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军华
西天德建设工程咨询有限公司 723000
摘要:混凝土是目前城市住宅建设主体结构的主要组成部分,混凝土施工中存在的问题将直接影响住宅建设质量,对建筑业产生重要的负面影响,对城市化进程也有制约作用。因此,我们应该利用当前城市化趋势和建筑市场的发展机遇,认识到房屋建筑混凝土施工中存在的问题,积极思考行业和技术,找出房屋建筑混凝土施工的处理方法,探索房屋建筑混凝土施工的预防措施,从整体上提高房屋建筑混凝土施工质量。
关键词:房屋建筑;混凝土施工;问题分析;预防处理;
近年来,我国经济得到了快速发展,在经济发展的同时,建筑行业的发展也非常明显,人们对建筑施工质量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施工质量控制措施也在不断地改进和加强。在混凝土施工过程中对原材料质量以及先进的施工技术手段进行质量控制,避免出现混凝土质量问题,对保障建筑整体质量以及结构安全具有很大影响。
一、房屋建筑混凝土施工常见的问题
1.原材料质量存在的问题。常见的混凝土原材料质量问题有:①骨料含泥量过大,这会造成混凝土强度不高,容易出现裂缝。②骨料级配系数失当,出现混凝土结构的麻面和蜂窝,并且直接导致混凝土结构强度不高,产生裂缝和断裂等严重的质量问题。③混凝土水灰比控制不严,混凝土出现离析和强度不足的问题。
2.混凝土施工工艺的问题。①混凝土模板问题,模版是混凝土结构成型的关键,施工中要求模版安装和拆卸要严谨且符合设计规范,如果出现模版问题将直接导致混凝土构件表面漏浆,产生蜂窝和麻面,可能引起混凝土的形变和位置移动,并有可能降低混凝土的强度和性能。②混凝土混合料的拌合问题,常见的拌合时间不足和配比控制不严会产生混合料水化反应和混合料强度不足等一系列缺陷,影响混凝土的强度。③混凝土浇筑和振捣问题,浇筑高程过高会直接引起混凝土离析,浇筑过程时间过长会形成施工缝;混凝土的振捣强度、时间、方式都会对混凝土的强度有直接影响,并且可能会由于振捣方式不正确最终形成蜂窝麻面以及深层气泡等一系列问题,最终影响混凝土在房屋建筑中的功能。
3.混凝土养护工艺的问题。①一些房屋建筑施工单位为了节约施工时间和降低技术要求,对于混凝土构件的保护和支撑采用忽视和降低要求的办法,例如:钢筋结构下面没有放置预制垫块,导致钢筋结构出现走形和扭曲。②浇筑后将钢筋骨架向上提,导致钢筋骨架或钢筋网出现走位和变形。③在混凝土构件浇筑几天后就做到早期负重,出现混凝土构件的裂缝和变形。④混凝土构件后期的养护没有做好保温和保湿,出现表面蜂窝和麻面,以及内部的强度不足。
二、房屋建筑混凝土施工存在问题的技术预防和处理
1.严格控制混凝土配合比。在具体的房屋建筑过程当中,应依据混凝土的质量规格要求选择符合设计要求的骨料,其中主要包括细骨料、粗骨料以及粉灰料三种。细骨料一般都选择中沙,粗骨料一般都选择碎石,粉煤灰一般都选择粗细合适、质地均匀的煤灰。首先,在实际的混凝土制备过程当中,加入1/10左右的粉煤灰可以有效降低混凝土的温度,提高混凝土的紧密度。其次,要合理添加外加剂,减水剂一般作为常用外加剂,其能够有效提升混凝土的流动性,缩短其成型时间,提升总体施工效率。但需要注意的是,在添加时一定要科学把握添加剂的含量,确保发挥其积极作用。
最后,在实际搅拌的过程当中,操作人员要按照确定好的混凝土比例来进行混凝土搅拌,并严格注意在搅拌过程当中的搅拌温度和时间,在搅拌完成之后,质检人员要对搅拌质量进行检查,确保混凝土搅拌均匀达到相关要求,并未出现离析的现象,从而才可以在混凝土施工过程当中进行使用,确保混凝土总体结构质量。
