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技术研究

发表时间:2021/5/17   来源:《城镇建设》2021年2月第4期   作者:汤爱霞
[导读] 基于全球化经济发展背景下,我国建筑工程行业建设发展要与时俱进,跟上时代前进的脚步。
        汤爱霞
        北京房修一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100031
        摘要:基于全球化经济发展背景下,我国建筑工程行业建设发展要与时俱进,跟上时代前进的脚步。混凝土施工技术的应用水平高低直接会影响到建筑工程的整体质量,针对于此各个建筑施工单位必须加强对施工人员的专业培训工作,促使他们能够提升自身的业务能力和综合素质,能够履行好自身的职责,熟练掌握运用好各项混凝土施工技术,全面提升建筑工程施工质量。基于此,对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技术进行研究,仅供参考。
关键词: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技术;实践
引言
        在房建工程施工过程中,存在诸多影响因素,威胁到工程的质量和后续使用的安全性,针对这一情况建设单位选择合理的施工技术,做好质量监管,工作尤为重要。根据工程的具体情况,工程单位需要制定一个完善的管理计划,构建高素质的管理队伍,加强对现场施工的质量监管工作,要求施工人员严格落实图纸和技术的各项操作,确保施工操作达标规范,做好完成施工环节的质检工作,及时发现其中存在的问题,保障后续施工的顺利开展,提高工程整体的建设质量。
1混凝土施工技术的施工要点及对于房屋建筑工程的重要意义
        房屋建筑工程在施工的时候,首先需要加强对混凝土中各项成分配合比例的控制,如果混凝土混合比出现了问题,会给整个房屋建筑工程带来很大的损害,混凝土中的水泥量一定需要有合理的配置。在混凝土进行搅拌之前,工作人员需要对混凝土的成分配合比有一定的计算,进行搅拌的时候,要按照标准和要求依次的投入材料。其次便是防止混凝土运输时出现质变,一旦混凝土变质之后,其工作效能将远远不能满足工程的需求。进行混凝土运输的时候,需要有着高效的运输效率,从而提升建筑工程的房屋质量。最后便是注意混凝土的浇筑和保养工作,混凝土浇筑是施工环节之一。在浇筑过程中,容易出现裂缝,并且在混凝土浇筑完成后,要有良好的保养工作,一般的保养工作都是通过胶水或者是覆盖薄膜来完成的,而且需要在两周之内完成一周期的保养,并不间断的视察混凝土的情况。在房屋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之中,混凝土是建造房屋的重要材料之一,因为具有成本低,粘结性好,加工简单等多种优势,所以被广泛运用于建筑房屋之中。在房屋建筑工程的房屋建筑结构中,混凝土的加入,能够提升房屋的质量。随着我国人口的增多,房屋建设的规模也越来越大,房屋的质量要求也逐渐提升,提升混凝土技术的水平,能保证施工完成的房屋建筑使用得更加安全。在房屋建筑工程的实际施工中,只有对混凝土技术有了足够的了解,并且能够充分的利用,才能保证房屋的质量良好,从而促进房屋建筑行业的更进一步。
2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2.1露筋问题
        在现代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过程中,混凝土露筋是一项经常出现的施工质量问题,该问题的发生会导致钢筋裸露在混凝土外面,造成钢筋内部空洞现象的产生,降低混凝土钢筋结构的荷载能力,从而会影响到整个建筑工程的质量。混凝土施工人员由于在施工中操作不够规范合理,致使在钢筋、水泥铸造阶段未能够完全密闭包裹好主筋,混凝土表面保护层厚度设备未能够严格按照设计标准要求进行有效施工设置,也会引发混凝土空洞问题的发生。除此之外,存在一些混凝土施工人员在混凝土浇筑阶段时相关施工技术应用不科学合理,导致放置过远或者过高情况的发生,这样一来也会造成混凝土施工露筋现象的出现。
        2.2施工管理人员的责任意识不强
