韦浩定
南宁轨道交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广西南宁 530000
摘要:进入到二十一世纪以来,城市人口不断增长、城市交通承担的压力也在成倍增长,建立在地面的交通方式已然难以合理完成交通运输工作,我国北、上、广、深等城市发展靠前的城市在交通高峰期形成的长拥堵情况已成为十分常见的现象。这时就需要新式城市轨道交通的发展以缓解地面交通运输的压力,加强城市交通发展的承载能力,与此相关的工程技术要点与施工工程管理就十分重要,只有城市交通发展业内人士及部门进行积极地探索,加强施工质量标准与水平,从而促进我国城市轨道交通的发展。
关键词:城市轨道;交通工程;施工技术;要点
1 施工技术重点的把握
1.1暗挖法工程施工
对于隧道工程施工及地下轨道交通工程建设来说,暗挖法工程施工通常采用盾构机进行机械开挖,我国的盾构技术也在近些年得到了空前的突破,它可以实现在盾构前进过程中保护盾构机周围土层,防止隧道或者开挖地下工程出现坍塌。盾构机开挖系统主要是通过前端切削系统进行旋转开挖,随后利用自身配套的清运系统及时将土体排出,在逐渐盾构与前进的过程中对已开挖出的隧道进行混凝土管片安装,形成最初步的隧道雏形与隧道土体支撑结构。在进行盾构暗挖法实现施工时,工程团队及施工人员务必时刻关注盾构机系统的情况,监测好相应的机械运转参数与工程数据,确保工作状况的稳定及机械设备的运行正常,防止工程事故的发生与盾构系统的磨损和损坏。
1.2明挖法工程施工
明挖法隧道工程开挖,就是施工人员直接进行隧道土体的挖掘与运输,在形成隧道工程洞口与洞门后进行回填工作,以此来实现最大化降低隧道工程结构与支撑问题带来的安全隐患。在明挖法施工过程中,要时刻控制好边坡支护工程、隧道施工给排水工程等工程质量管理。明挖法施工属于最为简单的隧道工程施工方式,但是需要较大的施工现场面积与土方转运工程,而且受周围土层地下水及综合管廊影响较为明显,做好明挖法施工规划是十分必要的,可以实现城市轨道交通建设经济效益的提高且能够降低建筑施工项目的危险系数。
1.3城市轨道交通建设工程空气动力学设计
新时代的城市轨道交通空气动力学设计必须确保新风机与排风机、空气消音系统与活塞风道的正确设置,此外还包括风亭与降压系统,因为地铁与轻轨的设计运行速度一般都很快,且处于较为密闭的地下隧道中,这就导致城市轨道交通运行时隧道中气压会迅速升高且造成较大的噪声,从而致使乘客由于风噪、气压等问题引起身体不适,所以新时代城市轨道交通的建设与发展务必考虑空气动力学设计。
1.4给排水系统的施工与配套
城市轨道交通的建设都在地下进行施工,对于地下水系统的保护与给排水系统的配套要求就更高,严格区分并保证生活供水与消防供水的给排水系统配套,实现确保施工安全的同时加强应急处置能力。施工团队相应的给排水系统建设与设计部门应当尽职尽责地做好本职工作,科学有效地进行给排水系统管道线路的规划与设计,确保日后投入使用的给排水系统的正常运作,防止夏天雨季对于城市轨道交通的影响。
1.5清水混凝土工程应用
清水混凝土结构可以实现一次性形成,直接进行混凝土现浇。常见的两种清水混凝土施工有立面振动施工与内部斜面振动施工技术。第一种立面清水混凝土振动施工需要将标准施工工序中进行振动操作,确保混凝土结构正确压实后即可完成整个施工项目;而第二种内部斜面清水混凝土振动施工中需要严格控制浇筑质量与时间,确保清水混凝土的浇筑厚度,减少空气对清水混凝土浇筑成型的影响,包括气泡的产生、清水混凝土结构的分层与分离。
2 城市轨道交通建设工程管理措施
2.1项目团队做好前期设计工作
城市轨道交通,项目团队对于建筑项目的前期设计与规划都是至关重要的,不仅为了项目团队施工安全与效率提供了保障,还能提高建筑项目的经济效益。对于建设前期设计与规划,必须进行实地考察与探究,结合施工现场地质环境、水文条件及地下市政设施规划情况,进行科学地设计规划。必须根据实地的情况进行城市轨道交通工程功能的设计,比如南方雨季较长的城市,城市轨道交通的排水系统就要进行更高要求的设计;对于靠近山区或是周围土质条件较为松软的轨道交通建设项目,必须全面考虑地基与支护工程的建设强度,做好施工安全事故的防护。在实际的城市轨道交通工程施工中,项目团队需要保持与相关市政工程负责人员的信息沟通,确保地下通信、燃气、水利等市政管道的正常运行。
