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春华
南通四建集团有限公司 江苏南通 226300
摘要:高支模施工技术是土建工程项目施工过程中常用的一些技术,该技术具备施工效率高、安全性高等特点在建筑工程项目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为了能够全面了解高支模施工技术应用情况,本文结合笔者多年工作实践,在阐述高支模施工技术应用价值的基础上,分别从 高支模施工准备、安装过程、拆除过程等方面详细的论述了高支模工艺要点,希望通过本文的分析之后,可以给相关领域的工作人员提供一些帮助。
关键词:土建工程;高支模;施工技术;分析
0引言
在土建工程项目建设阶段中,高支模技术的应用可以提升土建工程的施工进度以及质量。所以对该技术的应用情况分析,不断探寻出科学有效的技术策略,对提升土建工程项目的开展有很大帮助。
1 高支模施工技术应用价值
对于建筑工程的施工而言,其中涉及到的高支模施工技术通常被作为高危技术看待,而具体操作过程中的稳定性控制更是受到了重点关注。与此同时,正式进行施工之前往往还与进行严格的审查和层层把控。而随着此类技术更为高效地应用,我国的建筑工程施工较之以往也有了很大的提升。具体来看,此类技术在提升建筑物强度和稳定性方面往往有着极为突出的表现,与此同时在提升生产资源利用率方面也比较显著。建筑施工量的不断增多使得相关的技术问题在社会公众面前的曝光度也越来越高,但公众的关注只停留在表面,高支模技术的深层次意义往往认识不到。具体进行技术应用的过程中,相关的技术操作人员务必要预先对每个环节进行精细的设定,以确保具体操作过程的规范与严谨,尤其是跨度和荷载能力方面,且应落实好严格的监督和管理,以为相关工作稳定高效地推进提供切实的保障。
2 房建土建工程中的高支模施工技术
2.1 施工准备工作
2.1.1 准备施工材料
房间工程使用高支模施工技术时务必要将所需的材料准备到位,高支模施工涉及到的环节较多且比较复杂。因此这方面的内容应高度重视。且应关注材料质量的检测,例如混凝土性能的检测,模板强度和张拉度等也应达到既定的工程所需,以为此类技术稳定高效地发挥作用提供切实的保障。
2.1.2 完善参数设计
对于高支模施工技术的应用而言,具体操作的过程中还应有精确的施工参数的支持。正式施工之前相关的设计人员务必要将参数问题落实到位,以为技术稳定正常地应用提供切实的保障。与此同时,还应顺应高支模施工技术的具体需求构建高效的数学模型,以提升技术操作的科学性与严密性。另外,还应对施工位置以及模板安装面积等数据预先设计到位,以为房建工程稳定高效地施工提供基础保障。
2.1.3 测量放样
测量放样进行之前应首先对施工现场进行清理,相应的测量放样一般应在经纬仪的协助下有效推进。具体操作的过程中,轴线位置应科学地予以确定。边线和中线等也应精细地标记,以为具体工作稳定高效地实施提供切实的保障。另外模板标高等相关的问题也应科学的做出处理,以为高支模施工技术稳定高效地应用提供基础保障。 同时,为了保证安装效果得到提升,测量放样时针对关键部位需要二次测量,且保证每一次测量得劲结果一致。
2.2 高支模的安装工作
对于高支模技术的应用而言,支撑物施工时切忌出现土壤下沉的不良情况,且应做好预先的防控处理,例如稳定三脚架等的具体部署。对高支模模具和设备材料进行精细的检查,所选择的钢管材料务必要与现实的施工环境保持一致。对于高支模施工中存在的松动问题,应进行反复的检查和做出针对性的处理,以为支撑施工的稳定性提供切实的保障。
对于高支模的安装而言,相关的技术人员务必要保证相关工作的精细与严谨,以在工程施工要求的标准下进行具体的操作,以为支撑件承载力的提升提供基础保障。安装时应保证具体技术操作人员的规范性,以达到既定的施工效果。混凝土浇筑时应对径流情况实施精细的监督和控制,以为相关施工稳定高效地推进提供切实的保障。鉴于轴承部件与上部模块有着一定的联系,因此相关的工作人员即可根据测试结果对轴承部件实施强化处理,以为后续稳定高效地推进提供基础保障。 需要注意的是在模板安装的阶段中,需要从项目的整体性出发,考虑安装结构稳定性,保证每一道工序的效果可以满足模板安装要求。
