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艳
深圳市永达信工程造价咨询有限公司
摘要:工程造价控制工作会面临很多风险因素,想要保证此项工作落实得更为有效,造价控制人员不仅要配置适宜的造价控制方法,还要对工程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风险因素以及影响造价数量的问题进行精准识别,保证制定的工程造价控制措施更加科学有效,能够让工程结算控制在合理范围之内。
关键词:EPC总承包模式;工程造价控制;要点
一、EPC总承包模式的特点和优势
1、EPC总承包模式实现了项目的设计、采购和施工工作一体化,这对于提高工程项目的工作效率、把控项目的工期、质量等方面都有着积极的作用。设计、采购和施工工作是建筑工程中三个重要环节,三者之间环环相扣,一体化有利于避免出现三方工作脱节的情况,使工程能够在承包商的统一管控下开展,更好地对各项工作进行协调。EPC合同通常是在固定总价合同条件下,总承包单位对其所承包项目的质量、安全、费用、进度全面负责,提供给业主合格的建筑产品。
2、总承包商需要对项目的整个过程负责,所以总承包商在项目建设起着核心的管理地位,这就需要总承包商具备相应的管理能力、控制能力、协调和指挥能力、随机应变的能力。这看似对总承包商的挑战,但其实更有利于总承包商发挥统领全局、协调四方的作用,也更好地管控项目工程的各个方面。
二、建筑项目EPC总承包模式下工程造价存在的风险
1、合同内容带来的工程变更风险
如果建筑项目采用的是EPC总承包模式,那么合同内容与实际施工内容如果存在不符情况,就会导致工程变更。尤其是,合同内容与实际施工内容之间的出入较大,工程变动的数量也会持续增加,这会对整个工程的造价控制工作带来较为深刻的影响,工程变更数量越多,工程整体造价就会持续升高。与此同时,工程变更在合同内容中未得到充分体现,工程变更数量也超出了造价控制的合理范围,结算风险就会大幅度增加,这对于造价控制工作的作用发挥来说非常的不利。
2、竣工中工程变更等材料不同步风险
EPC总承包模式下,在落实工程造价控制工作时,应首先对竣工单位提供的材料进行详细审核,原因是如果施工过程中存在工程变更,且工程变更的数量较多,而这些材料并没有及时提交,存在较严重的滞后性,那么,工程变更材料与精工材料就会出现不同步的情况。在实际核算过程中,相关岗位职责人员会以实际造价为准。因此,施工单位主张的工程变更有些部分可能会无法得到及时确认,这就会给施工单位的工作落实带来不必要的麻烦。不仅会使施工单位的结算金额与实际出入过大,甚至会让施工单位因此承受较多经济损失。由此可见,工程竣工中的工程变更材料递交之后,会导致工程造价控制效果无法精准有效。
3、合同工程量风险
在EPC总承包模式中,投标时往往只有依据设计方案和可研报告中的投资估算,工程造价通常以以往总承包经验作为总造价的实际参考,因此,合同签订后的实际工程量多少会对整个工程造价的结果产生重要的影响。如果相关岗位职责人员在对工程量中的工程造价进行核算时,出现测算失误或遗漏,那么就会致使实际的工程量与合同规划出现较大误差,后续制定的工程造价与实际竣工结算金额同样会出现较大误差,致使整个工程造价控制工作无法发挥出实际效用,甚至还会引发系统风险。由此可见,实际工程量在EPC总承包模式中属于主要风险,必须得到造价控制工作人员的关注,并在实际造价控制过程中,对合同中的工程量进行有效测算与评估,防止问题持续存在影响最终的工程量计算结果。
三、建筑项目EPC总承包模式下工程造价控制要点
1、重视招标文件编制
