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芳
广东宏科制冷机电工程有限公司 广东东莞523000
摘要:伴随近几年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和进步,建筑行业慢慢成为我国社会经济中非常重要的一项产业。在严峻的市场竞争中,建筑行业将面临更多更大的挑战,在此当中最突出的便是工程造价当中的材料价格管控,这一项工作不但对工程项目能够正常有序完成具有决定性作用,同时还对企业最终利润获得情况产生直接的影响。基于此,本文首先对建筑工程造价中材料价格风险因素和材料价格风险评价及作用进行了阐述,其次对建筑工程材料价格风险管理合同进行了探究,之后在此基础上提出工程建设阶段材料价格风险控制对策,仅供参考。
关键词:建筑工程;材料价格风险;控制
在建筑工程中,对于材料的选择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所选材料质量好坏会对建筑建设质量产生直接的影响,但是材料质量与材料价格两者间存在较密切的关系,高质量的材料价格与低质量材料价格相比明显会高一些,因此,可以确定,材料价格是工程造价中需重点思考的一个因素。从现实情况可以看出,材料费用占整个建筑工程造价中较大的比重,另一方面,在房屋装饰装修工程中,材料造价占比要比建筑工程材料价格占比更大一些,因此对行业材料价格进行合理有效控制是整个建筑管理中非常重要的一项内容,同时也是工程项目正常有序实施的前提条件。
1.建筑工程材料价格风险评价及其作用
1.1报价偏低所造成的风险
材料价格如果报得太低会缩小承包商工程利润。材料报价主要是参照标书要求来定的,综合单价在确定以后,一旦开始施工便不能再进行更改,对于计价规范,即使材料报价低也不可进行调整,不然会承担违约和刑事责任。因为投标标书是由承包商所制定,是投标过程中双方协商一致所确定的价格,报价过低也并不是单方的责任,不能要求对方补差价和赔偿。所以,投标人在报价时,一定要规避此类风险,通过加强市场实时询价力度,构建企业内部价格信息网及选择信誉佳的供应商等对策。一定不能对原始数据和竞争对手价格过份的依赖。材料市场价格变动是不能以人的意愿为主的,因此一定要构建企业内部针对工程的单位指标体系,当市场价格出现变化时,可及时对照各项指标来深入的分析,以此做出合理的调整[1]。
1.2设计变更与业主变更所造成的材料变化风险
与材料价格报价偏低所形成的风险相比来说,设计变更和业主变更工程所造成的材料变化风险对于承包商而言更是一种双向风险,虽存在有利的一面,但同时也存在不利的影响。对于这种风险如果情况允许,在出现设计变更或是工程变更时,可重新对综合单价进行协商,因为材料价格不存在竞争力,因此综合单价一般会较市场价略高一些,对承包商经济利益获得没有太大影响。因承包商增加了工程量,如承包商没有及时的进行规划,便会形成风险。承包商在此情况下,采用最好的对策便是索赔,利用工程方案和费用损耗索赔来挽回相应的损失[2]。
2.建筑工程材料价格风险管理合同
2.1材料价格不调整
这种对策其实就是把整个施工期的材料价格风险全部转给承包商来承担。全部按标书综合单价来执行,如此对初期承包商投标报价有了更高的要求,承包商一定要对市场价格进行全面的了解,同时还要对工程风险范围进行预估。对于承包商来说,此项工作是很难完成的,一旦遇到某种材料价格高涨时,根本不能保证工程正常顺利的实施,由此对工程进度产生较严重的影响。所以材料价格不调整这种对策并不适合解决价格上浮的价格风险。
2.2材料价格按实调整
事先协调好,在材料价格上涨到相应高度时再实施调整。
从表面上来看与实际情况比较相符,而且较公平。然而实质价格上涨风险均是由业主来承担的,这与风险管理分担原则并不相符,并且还违返了国家所推行实施的工程造价控制管理体系理念,对承包商正确风险理念的树立及强化企业管理水平并没有积极性的作用。结合标准来调整价格一定会对结算产生影响,同时还增大工程项目款回收难度。这种措施从法律的角度来看,并不提倡。
2.3材料价格有限制调整
在工程施工过程中,材料价格在上涨到一定程度的情况下,上涨部分如超出报价单价的10%或是20%时,对于超出部分实施微调。这种方式不但可以充分的思考承包商与业主双方利益,还可有效的实现风险分担管理。通过进行市场调研及事先评估价格风险来选择合同约定,使承包商可以在投标环节谨慎的报价、并对建筑材料成本进行充分思考、慎重的使用材料预购措施,同时还保证业主权益。防止在工程建设期间出现投资失控的情况。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在材料价格风险管理合同当中,一定要积极应用具备限制作用的调整对策,以此让供应商、业主双方可以共同的担负设计与风险,以这种方式控制价格风险是最合理的。
3.工程建设阶段材料价格风险控制
3.1只对材料发包人供货
工程建设过程中所需的材料和设备都是由发包人所提供的,通常发包人为了本身品牌及未来经营发展,会对材料质量进行严格要求。所以从此途径所购置的材料一般不会出现材料质量差或是不合格的材料。即使有时有这种情况出现,那么业主也可以进行及时的处理或是换货。材料采购途径的优质性,会有效的保障工程质量及施工进度。以此提升采购质量,同时也良好的反映出业主对工程材料价格的认真监督[3]。
3.2材料认质认价签证的不断完善
业务可控制整体工程材料价格风险,确保材料质量,防止业主不信任承包商材料价格的情况出现,同时还要合理的完成材料质量价格签证工作,具体使用承包商提供方式或是发包人提供材料的方式,业主可结合价格签证来明确工程当中的材料价格,以此降低因材料价格上的问题而使业主和承包商间发生冲突,促进业主对工程整体造价有一个正确的认识。采用认质认价标签方式可以让材料价格更透明,降低采购人员赚取差价的情况出现,使双方可以更好的合作。相互监督,对材料价格风险进行有效管控。
3.3竣工结算环节的控制
竣工结算是工程造价最后阶段,竣工验收对于整个工程项目实施全面检查,如此一定要保证竣工阶段所计算的数据准确性。工程技术人员实施计算工作,组织工程图、竣工资料的整理,不需要全体收集人员一同参与,但一定要做好各项工作。工程结算需严格依据标准原则来实施计算,重视各项目所形成的费用,并附上相应的票据。工程造价贯穿于工程的整个过程,周期比较长,而且涉及工程的每个方面,如此使得工程造价风险不断增多,因此工程造价计算人员一定要实施全过程造价控制,除此之外还需要计算人员要具备较高的专业性。
4.结语
总体来说,工程造价材料风险管控项目具备综合性强及复杂性高的特点。是整体工程造价中非常重要的内容,需充分提升对材料报价的重视度,加强构建市场询价信息系统,制定企业内部工程综合单价指标标准。防止报价脱离市场价格,设置既经济又实惠的工程材料价格方案,在满足业主需求的前提下,加强工程造价管控水平。
参考文献
[1]吴晓娇.建筑工程材料价格在工程造价控制中的风险管理分析[J].建材与装饰,2017,(020):105-106.
[2]胡彩荣.工程造价控制中材料价格的风险管理研究[J].内蒙古煤炭经济, 2020,No.302(09):97-98.
[3]许惠新.建筑材料价格对建设工程造价的影响及风险管理[J].冶金丛刊, 2016,(007):129-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