2.3 设置安全措施
立杆塔施工过程中涉及到的抛撑位置的确定应严格遵照既定的施工标准,而在连墙件安装以后即可对其拆除。悬挑脚手架安装时应加强施工现场的管控,以免出现一些不良的突发情况。通过悬挑脚手架的搭建,相应的高层建筑施工即能比较便捷高效地实施。而具体的操作应稳定安全的予以实施,尤其是脚手架的高度和与连墙杆距离的控制。另外,在进行结构张拉的过程中,相关的施工人员务必要保证脚手架的稳定,且应达到具体施工的相关要求。
对于悬挑脚手架的施工而言,还应保证其外立面的美观和整洁,且应牢固绑扎安全网。安全网不得随意拆除,如有破损应及时更换。混凝土浇筑完成以后就应及时进行泵管的清洗,清洗时切忌管口对着安全网,以免对后者造成污染。
2.4 高支模拆除工作
施工单位在拆除高支模时应严格遵照既定的施工标准进行。混凝土的振动,浇筑完成超过8天即应对混凝土强度实施检测,以使其处在既定的标准之下。对于高模量变形结构,混凝土强度未达到既定要求的情况严禁在具体工程中使用。工作人员在拆卸固体模具时应以铸造柱的落实情况为准具体实施,以确保高密度模具分类的精细与科学,从而为具体施工的稳定与高效提供基础保障。整个的拆卸应保证稳定有序,拆卸完成以后还应对存在问题的模板实施修补,以为后续相关的工程施工和技术应用提供切实的保障。
2.5 拆除悬挑脚手架体系
悬挑脚手架拆除之前。相关的施工人员务必要将技术交底工作落实到位,尤其是地面障碍物和架空线路的分析工作,以为拆除工作稳定有序地实施提供基础保障。进行拆除的过程中,施工现场应设置有相应的警示标志,且应有专人进行管理和指挥,以为稳定安全地施工提供切实的保障。悬挑脚手架拆除时,相关的施工单位还应认真检查脚手架的扣件连接情况,以确保脚手架的稳定和拆除工作的安全与高效。具体来看,首先是挡脚板的拆除,整个的拆除应按照从上到下的顺序进行,切忌两步同时的操作,以为拆除工作的稳定与安全提供基础保障。另外还应注意的是,连墙件拆除时还应一并进行脚手架的拆除工作,具体操作过程中的细节工作应高度重视。
2.6 高支模工程验收
高支模施工技术有着较高的专业性和技术性特征,鉴于此,相关施工单位在进行技术应用的过程中就应高标准地开展相应的质量验收。正式施工之前还应顺应工程的现实情况构建科学的施工方案和具体规划,工程的验收应分不分段细化进行,以为相关技术应用的规范与严谨提供基础保障。另外对于验收时发现的模板开裂,相关的施工单位应及时做出处理,以为整个工程施工质量的保障提供基础条件。
3 结束语
就当前的房建工程施工而言,高支模施工技术在其中确实承担着极为重要的角色。而只有科学地应用此类技术,相应的房建等相关的工程施工才会更为高效,以更高质量地推动行业发展。
参考文献:
[1]温云海.土建工程施工中的高支模施工技术分析[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5,(23).250-250.
[2]鞠治吉.土建施工中的高支模施工技术[J].山西建筑,2015,(33).99-100.d
[3] 张云.房建土建工程中的高支模施工技术探讨[J].建筑技术开发.2018,(20).56-57.
[4] 阎琴.土建工程施工技术措施及管理工作探讨[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7,(12).1170-1170.
[5] 张勇博,张秋实.房建土建工程中高支模的施工技术[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6,(15).4751-47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