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森
黑龙江省寒地建筑科学研究院 150080
摘 要:城市精细化管理核心思想为“开放、交流、组织、构架、掌握、自动”,它是强化城市管理水平的必经之途,是在旧有管理格局上的延续,是对以人力管理为主要模式的探究和拓展;城市精细化管理在资源占比和运营成本上对比传统管理模式拥有巨大优势,可有效降低资源浪费和减少成本投入。
关键词:大数据;精细化;智慧城市
引言
城市精细化管理本身的优势即细致化、科学化、系统化、模式化,可以使整个城市实现高效管理,使各行各业协同发展;这种现代城市管理新模式可以使政府更容易监督,可以鼓励企业参与竞争,公众提出意见和参与服务。
一、在城市精细化管理中使用大数据的意义及目的
大数据,IT行业术语,英文(big dada),它的数据类型定位是大而广的集合,从大数据本身的定位来讲,大数据之于城市精细化管理的重要性在于职能部门可依据大数据的资源库发掘分析事件,判断风险等级和损失大小,可以事先预防预警,降低职能部门的管理成本,提高公共资源的利用效率。建立“用数据管控、用数据分析”的管理机制。大数据逐步成为职能部门加强城市精细化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提升城市精细化管理水平的技术支撑。
在实际智慧城市的精细化管理环节中,大数据的规模量级大、数据类型多、涉及领域广,不同的领域不定时的产生不同的数据,各个数据的类型并没有统一的标准可寻,而且数据与数据交叉,领域与领域重合。在各行各业中使用大数据都会产生此类现象,这是由大数据本身的特性决定的,在城市管理中亦是如此。例如,某城市遇寒流影响,气温降低,降雨量增多,城市中的管理部门可通过大数据系统采集到的气候信息,结合当天城市交通情况等数据,帮助人们制定更为有效的出行计划。就像这样不同领域不同层级的数据不停汇总,规模越来越庞大,因此储存这些数据的存储器的上限要足够大,容量要足够多,为相应工作的开展打下一个基础。
大数据在智慧城市精细化管理中起到的作用是积极的,但也不要“神话”它。因为现在有多人对大数据推崇备至、大加赞扬,认为它在引起社会各个方面的大变革,这当然是有道理的,但是我们也应该清楚的是,任何事物都有正反两面。大数据虽然具有重大社会价值,但它只是为我们的决策提供了一个参考,而不是决定性的因素。
二、智慧城市精细化管理的信息系统模型的建立
建筑设计中有一门基础课叫模型制作,当人们动手制作完相应的模型之后,就自然而然会对模型所对应的建筑有一个比较深刻的认知;同样的道理,智慧城市精细化管理的信息系统模型的建立能够有效统筹系统间的关系,方便管理者更为有效的运用处理大数据信息。
2.1 感应层
这一层级是属于智慧城市精细化管理系统的五感,直观采集接收数据,例如智能终端、摄像头、传感器等。
2.2 传输层
这一层级将感应层收集到的数据输送给大数据存储平台,传输系统包括无线移动网络、有线网络,物联网等。
2.3 储存层
这一层级存储由传输层输送过来的数据,以备后续层级进行下一步的数据处理。
2.4 分析层
这一层级对数据进行分析,依据不同情况进行在线或离线处理,执行进一步的计算工作,以一个较为统一的标准进行统一管理,也能对外满足数据访问和数据交换的工作,而且也拥有高级别的扩展能力。这是智慧城市精细化管理系统的核心环节。
2.5 应用层
这一层级通过上一层级得出的信息给智慧城市提供切实有效的帮助。
应用到实际的智慧城市精细化管理工作中去,在应用领域,结合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开展智慧城市精细化管理工作。
