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见性护理在预防血液透析中发生低血糖的应用

发表时间:2021/5/17   来源:《护理前沿》2021年6期   作者:罗远燕
[导读] 观察患者在血液透析治疗中,将预见性护理干预运用以降低低血糖发生率的作用。
        罗远燕
        广西合浦县人民医院 广西 合浦536100
        摘要:目的 观察患者在血液透析治疗中,将预见性护理干预运用以降低低血糖发生率的作用。方法 按照对比护理的方式展开探究,所选择患者为120例,属于本院在2018年2月至2021年2月所接诊,按照组内随机抽选的方式,选择60例在治疗中展开常规护理,即对照组;余下60例则将预见性护理干预展开运用,即观察组。分析效果。结果 结合对两组低血糖发生率、护理满意度以及治疗期间生活质量指标对比,观察组均存在优势,P<0.05。结合对两组血糖水平对比,在干预前两组无明显差异,而在干预后,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血液透析患者进行治疗的过程中将预见性护理干预进行运用,可以有效降低患者在治疗过程中低血糖的发生率,减少并发症,保证治疗安全。
        关键词:预见性护理;血液透析;低血糖
        预见性护理是一种超前护理干预模式,即对患者的具体临床症状进行全面综合分析,判断可能会出现的问题和护理风险,以实施有效的护理手段,降低并发症发生率。血液透析属于尿毒症患者最主要的治疗方式,可以对患者血液中的有害物质迅速进行清除,缓解患者各方面症状。但在长时间血液透析的过程中容易促使患者出现多种并发症,其中以低血糖最为常见[1]。从护理干预的层面对并发症进行预防逐步被临床所重视。本研究针对预见性护理干预在降低该部分患者低血糖发生率中的作用进行分析。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按照对比护理的方式展开探究,所选择患者为120例,属于本院在2018年2月至2021年2月所接诊,按照组内随机抽选的方式,选择60例在治疗中展开常规护理,即对照组;余下60例则将预见性护理干预展开运用,即观察组。在患者组成方面,对照组中存在男性患者34例,女26例,年龄分布在24—65岁间,均值为(35.28±1.38)。而观察组中存在男性32例,女28例,年龄分布在25—64岁间,均值为(36.81±1.89)。对比以上数据,P>0.05。
        1.2 方法
        对照组在护理过程中各方面干预措施均按照常规形式进行展开,即在治疗过程中观察生命体征的变化,注意询问是否有低血糖症状,分析是否存在有异常情况。同时告知患者在治疗过程中有不适随时报告护士。
        观察组则将预见性护理干预运用,干预措施如下:(1)评估易发生低血糖高危人群:糖尿病患者、禁食者、首次透析者等,有针对性进行护理干预。(2)非糖尿病患者护理。在治疗过程中护理人员需对患者血糖的变化情况密切进行观察,并做好对应记录工作,若存在有异常,则需要立即告知医师进行处理。此外,若患者血液透析治疗前血糖尚处在正常范围内,则需要对对应药物谨慎进行使用 [2-3]。若观到患者血糖偏低,则可以指导患者食用少量含糖类食物。(3)糖尿病患者治疗过程中护理。患者在进行血液透析前暂停1次降糖药物和胰岛素,在治疗的过程中,对患者的血糖变化情况密切进行观察。若监测到患者血糖在5.5mmol/l以下,则可以指导患者食用糖块2块(约10克)左右,若血糖在4.4mmol/l以下则需要食用糖块4块(约20克)左右,若食用后血糖水平未改善,则需要及时进行葡萄糖滴注治疗。对于处在昏迷状态患者,则需要结合医师指示使用葡萄糖进行静脉维持,达到预防低血糖的效果 [4]。(4)饮食干预。在治疗过程中患者饮食需要以容易消化、营养丰富食物为主,保障患者的营养供应。同时更需要及时进行健康宣教,引导患者认识到在血液透析治疗期间预防低血糖的重要性,可指导患者随身携带糖块等。


        1.3 观察指标
        研究中需对两组低血糖发生率、护理满意度以及治疗期间生活质量进行统计,生活质量以SF-36量表评估。同时需对两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血糖水平变化情况进行分析,主要对患者在透析开始时、透析治疗2小时、透析治疗结束时血糖水平进行测定。
        1.4 统计学方法
        与两组有关数据都借助SPSS19.0进行处理,百分数对计数数据表示,卡方检测,均值±标准差表示计量数据,t检测,P<0.05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在治疗过程中,观察组2例出现低血糖,而对照组7例出现低血糖,对比x2=7.838,p=0.001。在护理满意度方面,观察组为95.00%(57/60),对照组为83.33%(50/60),对比x2=13.623,p=0.001。在生活质量上,观察组为(79.83±3.18),对照组则为(68.37±2.01),对比t=15.012,p=0.001。结合对两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血糖水平进行检测,在透析治疗前,观察组血糖水平为(9.22±1.01)mmol/l,而对照组则为(9.13±1.23)mmol/l,对比可知在治疗前,两组血糖水平无明显差异,t=1.227,P=0.837。在透析治疗2小时后,观察组血糖水平为(6.85±1.58)mmol/l,而对照组则为(6.12±1.42)mmol/l,对比可知,两组血糖水平有明显差异,t=8.993,P=0.001。在透析治疗结束后,观察组血糖水平为(6.58±1.72)mmol/l,而对照组则为(5.78±1.14)mmol/l,对比可知,两组血糖水平有明显差异,t=12.525,P=0.001。
        3 讨论
        血液透析患者在治疗的过程中容易出现多种并发症,其中以低血糖的发生率居高,将直接影响到血液透析治疗的综合效果,为促使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得到更好的恢复,更需要采取有效的干预措施,降低低血糖的发生率。
        预见性护理在当前临床护理中一直存在有较高的实施率,其护理模式的宗旨就在于结合患者的治疗方案以及恢复情况及时采取针对性干预措施,对常见并发症等进行预防。结合对患者在透析治疗过程中血糖水平变化情况可以发现,在预见性护理干预的作用下,指导患者在透析治疗过程中适当时机食用糖块,达到对血糖水平进行调控的目的,可以有效避免患者在透析治疗过程中出现血糖显著降低的情况,以此达到对低血糖症状防控的作用,减少并发症,保证治疗安全,为患者迅速恢复提供有利条件。
        总之,在对血液透析患者护理中可以将预见性护理进行运用。
        参考文献:
        [1]简秀花, 王见芳, 张巧卿. 预见性护理对降低老年糖尿病患者低血糖症发生率的效果探讨[J]. 糖尿病新世界, 2019, v.22(18):142-143.
        [2]魏军,李霞. 糖尿病肾病透析过程中低血糖反应的预见性护理及营养干预[J]. 糖尿病新世界, 2020, v.23(19):185-187.
        [3]鄢明焱, 陈榕, 刘凤彬. 预见性护理对糖尿病肾病血液透析中低血糖和院内感染的影响分析[J]. 中外医学研究, 2020, 018(006):107-109.
        [4]石晓琴. 老年糖尿病夜间低血糖患者的预见性护理效果观察[J]. 医药前沿, 2019, 009(033):187-18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