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道路工程施工管理措施要点

发表时间:2021/5/17   来源:《城镇建设》2021年2月第4期   作者:孟昊
[导读] 对于市政道路工程项目而言,做好施工管理控制对促进项目的开展有着重要的帮助。
        孟昊
        上海汇众建设管理有限公司  上海  200000
        摘要:对于市政道路工程项目而言,做好施工管理控制对促进项目的开展有着重要的帮助。鉴于此文章立足于实际,以某项目工程实例为研究背景,在论述该项目工程实例背景资料的基础上,对当前市政道路工程施工技术管理现状进行研究,最后对施工管理的要点进行分析
        关键词:市政道路;施工管理;问题现状;措施要点
  引言
        我国的经济发展速度越来越快,经济发展成果越来越多。在进行国民经济建设的过程中,为了让发展成果全民共享,国家进行了多项基础设施的建设。由政府出资进行道路工程的修建,在促进当地经济发展的基础上,能够为当地的社会公众出行提供便利。但是在进行建设施工的过程中,发现存在一些问题,使得工程的质量和效率无法得到双重保障。本文对施工管理的措施分析为研究中心,探讨制定何种机制帮助进行工程的建设。
1工程范围
        龙川路(上中路~罗秀路)道路整治工程位于徐汇区长桥街道,整条道路基本呈南北走向。为建设和谐徐汇,改善民生,同时也为恢复道路使用性能,提高道路服务品质,缓解交通拥堵象,对该道路实施整治。本施工段范围南起罗秀路、北至上中路,道路全长约680.57m。现状龙川路部分路面出现不均匀拱起,纵横向裂缝、网裂现象。局部路面窨井与周边路面存在路框差,交叉口车辙、裂缝等病害较为明显。现主要任务将对现状车行道路面结构进行面层翻新、局部补强,对人行道、侧平石和道路标线等附属设施进行整治,提高路面行驶质量。
2 市政道路工程施工技术管理现状
2.1施工项目人员管理机制不全
        当前在进行市政道路工程施工的过程中,存在着对工作者的管理机制不健全的现象。在进行施工的过程中,技术人员应当具备专业的技术操作能力,能够对工程的建设起到支持作用。但是实践中,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无法统一,对于不同部门的工作人员无法实现统一化的管理。在进行工程建设的过程中,需要聘请技术人员和专业的管理人员以及施工人员。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需要具备专业的理论知识和丰富的实践经验,但是对于施工人员而言,流动性较强且综合素质水平不高,这使得工程建设的安全与效率无法得到保障。
2.2施工现场技术管理不彻底
        在进行施工的过程中,不同的环节需要不同的技术手段支撑。但是正是由于所应用的技术种类较多,导致在施工过程中的技术管理不彻底。由于不同的技术具备不同的特殊性质,在实践中的工作,重点和难点也有所不同,所需要给予的物质基础也有所不同。因此对其进行管理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这就使得一些技术的应用无法得到有效的监管,从而导致工程建设的过程中无法实现全方位的监督与管理。
2.3施工材料的管理不到位
        在进行建筑施工的过程中,原材料的供给、原材料的质量把控以及原材料的运输与存放环节都会对工程建设的质量产生影响。对原材料的管理需要综合原材料的采购,运输存放整个环节,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都会对施工的质量造成消极影响。例如原材料的采购过程中,如果有以次充好的现象,那么就会对施工的质量保证造成消极影响。
3市政道路工程施工技术管理的方法
3.1 加强完成施工的技术资料管理
        在进行项目施工的过程中,为了对施工技术进行管理,需要对这一过程中所有需要应用的技术进行分析和总结,通过对于不同技术的分析总结来制定专业的制度,保障工程施工的效率。

