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护理干预在艾滋病患者护理中的应用研究

发表时间:2021/5/17   来源:《护理前沿》2021年6期   作者:麦璨
[导读] 分析研究心理护理干预在艾滋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麦璨
        成都市公共卫生临床医疗中心  感染二科  四川成都  610000
        【摘要】目的:分析研究心理护理干预在艾滋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对象以艾滋病患者为例,时间以2019年5月至2021年1月为起止,将80例对象经随机法分为2组(各组40例)。参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研究组基于前组方案上实施心理护理干预。比较2组患者情绪状态及满意度。结果:2组患者情绪状态及满意度对比的统计结果表明研究组更优,统计差异满足要求(P<0.05)。结论:艾滋病护理采用心理护理干预能有效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提高满意度。
        【关键词】心理护理干预;艾滋病;应用效果

        艾滋病是一种由免疫病陷毒缺感染引起的具有传染性的慢性疾病。患者一旦感染艾滋病,会破坏自身的免疫系统,导致免疫功能下降,出现患者的感染风险升高,严重的患者甚至完全失去免疫功能[1]。在大多数人们的认知中,艾滋病具有传染性,对艾滋病患者会有一定的排斥及恐惧心理,造成了对艾滋病患者的远离,甚至部分人对该病患者出现歧视的心理,给改变给患者的心理及机体造成严重影响。为确保该病患者的治疗效果,临床采用心理护理干预的方法帮助患者树立信心,提高依从性[2]。本文即探讨了心理护理干预在艾滋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现做下述阐述:
1.资料与方法
1.1资料
        对象以艾滋病患者为例,时间以2019年5月至2021年1月为起止,将80例对象经随机法分为2组(各组40例)。经统计软件处理患者各项信息:研究组28例男性、12例女性;年龄区间18-65岁,统计均值(41.12±11.68)岁。参照组25例男性、15例女性;年龄区间19-64岁,统计均值(41.10±11.65)岁。经统计软件处理结果显示,各组对比结果P值>0.05,可比。
1.2方法
        参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包括经知识普及、指导用药及生活指导等。研究组基于前组方案上实施心理护理干预,具体内容如下:(1)成立心理干预小组:抽调精干的护理力量组成艾滋病心理护理小组,指定1名组长,护理人员5-7名,组织所有组员进行艾滋病心理护理的培训,让护理人人员全部知道心理干预的内容等信息。(2)环境干预:艾滋病患者入院后,责任护士积极与患者交流,帮助患者熟悉医院环境,介绍设施设备概况,引导进入病房,交流时语气尽量温柔,消除患者的陌生感,让患者感受到护理人员的关心,并评估患者的心理状态。(3)心理疏导:根据评估的患者状态制定针对性的心理疏导方案,如开展一对一的健康续交,发放宣传手册等,让患者正确认知疾病,了解治疗疾病的药物及注意事项等信息;鼓励患者与病友之间进行交流,相互分享与支持;护理人员与患者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耐心倾听患者的心声,使患者的心理得到满足,增加治疗依从性。(4)生活指导及随访:鼓励患者每天坚持运动1h,增加机体的抵抗力;与患者家属沟通,多给换陪伴及鼓励,让患者感受来自家庭的温暖;指导患者日常生活注意事项,需要抽血检查是安排专人,对出院的患者采取随访措施,每周2次与患者进行电话交流,了解患者的情况。
1.3评价指标[3]
        比较2组患者情绪状态及满意度。SDS、SAS:工具为Zung制定的SDS/SAS自评量表,用于评估抑郁/焦虑的情绪状态,各项分值越低越好。满意度:工具为自制调查问卷,评估结果分为分值100分,分为不满意(<60分)、一般满意(60-89分)、满意(>90分)等三个选项。
1.4分析数据
所得数据由专业人员分析处理,工具为SPSS22.0统计软件,计量、计数等资料分别用、t检验数据差异,分别用“”和(%)表示,当P<0.05时,统计差异满足要求。
2.结果
2.1对比2组患者情绪状态
表1中所示,2组患者情绪状态对比的统计结果表明研究组更优,统计差异满足要求(P<0.05)。

3.讨论
目前无法治愈且具有传染性的疾病是艾滋病,一旦感染该病,患者会出现被歧视、不理解,恐惧被社会或朋友抛弃等不良情绪,严重影响生活质量[4]。临床上为纠正患者的不正确疾病认知,改善该病患者的预后,采用心理护理干预措施。心理护理干预是一种对患者由于疾病等产生的焦虑、恐惧等不良情绪,采取针对性的干预方法,帮助患者进行心理疏导,改善患者的情绪状态,对疾病进行正确的认知,以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从而保证治疗效果。根据该病患者的心理评估结果,给予个性化的心理护理,鼓励家属多陪伴支持患者,为患者营造一个和谐的没有歧视的环境,使患者感受到各方的关爱,提高治疗信心,提高满意度[5]。本文结果显示,2组患者情绪状态及满意度对比的统计结果表明研究组更优,统计差异满足要求(P<0.05)。
        综上,艾滋病护理采用心理护理干预能有效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提高满意度。
【参考文献】
[1]高静,蔡常辉,高齐明.个性化心理护理干预对艾滋病患者治疗依从性的应用效果研究[J].中外医学研究,2020,18(15):114-116.
[2]盖文英,盖文元.心理护理干预在艾滋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及HAMA、HAMD评分影响分析[J].东方药膳,2020,(9):161.
[3]左素红.心理护理干预对艾滋病患者高效联合抗反转录病毒治疗依从性的影响[J].健康大视野,2020,(23):181.
[4]任静.艾滋病患者实施心理护理干预的效果分析[J].中外女性健康研究,2020,(8):154,178.
[5]罗文静.艾滋病患者中运用心理护理干预的效果分析[J].养生保健指南,2020,(14):22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