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地铁车辆段上盖建筑设计的有关问题

发表时间:2021/5/17   来源:《城镇建设》2021年2月第4期   作者:李晓莹
[导读] 在地铁车辆段上盖建筑往往需要应对更多的挑战和难度,一方面由于地面下的地铁隧道存在大跨度的框架结构,而上部则存在小跨度的框架结构,就会导致地铁车辆段上盖建筑出现竖向构件不连续的问题
        李晓莹
        中铁第六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摘  要:在地铁车辆段上盖建筑往往需要应对更多的挑战和难度,一方面由于地面下的地铁隧道存在大跨度的框架结构,而上部则存在小跨度的框架结构,就会导致地铁车辆段上盖建筑出现竖向构件不连续的问题,进而就会对建筑设计带来困难,但是随着城市空间资源的紧张,许多城市都必须在地铁车辆段上进行建筑的开发以提高土地资源利用率,所以讨论地铁车辆段上盖建筑设计将有着十分重要的经济意义和社会意义。本文将对此进行讨论,希望能够为相关业界人士带来一些经验参考。
关键词:地铁车辆段。上盖建筑。设计要点。技术讨论。

        地铁车辆段以及其周边的综合用地是确保地铁项目稳定运行的重要后勤保障区域,一直以来都占据着城市空间较大的比例,而且地铁车辆段建筑密度小,用地效率低,随着城市发展建设,城市空间资源愈发宝贵,进而就导致地铁车辆段及其周边的综合用地在土地资源使用上出现了矛盾和问题,在此背景下,各个城市都在坚持集约化发展原则的同时,不断强化地铁车辆段上盖建筑开发设计能力,将极大提高城市土地资源利用率,也能够进一步促进城市发展建设。
一、地铁车辆段上盖建筑开发设计的简要介绍
1、开发常见类型
        在地铁车辆段进行上盖建筑开发设计必须结合城市的整体规划,在保障城市发展的前提下,尽可能提高上盖建筑设计的开发利用价值,找寻出最适宜在车辆段上盖开发的项目类型,如果单纯的研究车辆段上盖项目特点,将会导致所生产出的项目与周边的经济发展不匹配,进而导致土地资源利用率受到影响,更有可能出现开发孤岛效应,导致项目经济效益下降。所以在进行建筑开发设计时,应该对车辆段所处于的地理环境、经济发展特点进行相应的开发,尽可能发挥出土地资源的最大计划值。如果是在城市中心内进行开发,可以考虑设计停车场等项目;如果是在城市郊区边缘地带,则需要首先确定是否有必要进行上盖开发,一般在城郊地区不建议进行上盖开发。而且,进行地铁车辆段上盖开发也需要考虑到物业的交通便利性,能够进一步发挥出项目开发的优势。总体而言,开发常见的类型包括有公共建筑类,如综合写字楼、商场项目、旅游酒店项目等;居民住宅类,如住宅小区等。但是需要注意的是,进行住宅类建设,由于地铁在运营的过程中可能会产生出噪音与振动进而干扰居民生活,所以一般不建议开发高端商业项目;另外还有绿化项目类,比如公园等。设计相应的绿化空间主要是针对在该区域内实在无法找出相适应的建设项目,通过建设绿化项目既能够有效地提高土地资源利用率,也能够提高城市空间的舒适度,带来一定的生态环保效果[1-2]。
2、开发结构形式
        地铁车辆段上盖建筑设计的开发结构形式由于项目的不同结构形式也会各有不同,但是总体而言可以分为三种类型:第一种是大平台转换结构形式;第二种是落地核心筒结构形式;第三种是落地夹心结构形式[3]。
二、地铁车辆段上盖建筑设计的技术问题分析
        国内在进行地铁车辆段上盖建筑设计师需要严格地按照国家设计规范和防火规范来进行严格的规范设计,与此同时,也应该结合当地政府部门的意见要求来对设计方案进行调整和优化,针对多年来工作经验,主要出现的技术问题包括以下内容。
1、上盖后的消防设计
        在进行地铁车辆段上盖建筑设计过程中,消防设计必须于当地的消防部门进行提前沟通联系,将设计思路进行准确申报,我国不同地区对于上盖消防的要求是各有不同的,有的要求上盖和盖下所进行的消防设计应该分别开展,按照独立的设计思路来进行建设,二者之间的衔接需要通过使用防火板和防火墙等装置设施来进行分离,进而完成不同的建筑空间内防火需要。

