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园林景观施工管理与道路绿化养护

发表时间:2021/5/17   来源:《城镇建设》2021年2月第4期   作者:李穆
[导读] 在城市化发展的过程中,人们对园林景观的需求逐渐提升,园林景观已经逐渐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李穆
        广东造园建设有限公司     510520
        摘要:在城市化发展的过程中,人们对园林景观的需求逐渐提升,园林景观已经逐渐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对城市的整体发展而言,园林景观的施工以及道路绿化养护管理工作不仅能够为城市增添生机,同时也能够展现出城市的现代化水平。因此本文将对城市园林景观施工管理与道路绿化养护进行分析,旨在为提升城市园林景观的建设效果提供帮助。
关键词:城市;园林景观;施工管理;道路绿化;养护
        在城市现代化发展过程中,园林景观的施工以及道路绿化都是城市的“脸面”,而且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当地居民的身心健康。城市园林景观施工及道路绿化养护是两项规模较大的工程,涉及到的方面非常多,而且对技术有着一定的要求。因此必须要掌握园林景观施工管理的要点及道路绿化养护的要点,才能够针对性解决其中存在的问题,进一步加快城市发展的脚步。
一、提升园林景观施工管理效果的主要途径
1、技术管理
        在城市园林景观建设的过程中,施工管理效果对整个园林景观建设有着直接影响,因此相关管理人员要对项目展开科学化管理,深层次探讨各种技术问题,及时寻找最合理的解决方式。在整个施工过程中,作业人员以及整个团队的综合技术水平,对园林景观施工有着直接影响。为保证整体施工效果,作业人员必须要具备能够与工程基本要求、植被生长习性、地理环境以及生活环境相匹配的施工技术,以便能够从技术方面满足园林景观施工的整体效果。例如各种植被的移植技术、灌溉技术以及后期养护技术等。
2、材料管理
        在城市园林景观建设的过程中,所涉及的施工材料种类繁多,因此对材料的质量进行严格把控是园林景观施工管理中的重点。在信息技术的支持下,园林景观建设过程中,所涉及到的材料管理工作,也更多地借助信息技术的优势来实现信息化管理。例如在材料的采购环节中可以利用互联网技术以及大数据技术来对信誉良好的供应商进行调查与筛选,并对各项合格证书进行检查,同时也能够对材料的运输进行实时跟踪,为材料的质量提供保障。例如 ERP管理系统的使用,其功能较为齐全,能够帮助材料管理工作整体效率的进一步提升。
3、植物成活率管理
        在园林景观建设的过程中,植物是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其对园林景观的整体欣赏价值有着较为直接的影响。因此植物的成活率管理是当前园林景观施工管理中的关键环节之一。在园林景观植物栽种的过程中,很多植物都是由不同的地区运送而来,其原本的生长环境之间也存在着一定差异,这就为相关施工及管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整个管理过程中,为了提高植物的成活率,相关管理的重点应当要放在植被的栽种及后期养护等方面,对植物的苗木选择、检测与运输、栽种、养护等工作进行全方面的管理,降低天气、温度、土壤环境、湿度等因素对植被的负面影响,并对病虫害防治工作、施肥与修剪工作等进行全方面管理,切实提高植被的成活率。
二、道路绿化养护管理的重点内容
        在道路绿化养护管理工作中,其重点内容主要包括病虫害防治、灌溉、排水、修剪等方面。


1、病虫害防治
        在道路绿化工程中病虫害的出现会为整个绿化工程带来较大的灾难,严重的情况下会导致各种绿化树木大面积枯死,这样不仅影响了城市的生态环境,同时也为工程带来了较大的经济损失。为了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在道路绿化养护管理的过程中应当要注重病虫害的防治和管理。通常情况下,相关管理部门都会采取生物防治以及药物防治等方式来防治病虫害。无论是生物防治方式还是药物防治方式,都可能会对植物产生一定的影响,因此相关人员必须要掌握植物本身的病虫害类型,并在恰当的时机来采取合适的防治方式,降低药物对植物本身的影响,同时也能够达到最佳的防治效果。例如对于银杏树的立枯病,在播种前可以对土壤进行消毒,在感病后可以喷洒多菌灵或甲基托市津来进行立枯病的防治。而对于天牛这种虫害来说,可以用敌敌畏加水以1:30的分量对天牛的助动进行处理,或是在成虫发生期,通过人工捕捉的方式进行虫害防治。
2、灌溉
        在道路绿化养护的过程中,为了保证植被的健康生长,灌溉工作是不可或缺的。在灌溉的过程中需要重视灌溉的顺序、力度、时间等方面。从顺序角度来看,如果发现植被的叶片有很强的吸水能力,说明其处在缺水状态,需要对其进行第一时间浇灌。从力度的角度来看,在灌溉工作实施前,相关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需要结合植被叶子的渗透压以及其水分吸收能力等方面的因素,来对灌溉力度进行确定。从时间角度来看,植被通常在夏季的生长速度较快,所以对水分的需求也会较大,但是在灌溉的过程中要避免在中午阳光较强、温度较高的时间段进行灌溉,避免水分流失过快伤害植被。
3、排水管理
        在道路绿化养护的过程中,如果土壤中的水分过多会导致植被生长不良,甚至烂根导致植被枯死。因此要通过排水的方式及时将多余的水分排出。在不同时期,不同的植被也有着不同的抗涝能力。通常情况下,排水会采取暗沟排水法、明沟排水法以及地表径流法。其中,暗沟排水法是指接触地下的排水管道来将多余的水分排出,并将坑洼处容易积水的地方进行挖沟,保证排水的顺畅。但这种方式的投入成本较高,相关单位可酌情选择。明沟排水法主要应用于大雨过后的紧急排水,在日常的排水工作中并不常用。地表径流法主要是结合道路绿化工程的实际情况来设计适当的坡度,将水自然排出,不留下坑洼。
4、植被修剪
        当道路绿化工程中的绿化植被已经成型后才能形成景观。因此为了保证景观本身的观赏性,应当要对植被进行适当的修剪,一方面保证其观赏性,另一方面也能够确保植被的生长和发育。在道路绿化养护的过程中掌握正确的修剪方法,才能让植被的观赏性更强。通过修剪可以进一步调节营养物质的分配,促进花芽分化,抑制徒长,延长盛花期病是老树复壮。在实际情况中,树木的修剪方式主要可以分为短截、疏剪、除蘖等。短截主要是指将枝条的一部分剪去,以便刺激侧芽萌发,抽生新梢。疏剪主要是指将枝条的自分生处剪去,调节枝条均匀分布,以便能够加大空间改善通风透光条件,促进花芽分化。除蘖主要是指出去主干基部以及伤口附近长出的根蘖,避免这些枝条和根蘖有碍树形和营养的分配,保留树体的养分。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随着生活水平的提升,人们对居住和生活环境的重视程度也在不断上升。城市园林景观施工与道路绿化养护管理工作对城市居民的居住环境和生活环境有着较强的改善性作用,因此,需要加强对园林景观施工的管理以及道路绿化养护的管理,从多个方面和角度来提升管理的整体效果,进而为实现园林景观与道路绿化工程本身的生态效益奠定良好基础。
参考文献:
[1]李本纲,陶澍,曹军,等.城市园林景观绿化养护理论-统计模型[J].环境科学, 2019, 21(6):1-5.
[2]陈庆忠.现代园林景观绿化养护管理工作的思考[J].绿色科技,2012(02):51-52.
[3]张大飞.园林景观绿化养护管理探析[J].住宅与房地产,2019,(36):4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