上述文章中已经提及,在进行建筑工程施工的过程中,需要运用到种类繁多的技术手段,因此可以通过项目的分解来实现技术的分析和总结。对不同小项目所需要进行的施工作业中运用的技术手段,进行重点和难点的分析,建立完备的技术手段管理机制。
3.2 提高专业项目人员的综合素质
        在进行建筑施工的过程中,需要保障施工人员具有相应的技术手段,能够达到工程所要求的施工水平。在施工的过程中,如果工作人员的行为不规范,那么应当予以及时的制止。如果工作人员的素质没有达到工程建设的需求水平,那么可以对其进行综合素质的提高。通过选举优秀员工外出学习的方式来实现工作人员的素质提高,员工培训归来后可以进行规模化的员工素质提升,也可以通过聘请专业的指导老师,对工作人员进行综合素质的培养。
3.3 完善施工人员管理责任制度
        在进行管理的过程中,应当对工作人员进行协调。对于工程建设的过程,需要多少人力的支持予以事先的安置,保障施工的秩序和施工的效率。通过对施工人员的工作进行分类的基础上,实现不同工作下的施工人员综合性管理。
3.4 加强施工过程中的现场监管
        在建筑施工的过程中极易产生安全事故,因此需要对建筑施工的过程进行监管。对现场进行监管,首先能够对施工现场的秩序予以维持,如果发生意外事件能够及时的予以解决。其次,可以对施工过程中的不规范行为进行调整。例如,工作人员的工作行为不规范,发现之后可以督促其进行整改。由于不规范的施工行为会给工程的建设带来质量和安全的问题,因此必须强化对工作人员行为的监督。再如,如果出现原材料等的资源浪费现象,可以及时的挽回经济损失。最后,对施工现场进行监管,能够对整个施工的流程进行监督,防止施工顺序的混乱带来的施工安全问题。
3.5 加强施工材料机械管理
        在进行建筑施工的过程中,原材料的管理环节以及设备的使用环节都会对施工的效果产生影响。如果原材料的存放过程中没有按照材料的特性进行存储,可能会使得原材料的质量有所下降,不符合我国质量的标准,或者是不符合此工程建设的质量标准。如果原材料的质量存在问题,采购人员在采购过程中弄虚作假,损害公司利益。而进行材料检验的过程中,并没有发现此项问题,利用此原材料进行了工程的建设,必然会导致工程质量受到负面影响。如果机械设备出现问题,那么工程建设的质量必然会受到影响,甚至会产生安全事故。因此必须强化对原材料的全过程管理,在采购的过程中予以监督,在存放的过程中由专业的工作人员按照其特殊的性质进行存储。对于设备而言需要进行定期的维修养护工作,例如在每次工作结束之后对其进行擦拭和保养,保证其性能。
3.6 加强施工现场的技术管理
        在对施工现场的技术进行管理的过程中,需要充分的考虑到工作人员的,是否符合流程规范,需要对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进行分析判断,在此基础上是否能够使用此技术进行施工保障施工的效率和安全。对不同技术的管理应当根据其具体情况具体分析,不能一概而论。
4 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进行建筑工程施工的过程中,需要对整个环节进行监督和管理,才能够保证建筑的质量和效率。同时,还需要设置专业的监督机制与管理机制,对工作人员的行为进行全方位的监督。施工中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都会对工程建设的效率或质量产生影响,本文对实践中应当进行管理的内容予以了分析和探讨,希望能够为实践中的市政道路工程施工提供管理经验。
参考文献:
[1]何拥军.市政道路施工的质量管理分析[J].河南建材,2014,(4).96-97.
[2]张元琪.市政道路施工中的常见问题及对策探究[J].山西建筑,2014,(27).157-158.
[3]董何亮.市政道路施工的质量问题及防治措施[J].建设科技,2010,(16).91-92.
[4] 叶善杰,孙建美,王志堃.浅析市政道路施工的综合管理方法[J].商品与质量.2019,(30).56.
[5] 王鹏涛,王旭纪.浅谈市政道路工程施工组织与技术管理[J].内蒙古公路与运输.2018,(5).47-4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