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市政工程施工中的沥青路面施工技术

发表时间:2021/5/17   来源:《城镇建设》2021年2月第4期   作者:刘子前
[导读] 现阶段,我国社会经济水平显著提升,我国沥青路面施工技术变得越来越完善。
        刘子前
        中交一公局厦门工程有限公司  福建厦门  361000
        摘要:现阶段,我国社会经济水平显著提升,我国沥青路面施工技术变得越来越完善。在市政工程中,沥青施工作为一项重点环节,其施工质量将会对路面带来非常大的影响。只有在施工期间考虑多重因素,才能够使沥青施工的总体质量得到保障。本文通过对市政工程中的沥青施工进行分析,并结合实际对沥青路面施工提出个人观点,希望为关注市政沥青路面施工的人群提供帮助。
        关键词:市政工程;沥青路面施工;质量控制
        引言
        目前,我国越来越重视公路交通建设。但是每年都会频繁出现许多公路质量问题,很多公路的使用寿命和预期寿命相差甚远,对交通运输业产生严重的影响,而交通建设过程中所投入的资金也受到亏损,本文就如何提高公路工程沥青路面施工技术和质量控制展开分析。
        1沥青路面施工技术在公路工程中的应用要点
        1.1混合料配比
        沥青路面施工,要保证作业现场环境的稳定性。施工时,要结合具体情况,做好公路目标和工期等多重因素的分析,确定沥青路面施工目标,同时通过试验的方法,确定混合料的配合比,做好混合料搅拌时间的调整。结合温度变化情况,优化混合料的配制工艺。整个技术的应用,质量把控的重点为材料,因此要严格按照施工规范,把关材料选择和使用环节的质量,确保沥青路面建设的质量。对使用的混合料,采取取样分析方法,确定材料当前的性能状态,如果发生异常情况,要进行相应的调整。
        1.2沥青混合料摊铺
        沥青材料质量已经成为道路建设的衡量标准。技术管理人员应对沥青混凝土进行分类,单独存放,检查质量标准并采取防护措施。首先,应严格控制沥青表面层的厚度。摊铺每行进200m的距离应进行测试,并且记录施工期间使用的详细材料。摊铺过程必须经过优化,包括优化沥青的使用量、混合时的温度、材料的混合比例以及摊铺比例。在摊铺过程中,必须保持施工工作的连续性和摊铺速度的均匀性,避免进入沥青混凝土外压缩距离,恢复人工沥青路面的间隙,摊铺机必须在施工中间保持10m的距离,并且需要仔细调整具体的量,实际温度和速度应避免影响沥青混凝土的混合。在压缩道路时,需要执行三个步骤:初始压力,背压和最终压力。每个步骤的长度不超过50m,厚度必须在80mm以下。在用沥青压路机压缩期间,必须从外向内均匀施压。背压与初始压力基本相同,施加压力后,必须输入最终压力以检查并修复道路的平整度。
        1.3路面碾压
        路面碾压是沥青路面施工期间的最终环节,碾压施工首压、复压和终压阶段。通常情况下,2~3次碾压施工即可保证碾压质量。还应该在施工期间对碾压层厚度进行合理控制,通常其他材料碾压层越薄,则越容易在碾压作业期间达到更高的密实度,但是在沥青路面中,因为沥青特性原因,沥青厚度增加会使密实度得到提高。所以应该结合材料以及实际情况,适当提高碾压层厚度,以此来提升碾压效果。需要注意的是,碾压层厚度提升将会消耗更多沥青材料,此时施工成本便会大幅增加。
        1.4路面接缝施工技术
        施工缝是沥青路面施工过程中常见的问题,施工缝的出现让沥青路面的施工工程质量出现了很大下滑,而施工缝一般分为了纵向施工缝和横向施工缝两种,这就需要公路工程沥青路面接缝技术来对这些施工缝进行接缝处理。对于纵向施工缝来说,一般的接缝处理办法是运用两台摊铺机来进行接缝处理,将这两台摊铺机用梯队联合的方式来进行纵向接缝操作,在过程中通过对纵向缝进行压实处理,达到纵向消除缝隙的目的;对于横向施工缝来说,通常都是采用平接缝的方式来进行接缝处理,具体的接缝处理方法为:在3m直尺的纵向延伸位置,让端部直尺呈悬臂状,然后用锯缝机对摊铺层进行切割铲除。


        2公路沥青路面施工质量控制策略