2.2对施工工程的工期管理
对于施工工程的工期管理十分考验城市轨道交通项目团队的施工管理能力,科学有效的施工管理方式可以促进城市轨道交通建设的发展与经济效益的提升。在施工前期,项目团队应结合多方部门进行施工考察,确保施工进度按照规定工期进行且保证施工现场的安全,而且还要在确保工期的情况下尽可能降低对周围住户及商铺的影响。在施工中应当成立专门的管理队伍,进行工期、施工进度的监管,确保所有工序与施工项目有条不紊地进行,此外还可以设立不同程度的工期奖罚制度,促进施工项目工期的保证。
2.3城市轨道交通建设材料与设备的管理
城市轨道交通的建设由于其施工工作量与技术难点,往往需要种类繁多的建设施工材料与大型机械设备,而建设材料与大型机械设备也直接决定了施工项目的质量与效率。建设材料与大型机械设备应尽量选择拥有良好口碑的品牌,提升整体建设质量的同时降低出现质量问题的几率。
2.4 BIM的应用
1)碰撞检查,减少返工。BIM 技术在城市轨道交通中之所以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其中有很大部分原因是由于 BIM 技术具有可视化特征。三维可视化对工程建设有很大帮助。城市轨道施工前期,引入 BIM 技术能够进行碰撞检查,提出可视化的思路,优化工程设计,减少误区,降低返工的可能性。在 BIM 工程模型中,因为整个过程都是可视化的,所以还可实现对管线排布方案的优化。这样在开展城市轨道交通作业时,就可利用碰撞优化后的三维管线方案开展施工作业,进行施工交底,以促使施工顺利进行,优化工程质量。
2)多算对比,有效管控。工程项目的管理基础就是数据的管理。数据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因此在施工过程中,快速获取准确的数据显得尤为重要,是增强项目管理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手段。城市轨道交通施工范围广泛,涉及的数据呈现多样化特征,增加了数据获取的难度。为此,需要注重深入挖掘BIM技术的优势,充分发挥其作用。在BIM技术不断完善下,BIM数据库的功能变得更为强大,能够实现任一时点上工程基础信息的获取,获取速度快、信息多,如分项单价数据、合同与实际施工的消耗量、分项合价数据等,在收集好这些数据后,可开展相关的对比工作,最终根据对比和分项结果,能够了解项目运营的基本状况,如是盈是亏、进货分包单价有无失控等。在多算对比的基础上,能够实时掌握项目发展状态,制定针对性措施,从而强化对城市轨道交通施工成本控制,降低成本风险,为工程经济效益保驾护航。
3)强化运营维护。在城市轨道交通施工中,运营维护属于关键环节,借助BIM技术能够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通过立足实际,建立BIM模型,可实现运营仿真,对运营状态有较为全面地了解,一旦存在异常情况、通道瓶颈,都可在第一时间发现,有目的地制定应急预案,可减少重大安全问题发生。另外,在资产管理层面,BIM 技术也有着独特的优势。如,在选取模型中的设备之后,能够实现对其上面信息的加载,为具体的管理工作提供依据。同时,在对应的窗口中,也能够进行设备的显示,可促使资产盘点工作开展有章可依,有序进行,并且也可明确资产的所在位置,有利于促使资产管理效率和质量提高。
3 结语
城市轨道交通工程中,轨道施工技术,轨道施工技术管理归结起来是既复杂,又重要的工作内容,实际施工的时候必须对技术的要点和管理做深入的性的分析,有针对性的选择适合的技术。
参考文献
[1]张顺.城市轨道交通工程施工技术要点和管理措施[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7,234(24):00094-00094.
[2]张悦洋.浅谈城市轨道交通工程施工技术及管理要点[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7,000(010):250-2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