EPC总承包模式与其他承包模式存在很大不同,因此工程造价层面也具备较强的特殊性。所以,在此承包模式下,造价工作人员,必须在招标文件的编制上倾注足够的重视,因为如果招标文件编制工作的落实过程中存在问题或出现误差,那么工程造价控制工作就会受其影响。导致工程造价的后期控制无法精确有效,甚至会需要付出成本折损的代价。因此科学控制招标文件的编制质量,以及精确性能够让工程造价控制效果得到保障,此项工作必须由综合素质水平达标且具备丰富经验的专业人员承担。
2、重视合同签订
合同签订环节的工作落实成效同样会影响到工程造价的精确控制,因此,工程建设的参与各方必须在合同签署过程中保证合同内容准确完善。同时,合同中规定的工程内容、工程造价、实际施工等工作,必须要相互包含,为后续的衔接有序性奠定基础。对合同中的相关内容进行精确拟定,还能保证合同签署双方,在合同中的工作量被更加精确有效的确定,保证二者的切身利益能够不受侵害,并在合同规定的工程造价范围之内落实施工和工程结算工作,可有效避免后期结算金额超出合同预期情况的出现。
3、重视评标工作
评标工作主要作用是对投标报价中的计算错误和费用现金进行精准识别,尤其是投标文件中的成本预估和成本核算不清晰的位置,能够被及时通过审核方式被精确定位,与此同时,通过对投标文件的有效审核,还能够让施工单位在承接项目过程中承担的风险得到有效控制或降低。最为重要的一点是,施工单位的整体造价能够更加明确,防止施工单位因投标文件的编制过程中存在问题,致使结算阶段出现相互推诿扯皮的情况,拖慢工作落实效率,影响工程项目的建设结果。所以,评标工作的高质量落实能够保证投标文件的控制效果,进而,保证后续的工程造价控制工作奠定出一个更为扎实的基础,也可有效预防造价控制工作落实过程中出现的价格标记不清情况。
4、及时处理经济纠纷
在对造价进行控制时,施工单位与承包方必须自己落实技术交底工作,并配置良好的沟通协商机制。对结算过程中出现的争议以及相关问题及时达成共识,并预防出现经济纠纷,只有这样才能让工程建设成本得到有效控制。如果双方有一方对结算金额存在疑义,那么应依据实际情况在双方平等交流的情况下,配合适宜的解决措施,及时化解矛盾。要在工程结算之前将存在争议的部分,处理好并达成协议,避免问题遗留到工程结算阶段,致使工程结算工作落实过程中出现突发状况或问题。由此可见,对经济纠纷进行及时处理与化解,能够让工程结算效率得到有效提高,并保证结算效果,让工程造价控制工作得到更高水平的落实。
5、谨慎审批工程变更
任何工程项目落实施工建设过程中,尤其是大型项目,工程变更情况无法避免,所以,只能通过适宜的手段让工程变更造成的工程结算金额增加问题得到有效控制。通常情况下,为了防止工程结算以后的通过期产生的差距过大,以及工程造价的大幅增加,参与工程变更的相关职责人员必须重视审批管理工作的落实质量。只有通过审核且必须要通过工程变更的方式才能将问题解决的情况使用此种方法处理,而对于那些争议较大且疑问较大的工程变更,应及时对涉及的造价成本变动进行详细核算,然后按照具体的工程量以及工作落实内容进行批复,保证管控工作落实的严谨性,防止工程项目因为工程变更数量过多,而致使工程造价大幅增加。
综上所述,EPC总承包模式具有能够有效提升项目建设速度、节省工程投资、工程质量能够得到有效保障等优点,因而广泛应用于工程建设项目中。作为项目建设单位要加强对EPC总承包模式的研究,充分发挥EPC总承包的优势,构建战略合作关系,努力实现甲乙双方合作共赢。
参考文献:
[1] 王哲.浅析EPC总承包模式下业主方对项目供应商的管理[J].工程建设与设计,2016.
[2] 韩德颖.浅析EPC总承包模式下业主方工程质量管理[J].当代石油石化,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