        2.1制定技术应用管理方案
        从公路工程建设实践来说,运用沥青路面施工技术,为保障技术规范有效运用,要制定完善的技术应用管理方案,为技术应用管理,提供依据以及指导。需要注意的是,制定的管理方案,要结合技术应用常见问题和技术管理存在的不足,提出相应的优化和完善措施,实现对技术应用质量的严格控制。制度作用的发挥,重点在于实施,为保证技术应用的效果和效益,要面向施工技术人员和工程管理工作人员,做好技术的宣传,增强人员的责任意识,使其能够规范作业,同时保障技术应用管理工作落实到位。围绕技术应用各个关节点,采取相应的质量控制措施,确保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质量达标。
        2.2原材料控制
        在整个施工过程中,原材料控制是工程质量的基础,也是根本,材料在混合时,所需的搅拌温度需要有严格的要求,主要包括出厂的温度、摊铺时的温度和到场温度。混合料的质量受温度影响是非常大的,并且在不同温度下进行碾压也会影响沥青的整体密度、硬度,如果在施工过程中,混合料出厂温度出现问题,就需要从头至尾的检查,解决后才能投入使用,另外混合料的干湿性和稳定性都要有严格的要求。此外,沥青的含油量,沥青与其含油量均要有合适的配比,避免路面沥青膜变薄,要增加沥青的使用量。
        2.3把控施工质量
        对公路沥青路面进行施工质量检测与综合评价,包括对混合料、沥青面层、原材料等进行质量检查和评价,从而保证公路安全、平稳的运营,提高整个路面施工的品质。对施工材料的深度检测,则是后期施工中搅拌、碾压、摊铺等工序顺利进行的重要保证。对沥青面层进行动态管理,加强质量监控,收集并分析具体的检测数据,及时整改施工中出现的不合格路段,调整设计方案和施工技术,使公路路面的整体施工质量得以提高。
        2.4施工过程检测
        沥青混合料施工过程的检测主要包括沥青混合料的矿料级配、沥青用量以及马歇尔试验等检测。检测中较为常见的问题是沥青用量偏低,混合料级配不稳定、与验证生产配比偏差较大。沥青用量偏低直接影响了整个沥青路面的各项使用性能;混合料级配的不均匀也是影响沥青路面质量的重要因素。另外,沥青路面施工过程普遍存在离析的现象,主要原因包括混合料级配不良、摊铺过程二次拌和不匀、施工组织不协调等,施工中均需要加强管控。
        2.4完善质量检查制度
        在沥青路面施工中,路面施工质量的重要性毋庸置疑,因此应该加强对路面质量的检查,避免路面竣工后留有质量问题。在质量检查制度中,可以将检查工作划分为自检、互检、巡回检查、最终检查四种,其中前三种检查的目的就是为最终检查服务,如果最终检查时发现问题,则要对开展前三种检查的人群适当进行惩处,以此来保证检查效果。除此之外,在检查过程中应该提前明确路面质量标准,防止在路面质量检查期间因对相关规定不清楚,造成验收结果的偏差,从而导致出现路面质量问题。
        结语
        我国交通运输业在不断的发展,公路更是经济交流的纽带,所以道路的质量和寿命显得尤为重要,将细节贯入到施工的每一个环节,提高沥青路面的施工质量,是每个施工单位重要的责任采取针对性措施对各种问题进行解决,以最有效的质量控制技术和最合理的施工方案,建设更优质的沥青路面。
        参考文献
        [1]张佐华.公路工程沥青路面施工技术与质量控制[J].绿色环保建材,2019,(09):121,123.
        [2]叶新军.公路工程沥青路面施工技术与质量控制策略[J].科技风,2019,(26):128.
        [3]杨锰.浅谈公路工程沥青路面施工技术与质量控制策略[J].建材发展导向,2019(13):243-244.
        [4]叶德俊.城市道路沥青路面施工质量控制技术研究[J].建材与装饰,2016(21):224-225.
        [5]吕卫勃,张杰,雷蓬辉.浅谈市政工程施工中的沥青路面施工技术[J].中华建设,2018(1):138-13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