航天医学杂志,2021,32(02):233-235.
[2]张佳莹.针对性护理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生活质量评价的影响研究[J].医学食疗与健康,2021,19(03):135-136.
[3]周遂玲,罗娜娜.针对性护理在降低脑卒中偏瘫患者下肢静脉血栓形成中的作用[J].河南医学研究,2021,30(02):370-37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