2.混凝土裂缝的修补方法。在混凝土的修补方法当中,由于混凝土裂缝产生的因素比较多,各种因素都有可能会导致混凝土结构出现裂缝,那么对于混凝土的修补方法,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考虑:首先,对于混凝土的施工材料进行严格控制,对于在施工过程当中应用的原材料,要进行严格的质量检验,尤其是钢筋等起到支撑作用的重要基础材料,要严格执行质量标准和直径要求,确保相关材料符合规范要求,只有这样才能进入施工场地。其次,对于混凝土施工条件进行控制,要选择好良好的外部条件,尽量避免在高温时段进行施工,确保混凝土施工在最佳状态,以此减少发生裂缝的概率。最后,对于混凝土当中的浇筑施工过程进行控制,在振捣施工完成之后,需要对混凝土施工现场进行修复工作,以确保不出现裂缝。
3.加强混凝土养护。加强对混凝土的养护也是防止混凝土出现质量问题的关键环节,具体养护措施有:首先,在浇筑完混凝土6h之后,开始进行养护,在2天之内,每2h进行一次养护,在2天之后,按照每4h进行一次养护。在混凝土表面要用湿麻袋进行覆盖,防止暴晒引发的缺少水分而引发裂缝,加强对混凝土的早期养护,避免由于混凝土表面损失水分过快,引起的混凝土表面开裂现象。其次,对较大体积混凝土进行养护时,要合理对混凝土表面温度进行控制,避免在混凝土出现水化热不易散发,产生较大温差,以至于产生裂缝。最后,在混凝土达到规定强度之后才可以进行拆模,拆模的具体时间要按照混凝土最终强度以及周围环境温度来进行具体判断,避免因过早拆模使混凝土产生裂缝的现象。
三、施工过程控制
1.底板反梁及墙体浇筑。墙体浇筑厚度在实际操作施工是有严格规定的一般而言,振捣棒的长度值可以确定浇筑厚度,在振捣过程中,采用50棒到30棒不等,一般取振捣棒有效长度的1.2 5倍为宜尤其是地下室的施工过程中,第一次浇筑墙体底板时,首先在施工缝内添置石子砂浆,然后再进行浇筑,分层振捣在振捣过程中,用振捣棒将材料振捣密实,需要注意的是,在振捣过程中不得接触预埋件和钢筋。
2.墙、柱混凝土的浇筑。为保证浇筑过程连续,通常采取分层浇筑方案对墙板进行浇筑,并分散性布置下料点lm以下高度的控制堆料较为合适自由倾落高度也应保证在2m以下,针对2m以上的控制堆料,则必须用串筒或其他设备来保证洞口两侧的混凝土高度一致,否则极易导致洞口变形,为避免漏振,应及时注意补充振捣大洞下部模板使其达到是以比例为避免底部出现混凝土烂根,在混凝土浇筑前,对于柱以及墙体底部的软弱层进行清除工作对混凝土必须进行连续的浇筑中,每层混凝土浇筑时间间隔必须控制在混凝土初凝时间内,并且每一层混凝土需振捣至无气泡方可停止振捣。
3.温度控制。在我国炎热地区或寒冷地区,对于混凝土的温度要求是非常严格的随着高层建筑相关施工技术的发展和成熟,为保证整个建筑施工能够按照一定的规范有序进行,避免出现施工事故,应注重对混凝土温度的控制一般来说在施工中,为避免产生混凝土温度不适的状况,工程建设中通常采用将干硬性的混凝土加入混合料的骨料级配或者通过加水或用水将碎石冷却的方法,也可以有效降低混凝土的浇筑温度在采取措施的过程中,可以通过减少浇筑厚度,借助浇筑层面散热,通入冷水降温等诸多方式来进行散热在混凝土的施工中拆模的时间也会影响到混凝土的温度为避免造成混凝土表面出现早期裂缝,要准确地把握好拆模时间。
总之,在结合实际和根据设计的同时,对症下药,解决房屋建筑工程中相关的问题,切实将房屋建筑工程建设好,确保建筑行业在城市发展和社会进步中的龙头和领军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张涛.房屋建筑混凝土施工存在问题的技术预防和处理.2019.
[2]雷红.浅析房屋建筑混凝土施工中存在问题的技术预防和处理.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