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鑫磊
四川省冶勘设计集团有限公司 四川省成都市 610051
摘要:在建筑工程中,工程造价是一项重要内容,其主要针对的便是施工成本问题。实施建筑工程造价动态管理不仅有利于推动工程顺利完成,还能够节约成本和提升效益,因此,要重视工程造价动态管理问题。现如今,我国很多建筑企业都开始研究造价动态管理,并取得了不错的成果,然而,建筑工程造价动态管理依旧存在着一些不可忽视的问题,这对于建筑企业的发展极为不利。本文针对建筑工程造价动态管理现存问题展开分析,并提出相应对策,以期完善建筑工程造价动态管理。
关键词:建筑工程;工程造价;动态管理;问题对策
一、建筑工程造价动态管理概述
工程造价是建筑工程中的概念,简单来说,就是指施工时所需的资金成本。事实上,建筑工程施工的时候,在很多环节都存在成本支出,例如科研、立项、设计等,即使是收尾环节,依旧属于工程造价的范围,这是一个动态的过程。而建筑工程造价动态管理,便是在进行建筑工程施工的时候,根据设计标准对各个环节做规定,从而实现有效管理,保障工程顺利完成。一般来讲,建筑工程造价动态管理主要涉及两个内容,第一个针对的是工程项目,即对项目活动进行动态管控,确保不论是活动数目,还是活动规模,都符合实际需求,避免无用活动出现,保证活动选取最优化;第二个针对的则是项目资源,即对物流及其成本进行管控,确保资源分配最优化,降低浪费率,减少成本耗费。因此,建筑工程造价动态管理实际上可以归为综合性任务,其间不仅涉及专业技术、专业人员,还涉及政策、资金等,同建筑项目的各个方面都联系密切。
需要注意到,建筑工程造价动态管理有着两个基本原则。首先,建筑工程造价动态管理遵循责权对应原则,即采用特定的问责制,合理划分各项权利及责任。其次,建筑工程造价管理遵循经济原则,即一方面最大化提升资源利用率,另一方面最小化成本支出。不论是责权对应原则,还是经济原则,都应当始终遵循,从而保证造价动态管理发挥其最大效用,提升建筑工程项目的经济效益及社会效益。
二、现存问题
基于降低建筑工程项目成本耗费和提升企业市场综合竞争力的目的,我国很多建筑企业都展开了建筑工程造价动态管理研究,并取得了不错的成效。然而,必须注意到,建筑工程造价动态管理目前仍旧存在不可忽视的漏洞,倘若不加以弥补,势必对企业乃至行业将来的发展产生影响。
首先,我国建筑工程造价动态管理存在机制漏洞。在动态管理出现以前,我国建筑工程造价多采用静态管理模式,即以预算为管理中心,因此,当实施动态管理以后,原有的管理机制便出现漏洞,滞后性较强,不仅难以跟上工程变化的步伐,也难以根据实际情况及时调整造价内容,长此以往,提升了项目风险的同时还影响了项目收益。例如,建筑工程项目中,投资决策是一个不可忽视的关键性环节,极大的影响了项目最终效益。然而,由于我国很多企业依旧采取静态投资决策方式,往往造成施工成本超出预算的后果,致使经济效益受损,也影响了项目的完成速度。值得一提的是,有些企业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并开始研究更为健全的动态管理机制,但尚未取得显著性突破。综上,总的来说,我国建筑工程造价动态管理机制尚不完善,存在较为明显的缺陷。
其次,我国建筑工程造价动态管理人员存在专业能力欠缺的问题。
在造价动态管理活动中,管理人员是极为重要的一环,应当具备极佳的专业能力,以便有效完成管理任务。可是,在实际管理活动中,很多管理人员出现了管理能力不足的问题,例如计算机操作不熟练、管理态度不严谨等等,造成管理工作难以顺利完成,影响造价管理结果,致使建筑工程项目受损。此外,很多管理人员没有长远性意识,在造价规划上较为随意,使得工程项目超出成本预算,造成项目效益受损,影响企业发展。不仅如此,在造价动态管理出现以前,工程造价管理工作存在较为详尽的要求,只要按照要求去做,便可以取得不错的成果,在这样的情况下,管理人员们大多埋头完成自身工作,并不同他人进行信息交流,各个管理公司没有达成数据共享。当实施造价动态管理以后,管理人员依旧采取旧有的封闭式工作模式,将信息拦在公司内部,致使行业数据透明度较低,提升了完成造价管理任务的难度,也阻碍了行业的进一步发展。
三、相应对策
(一)完善动态管理机制
要想解决我国建筑工程造价动态管理现存的问题,首先便要完善动态管理机制。应当意识到,动态管理强调“动态”,所以,管理人员必须具备前瞻性目光,从而明确市场变化趋势,根据实际市场信息得出相应的造价结果。值得一提的是,在动态管理机制中,要重点关注到施工环节,这个环节不仅用时最多,且产生支出最多,对于造价预算工作有着直接性影响。而要想减少施工用时和支出,应当以市场发展情况为基础,展开科学合理的评估分析,探究建筑工程造价过程中的风险及隐患,提出相应的对策,最终得到较为精准的预算结果。
其次,要完善动态管理机制,行业内部应当推行信息透明化。相关部门可以颁布统一的造价标准,从而平衡不同地方在造价上的较大差距,促进行业良性发展。各个企业还可以通过行业交流活动来交换有效信息,加强联系,整体推动行业发展,提升行业工作效率及总体效益。当然,在企业内部也要构建有效的监管机制,使得造价管理处于监控之下,保证造价管理的科学性、合理性和透明度,推动造价管理的规范化。
(二)增强造价管理人员专业能力
造价管理人员应当树立正确的管理意识,重视造价动态管理,以严谨的态度对待造价管理任务,提升管理效率。在选聘造价管理人员时,要注重应聘者的专业技术水平,还要关注到应聘者是否具备良好的造价动态管理态度和正确的管理理念,保证造价管理人员具备较好的专业素质。而在入职以后,应当对造价管理人员进行专业性培训,让其明确岗位职责,提升其工作素质,从而保证造价管理质量。
当建筑单位制定出成本管理目标以后,造价管理人员要严格按照目标展开相关活动,以实际情况为基础,进行动态性造价管理。倘若在工作中发现问题,管理人员要及时予以纠正,确保成本得到有效控制,推动成本管控的规范化。此外,造价管理人员在进行造价管理的时候,应当明确建筑工程项目的成本性质,不可脱离项目本身,要将项目类型同施工环节紧密联系起来,探究目标成本管理的精准性,保证造价管理始终处于有效管控。
总之,对于建筑工程来说,造价动态管理是重中之重,应当完善其管理机制,提升其管理人员的专业能力,保证造价动态管理发挥最大效用,推动建筑工程的顺利完成。
参考文献:
[1]江永春.新形势下建筑工程造价的动态管理与控制措施研究[J].砖瓦,2021(01)
[2]许银琴.探究如何有效实现建筑工程造价的动态管理[J].建筑与预算,2020(12)
[3]陈博.建筑工程造价动态管理的控制策略[J].住宅与房地产,2020(33)
作者简介:马鑫磊(1994-12-24),男,土家族,籍贯:重庆市,当前职务:技术,当前职称:助理工程师,学历:本科,研究方向:建筑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