通过智慧城市精细化管理信息系统模型的建立,通过基础层级到高级层级的拓展,通过大数据在智慧城市精细化管理工作中有效开展,可以使智慧城市精细化管理工作从模糊的概念逐步清晰起来,然后逐层建立起以大数据为依托的智慧城市精细化管理信息系统,这一阶段可逐层建立也可同时进行,遇到特殊情况时回到模型中进行模拟对比,找到可行的方法再进行实际检验,可大大提高系统容错率和工作质量。
三、大数据在智慧城市精细化管理中的应用
3.1城市模拟
通过精细化城市感知层、数据化网格平台等手段采集的数据可以为智慧城市精细化管理未来空间发展的模拟提供依据。例如,利用卫星天文系统、地理勘测系统和二者之间的遥感技术进行数据采集,从而进行从上至下的空间分析、 “天地之间”的空间模拟直至制定决策等。智慧城市精细化管理技术可以助拳我们分析城市的本身属性、发展规律与发展因子,为城市的精细化管理和决策制定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值得参考。
3.2 城市计算
城市计算意在通过城市感知层、传输层、储存层等层次构架,交予分析层计算解析,反馈给应用层,利用整个智慧城市精细化管理系统来解决城市热点问题,例如城市热岛效应、城市“青山绿水”不复等。城市计算是信息技术与传统城市规划、设计在我们居住的城市空间的交汇,是大数据技术与智慧城市精细化管理的完美结合,为城市高效管理提供了方法与机遇。
3.3 建立网格化平台
将城市按照一定标准划分成若干网格,在每个网格中建立基础管理平台。再由属性类似或距离相近的基础网格组成中级网格,在每个中级网格之中建立二级系统管理平台,像这样逐层递进,将这个城市之下管理的数据信息汇总到城市总管理系统中,譬如深圳市、上海市等地都已在城市精细化管理中开展此项工程,搭建网格化管理系统平台,并以此为基础开展城市管理与公共服务等一系列工作。其他一些省市都在陆续出台关于城市化网格管理的相关文件,建筑基础网格。
四、 思考与建议
大数据凭借其数据齐全、处理及时、分析准确等优势,为智慧城市城市精细化管理提供技术支持。当然,大数据只是一种工具,莫要将它夸大其词,其仍处于实践探索期,各个方面还有待完善,在具体应用过程中还面临城市管理大数据储存量低、分析处理慢、应用范围小、管理能力不足,职能部门之间这个数据信息不能够互通等问题,在实践探索过程中也应防止从重、情绪化和形而上。
4.1 有法可依
大数据是一把双面三刃刀,具有两面性,需要完善系统的法律架构和一系列政策保证其在智慧城市精细化管理中的推进。智慧城市精细化管理中涉及的数据在系统中的每个层次,都有可能被泄露。想要发挥大数据在智慧城市精细化管理中的积极作用,就必须受法律保护。
4.2 有准可控
做事需要标准,工程建设需要标准化,智慧城市精细化管理也需要标准。在系统分析层计算处理数据的过程中采用统一的标准,有助于提升数据的准确性与兼容性,提高数据的利用效果。在网格化平台建设的过程中采用一定的标准,有助于网格区块化的管理和区分,提高网格化平台建设效率。大数据在智慧城市精细化管理的应用中需要标准,包括参数、策略、手段、制度等,可以帮助此项工作有效开展。
4.3 有新可创
目前,国内城市精细化管理的模式形式单一,大多局限于网格化管理。随着时代的进步,新时代的来临,未来需要更多量体裁衣的智慧城市精细化管理模式,例如北京的管理模式很科学,很先进,但它就不一定适应哈尔滨地区,所以我们要不断推进智慧城市精细化管理的科学化。
参考文献:
[1]马国伟.大数据背景下的智慧城市管理系统的构建[J].西部财会,2016(04):75~78.
[2]黄炼.云模式下智慧城镇大数据系统设计[J].电脑知识与技术,2017,13(28):1-2+14.
[3]翟书颖,郭斌,李茹等.信息物理社会融合系统:一种以数据为中心的框架[J].大数据,201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