        在房屋建筑工程施工中,建设单位更加重视工程的进度,管理方面投入的精力不足,这就导致施工管理人员的责任意识不强,态度散漫,并未受到管理制度的约束,在工作中,他们对于施工的安全性重视程度不足,只注重施工进度的管理,难以及时发现其中存在的问题,导致安全隐患的危害程度逐渐扩大,很有可能造成工程事故,不仅影响工程的顺利进行,还会威胁到施工人员的生命财产安全。


        2.3混凝土材料配比
        当前相关施工技术人员在项目现场施工中,要注重对混凝土混合配合比集中管控。有效控制混凝土搅拌速度以及温度,防止多项影响要素对混凝土配合比产生较大负面影响。现阶段在土建项目施工建设中对混凝土应用具有较大需求量,各个施工环节均涉及混凝土的应用。当前要注重做好施工质量控制,防止后续项目施工中混凝土出现不同程度裂缝问题。目前由于部分施工部门未能对多项隐患问题以及施工影响要素提高关注度,导致混凝土不规范化配比,对混凝土材料质量以及混合配比产生较大负面影响,这样将会产生诸多质量不合格工程。
3建筑工程施工中混凝土技术应用
        3.1混凝土配合比控制
        在建筑工程项目施工建设中,配合比技术参数对在混凝土配置中各项要求较高。在混凝土生产中,砂石材料与含水率配合比难以达到预期要求,在材料搅拌前要注重及时开展多项试验,这样能满足多项施工参数要求。在特殊状态下要注重对试验结果集中优化与调控,判定材料应用数量。在正常情况下,施工技术人员要注重基于规范化施工标准选取砂石材料、水泥材料,为了保障水泥混合比能达到施工标准要求,在混合料应用前要对材料展开规范化计算。在混凝土配合比计算中,对各项疏漏问题集中控制。各类材料混合时间与原材料搭配均要按照规定计划实施。相关施工管理部门要注重规范化监管,防止由于人为影响要素导致配合比中产生较多误差问题。
        3.2混凝土浇筑技术
        混凝土浇筑技术是房屋建筑工程的应用比较广泛,且贯穿于整个施工环节中的一项技术,对该项技术有着严格的要求,需要施工人员掌握混凝土浇筑的速度温度,需要控制好入膜倾倒的高度,浇筑的间隔时间不能过长,出现裂缝等各种问题。在浇筑的过程中,还需要进行振捣操作,要遵循相应的振捣顺序,保障施工质量。在浇筑的过程中,混凝土中的水泥会释放大量的热量,出现了水化热现象,使得混凝土内部的温度不断地上升,当浇筑结束后,温度会下降,前后的温差会影响混凝土结构的稳定性,造成混凝土开裂。当然还需要考虑到混凝土浇筑施工时的环境温度,避免内外温差过大造成混凝土裂缝的出现。
        3.3振捣作业关键技术
        振捣施工作业是在完成混凝土浇筑施工环节后开展的,这种施工流程的目的主要是为了解决混凝土材料出现分布不均匀密实的问题。如果在建筑工程施工时不采用这种施工流程,非常容易发生混凝土无法有效的填充模板缝隙或出现混凝土填充缺陷,进而使得整个施工结构体系的质量难以保障,并极易产生一些不稳定因素。从当前建筑施工的实际情况来看,在开展振捣作业时,应该严格的根据实际的工作量和施工强度来执行更为科学合理的振捣技术,并且这类工作多是采用人工作业或是单纯地依靠一些相关设备完成的,但是,为了使工程质量能够得到有效的保障,在依靠一些大型机器开展相关工作之后,部分细节的地方还需要人工作业来进行完善,在开展振捣作业时,利用这种人工与机器设备协同合作的方式能够有效地提升振捣作业的施工质量。
结束语
        在房屋建筑项目施工建设中,项目建设重点环节就是混凝土施工。现阶段要想突出混凝土施工技术应用成效,要提高施工质量。相关施工管理部门要对施工关节环节集中管控,合理应用各项技术。分析项目建设具体需求,保障各个施工流程有效搭配,能提高项目建设质量。
参考文献
[1]杨超.浅谈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处理关键技术[J].中国住宅设施,2019(12):103-104.
[2]张明龙.房屋建筑工程中的混凝土施工技术探究[J].江西建材,2019(12):193-194.
[3]田润.浅谈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技术与质量控制要点[J].地产,2019(24):62.
[4]蔡进胜.建筑工程混凝土的施工技术问题分析与研究[J].四川水泥,2019(12):13.
[5]严世琦.建筑工程中的混凝土施工技术探析[J].现代物业(中旬刊),2019(12):21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