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梦思
安徽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骨科, 安徽 合肥 230601
要:目的 总结急性骨髓炎患者的护理体会。方法 将34例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18例和16例,观察组实施常规护理,对照组实施针对性护理,对比二者的护理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与对照组的护理满意度分别为100%、77.8%,差距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对性护理有助于增强护患关系,提高护理满意度,应当大力推广。
关键词:急性;骨髓炎患者;临床护理
急性骨髓炎是指化脓性细菌通过血行感染导致的骨髓炎症,致病菌以金黄色葡萄球菌最为常见,该病原发病通常是脓肿,是由各种炎症导致的败血症侵入患者骨髓而引发。该病可发于任何年龄段和身体的任意骨骼,高发年龄段为小儿,高发部位有胫骨上端、股骨下端、桡骨下端、股骨上端等。患者常发全身感染、高热等全身性症状,局部症状主要有患肢压痛、肿胀、疼痛、以及活动受限。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本次护理共纳入34例急性骨髓炎患者为护理对象,均为2019年1月~2019年12月我院收治的患者。采取抛硬币的方法将患者分为两组,分别是对照组18例和观察组16例。对照组18例患者,有男12例,女6例,年龄范围7~47岁,平均年龄27.6岁。观察组16例患者,有男10例,女6例,年龄范围6~52岁,平均年龄25.7岁。两组患者在一般资料对比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包括入院宣教;协助进行各项检查( MRI、脑脊液、血常规等);心电监护,密切关注患者的病情变化;进行用药及饮食指导护理干预;为患者提供刷牙、皮肤清洁等基础处理,保证身心舒适,预防继发性感染; 提供安全、舒适的治疗和护理环境; 常规留置导尿管,并准确记录液体出入量,间歇夹闭导尿管以训练膀胱功能; 提供吸氧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针对性护理方法,措施如下:
1.2.1 用药护理 急性脊髓炎病人在初入院时常会出现病情不稳定的状况,需要给予大量激素进行治疗,护士应采取合理措施对患者进行用药护理,提高其依从性。服药后,护理人员应对患者的各项生命体征及指标如面色、心跳、呼吸进行观察,若发现异常,应立即报告医师对症处理。
1.2.2 呼吸护理 该病发病位置特殊,存在引起病人肋间肌性能下降从而引起患者呼吸受限的风险,因此,呼吸护理十分必要,保持患者口鼻腔清洁卫生并进行定期吸痰,若患者发生呼吸困难,及时为其使用呼吸机。对于气管切开的患者,应注意定期核查气囊压力,将压力控制在25mmHg。每日对患者进行2~4次的雾化吸痰操作,有效减轻患者发生肺部感染的几率。
1.2.3 排尿护理 排尿障碍是该病的常见症状之一。为患者正确放置排尿管并保持导管通畅,视患者的排尿量大小及时排放,一般以2~4小时一次为宜,每周更换一次尿袋、两周更换一次尿管。及时引导患者进行膀胱功能训练以促进功能恢复,定期评估病人排尿功能,并以评估结果为标准确定是否需要拔除尿管。护理人员须对尿管进行每日消毒和清洁,并对患者的膀胱进行每日清洗,在此过程中应严格执行无菌操作,避免因操作不当而引起尿路感染。
1.2.4 皮肤护理 部分病情严重者需要长期卧床,再加上患者神经功能不佳、出汗、大小便失禁等情况,使患者感染褥疮的几率大增,因此应做好皮肤护理以预防褥疮发生。护理人员应定时为患者翻身,以一到两个小时一次为宜,在翻身操作中对主要关节进行按摩,并将海绵垫等物品置于患者容易受到伤害的关节或者关节重要部位,对于卧床时间过久的患者,应使用减压贴来有效降低褥疮的发生率。
1.2.5 心理护理 在患者入院后,由责任护士热心接待,并为患者及其家属介绍主治医师、责任护士及病区情况,使患者尽快熟悉治疗环境,消除陌生及恐惧感,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在初期入院时可将患者与已恢复良好的患者安排在同一病室,使患者看到治疗的希望,提高治疗和护理的依从性。由于患者发病突然,丧失基本劳动能力及工作能力,且疾病恢复时间较长,给家庭带了负担,患者常感焦虑、抑郁,护理人员应及时为患者提供情感支持,在晨晚间查房及各项护理操作中主动询问患者的情况,耐心解释患者的疑问,尽量满足患者的合理需求,帮助解决心理及生活中遇见的问题,使患者心理活动达到最佳。可根据患者实际情况,选择适当的时机告知患者疾病情况,使患者对自身情况有充分的了解,并向患者介绍成功案例及我院医师的先进技术水平,提高患者治疗的信心,以良好的心态配合治疗。
1.2.6 康复护理 患者卧床期间应定期为患者进行翻身和按摩,改善肢体循环;帮助患者管理大小便,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保持干净舒适;肌力逐渐恢复后应加强肢体的被动及主动训练,指导其利用残存能量进行代偿运动,鼓励独立进行日常生活运动,提高自理能力。两组均持续护理两周。
1.3 观察指标 使用我科护理人员自行设计的护理满意度调查问卷对两组患者进行问卷调查,该问卷将护理满意度分为满意、基本满意、不满意三种。分析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
1.4 统计学方法 本次护理使用SPSS19.1软件对研究所得数据进行处理,若P<0.05,则认为差距具备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观察组与对照组的护理满意度分别为100%、77.8%,观察组显著优于对照组,差距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附表。
.png)
3 讨论
针对性护理是护理人员针对患者的各项生理、心理状况为其采取具体化、个性化的护理方案,有效提高治疗疗效的护理方法。本次采取针对性护理的观察组由于采取了各项针对性的护理措施,16例患者中均对护理工作表示非常满意或基本满意,护理满意度达到100%,而采取常规护理措施的对照组有4例患者对护理工作表示不满意,护理满意度仅有77.8%,说明针对性护理有助于增强护患关系,提高护理满意度,应当大力推广。
参考文献
[1]王琼.封闭负压引流术治疗慢性骨髓炎的护理体会[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7,17(94):181,183.
[2]李霞,仲崇华,高芳,等.中西医结合治疗创伤性骨髓炎的护理体会[J].中国民间疗法,2018,26(03):94~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