上盖建筑物业如果需要建设到车辆段内,各个结构框架基础设施所具备的耐火性能都要满足四小时以上的标准,而且结构的尺寸、厚度等相关参数都需要高于常规项目值,对于火灾危险系数高的库房等项目类型不可设计在盖下空间内,与平台之间的距离也要保持严格的规范要求,根据上盖物业的开发特点以及地方的规范要求,设计标准上并没有完全统一的内容限制,而这也可能造成在进行设计措施选择上存在巨大的差异,导致对于项目的投资影响各有不同,这就要求设计师必须肩负起自身的职业责任,尽可能优化设计内容,既要保持规范性的要求,也要尽可能维护施工单位、承包商的经济利益[4]。与此同时,需要注意的是,上盖物业开发的库房顶部一般不会设置出通风排烟系统,库房周边的空间位于平台下面,会进一步导致通风效果差,所以在进行库房设计时,应该设计出高能力水平的排风设备,利用机械通风的方式,实现通风和排烟的功能,而这也意味着,在进行设时需要对当地的消防规范要求进行深入研究,提高消防方案设计的专业性和合理性。
2、轨道减振效果设计
        地铁车辆段作为列车重要的停靠基地,在运行的时间段内,该区域内会频繁有列车驶出和驶入,车辆的运行必然会对周围的环境造成影响,特别是车辆段也是列车检修的重要基地,列车在检修的过程中,往往需要经过大量的调试,进而产生出噪音和振动,所以在进行地铁车辆段上盖物业开发过程中,应该按照国内的标准要求,结合不同的功能使用标准,采取积极有效的轨道减震策略,尽可能降低噪音和振动带来的干扰。作为地铁的车辆段,噪音和振动的主要来源往往来自车辆段的岔路口和试车线区域,所以结合实际情况,应该对车辆段的岔路口咽喉部位设计出能够起到减震效果的碎石床,利用物理弹性对噪音进行缓解,降低振动频率,减少振动和噪音造成的污染问题;同时也应该考虑到可以在试车线的周边铺设出无缝的轨道路线,必要的情况下可以设计出隔离式的橡胶减震坐垫,进一步提高减震效果,降低噪音影响[5]。
3、机电设备上盖设计
        在地铁车辆段进行上盖建筑设计过程中地铁段的功能层将由原来的独立使用变为上盖物业的共享功能空间,盖下地铁功能层必然会出现资源被侵占,导致通风和采光条件都会受到影响,所以在进行建筑设计时应该积极地设计出有效地调整对策,尽可能保护地铁功能层的原有环境条件。另外,对于地铁车辆段而言,原有的供水系统一般是由市政管网直接承担供水功能,进行上盖建筑设计后可能会出现市政水压不足的情况,所以应该加设水泵房,利用变频的技术手段增加水压,满足供水需求。一般情况下,地铁车辆段的盖下仅需要保障盖上雨水排放功能即可,盖上会将雨水进行收集后,在重力的影响下会在道路的两侧实现雨水的排泄,雨水会沿着盖下的管道汇入到城市雨水排水管中。由于车辆段进行上盖建筑施工之后,自然采光条件会下降,所以必须增设动力照明设备,增设的电力设备为提高电力能源供应的压力,所以应该在设计上就明确出盖上建筑部分和盖下建筑部分的电力设备应该实现分别供电的能力[6]。
结束语:
        综上所述,随着城市发展建设的持续加快,土地资源将愈发紧俏,所以在地铁车辆段进行上盖建筑设计开发将是必须面对的趋势。我国在这一技术领域上仍然处于初始阶段,许多技术难题需要我们在不断积累的过程中提高解决和应对能力,而我们也应该保持信心,加强技术研发,提高设计的合理性,为城市发展建设做出更大的贡献。
参考文献:
[1]乐倩. 杭州地铁七堡车辆段上盖平台结构设计有关问题探讨[J]. 重庆建筑, 2007(04):36-38.
[2]贠虎. 地铁车辆段上盖开发相关问题及应对措施[J]. 铁道标准设计, 2015, 000(007):165-168.
[3]王黔磊. 地铁车辆段上盖物业开发相关问题思考——以天津大毕庄车辆段为例[C].2015中国(天津)区域轨道交通发展及装备关键技术论坛暨第24届地铁学术交流会. 0.
[4]刘健红. 地铁车辆段及上盖物业开发一体化研究——以北京地铁九号线郭公庄车辆段上盖物业开发为例[J]. 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 2016(14).
[5]殷飞. 地铁车辆段上盖物业结构设计问题及解决思路[J]. 住宅与房地产, 2016.
[6]李淑英. 地铁车辆段上盖建筑设计有关问题探讨[J]. 商品与质量, 2019, 000(010):10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