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T检查过程中要配合哪些护理

发表时间:2021/5/17   来源:《医师在线》2021年9期   作者:张书玲
[导读] CT检查(见图1所示)是现代临床最常用的医学扫描检查技术之一,具有检查方便、安全、迅速、诊断准确率高等众多优势,
        张书玲
        达州市中心医院住院部放射科 四川达州 635000
        CT检查(见图1所示)是现代临床最常用的医学扫描检查技术之一,具有检查方便、安全、迅速、诊断准确率高等众多优势,但是,为确保CT检查顺利进行和检查结果的准确性,还需要临床在CT检查过程中采用有效的护理措施配合,下面我们就来说说CT检查过程中要配合哪些护理?


1.CT检查前护理配合
1.1准备护理
        行CT检查前,护理人员需认真阅读检查申请单和全面了解患者的具体情况,包含姓名、性别、年龄、检查部位、病史等,以便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为其做好相应的准备护理,如行腹部CT检查前,需叮嘱患者检查前一周内禁止做胃肠钡餐检查,以免钡剂遗留在肠腔内形成伪影而影响CT检查结果的准确性,行盆腔CT检查前需充盈膀胱。若患者存在糖尿病、高血脂等基础疾病,行CT检查前,需及时治疗和控制基础疾病,待基础疾病病情明显好转后,才可进行检查。
1.2心理护理
        不少患者对CT检查技术、CT检查就诊程序并不了解,再加上过分担心自身病情,常常会导致其在CT检查前出现焦虑、抑郁、烦躁不安等负性情绪,这种负性情绪不仅会增加其身心痛苦,同时也会影响其CT检查结果的准确性,因此,就需要护理人员在患者等候检查过程中主动与其进行沟通,了解其心理状态,并给其提供针对性的心理疏导,如告知患者负性情绪情绪对CT检查造成的不良影响,以促进患者能合理调整自身情绪,另外,护理人员还可给患者提供杂志、报刊等供其阅读,以转移其对负性情绪的注意力。
1.3健康宣教护理
        护理人员还需采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对患者宣讲CT检查相关的健康知识,如CT检查原理、检查流程、配合方法、注意事项等,如告知患者CT检查是一种安全、无任何不适和痛苦的诊断技术,以消除患者的顾虑,再如,告知行CT检查前需将腰带、有金属拉链的衣裤、金属饰品等脱去,以免产生伪影,这样不仅能提高患者对CT检查的配合度,还能提高其CT检查结果的准确性。
2.CT检查中护理配合
         CT检查时,护理人员需指导或协助患者摆好体位,并叮嘱患者放松全身和按照自身所需检查部位配合检查,如行眼部CT检查时,需闭眼和保持眼球、头部不移动,行腹部扫描时,需指导患者进行深呼吸、屏住呼吸和均匀呼吸等,以保障扫描层面的连续性,从而有助于保障扫描结果的准确性。另外,护理人员还需认真做好急诊重症患者的CT检查护理配合,如急诊重症患者多存在躁动、昏迷、呼吸困难及不同程度的外伤等情况,为避免患者在检查过程中发生呕吐或呕吐物呛入气管引发窒息,需将其头偏向一侧,但需确保其双侧眶耳线处于同一水平位置,若患者存在创伤出血,还需先对其进行止血包扎处理,再行CT检查。对于需行CT增强扫描的患者,检查前需详细询问其有无药物过敏史、海鲜过敏史及相关病史等,若患者存在甲亢、肝肾功能不全等病史,一般视为CT增强扫描禁忌症,不可行CT增强扫描,另外,还需对患者行碘过敏史试验,若试验结果显示其存在碘过敏,需禁止行CT检查。
3.CT检查后护理配合
        完成CT检查后,患者需在扫描孔中随床位进出,在此过程中,护理人员需注意查看患者各项肢体是否安全,以免其肢体被机械夹伤。对于存在脑出血、脑外伤的危重症患者,在其完成CT检查后,护理人员还需缓慢、轻柔地将其从CT扫描床上搬运至转运床上,以免其病情加重,并妥善放置各类输液装置及引流管装置等。患者完成CT增强扫描后,需叮嘱患者避免过快、过猛起身,以免发生体位性低血压,且还需对患者留观30min,以免其发生迟缓反应,在留观期间,若患者出现恶心、皮疹等轻微不良反应,属于正常现象,不需进行处理,若患者出现胸闷、气短、血压降低等严重不良反应,提示其出现碘对比剂迟缓反应,需及时采取有效方案对其进行处理。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