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毒供应中心护理质量控制对预防院内感染的作用

发表时间:2021/5/17   来源:《护理前沿》2021年6期   作者:李晓允
[导读] 研究消毒供应中心护理质量控制对预防院内感染的效果。
        李晓允
        航空总医院 消毒供应室 北京  100012
        【摘要】目的 研究消毒供应中心护理质量控制对预防院内感染的效果。方法 共纳入2020年6月~2020年12月期间720份灭菌包做为研究对象,分做观察组360份、对照组360份,对照组予按照消毒供应中心常规工作方法进行,观察组实施消毒供应中心护理质量控制。结果 观察组导致感染的因素与风险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 消毒供应中心护理质量控制对于预防院内感染有着积极的作用,可明显降低院内感染等发生率,提高护理质量,故值得推广。
        【关键词】消毒供应中心;护理质量控制;预防院内感染;影响效果
        院内感染是衡量一所医院整体医疗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其与医院环境、医生、护士及患者都有着密切的关系,在具体工作中的任一环节出现问题,即有可能造成院内感染[1],院内感染既可导致患者原有病情加重,又会增加患者的经济负担,进而有可能导致医患关系恶化[2],出现医疗纠纷。因此,对于预防院内感染工作,医院应给予足够的重视。消毒供应中心是预防院内感染的重要环节之一,其主要工作是负责全院可重复使用的诊疗器械的清洗、消毒、灭菌和供应工作,在消毒供应中心实施护理质量控制,对于预防控制院内感染有着积极的影响。现将笔者的体会和经验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观察时间为2020年6月~2020年12月,抽取无菌包共计720份,其中2020年6月~2020年9月的360份无菌包作为对照组,2020年10月~2020年12月的360份作为观察组。
1.2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8.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处理,采用t检验及x2检验、百分率(%)等,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1.3 护理方法
        1.3.1 对照组
        按照消毒供应中心常规工作方法进行。
        1.3.2 观察组
        本组实施消毒供应中心护理质量控制,具体方法如下:
        1.3.2.1 改善消毒供应中心布局
        消毒供应中心的布局与消毒供应工作质量密切相关。结合有关要求以及我院现有等的具体条件,对消毒供应中心的布局进行合理等改造,使不同部门之间更加连贯。同时应该开设一条便捷的医疗物品取用通道[3]。再者,消毒供应中心内应有良好的通风性能和较好的采光功能,创造一个良好的工作环境。同时对消毒供应中心的各个区域进行合理划分,可分成相对的辅助区、工作区,便于工作人员休息和存放衣物,并可开展各项清洗消毒工作。
        1.3.2.2 完善消毒供应中心的相关制度
        科学合理的制度是开展各项工作的有力保障。结合消毒供应中心的具体工作及我院现有的制度规范等,给予进一步等完善和补充,明确规范消毒、清洗、灭菌、回收、发放等工作各个环节的流程,要求每一位人员的工作责任明确,不断提高护士的制度意识,能够按照相关制度和流程进行开展各项工作。
        1.3.2.3 业务能力培训
        在完善各项规章制度的基础上,注意加强对消毒供应中心所有人员业务能力的培训工作。

以集中培训和个人自学相结合的方式,定期聘请外院有经验、有能力的高级职称专家,为我院消毒供应中心的工作人员进行工作指导,讲解最新的研究进展,介绍先进的工作经验,培养高度责任意识[4];同时要求每位护士在平时加强个人学习,提高个人的综合素质,提高消毒供应中心整体人员队伍的能力,为消毒供应中心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坚实的基础。
        1.3.2.4 加强消毒、灭菌监控力度
        对于消毒供应中心的消毒、灭菌等工作,应提高和加强监控力度[5],以便及时地查找出现的问题,并提供可靠的解决办法,弥补漏洞和缺陷,保障消毒、灭菌的质量,有效降低院内感染的发生率。首先是注意消毒供应中心内的消毒液定期更换,严格按照比例配置消毒液,对消毒液浓度进行监测和管理,随时做好抽样调查;其次是对灭菌器的监控工作,保证每周至少监测一次,而对于外来的厂家器械及植入物等,也需加强消毒和灭菌监测;再次是对操作台、环境、空气、工作人员的手卫生进行监测;最后是对紫外线消毒情况进行监测,使其能够达到最佳的灭菌状态。
        1.3.2.5 加强灭菌包的存放与发放管理
        对回收的诊疗器械进行清洗、消毒、灭菌之后,应对这些物品进行合格的包装,并在消毒供应中心中存放,注意消毒后物品存放的环境,干净清洁,不可过于潮湿,不可被强光照射,注意做好物品存放记录。在发放灭菌包的过程中,应与临床科室护士进行核对,确保发放物品准确无误,并要求临床科室护士签字,做好详细的物品发放记录,以备检查。
2 结 果
2.1 观察指标
①比较两组导致感染的因素与风险的发生率。②比较两组的护理质量评分,包括环境管理、安全管理、物品管理等指标。
2.2 两组感染因素与风险的发生率比较
观察组,导致感染的因素与风险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3 两组的护理质量评分比较
观察组环境管理、安全管理、物品管理等指标评分均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小 结
        随着医学水平的不断提高,医疗器械也越加精细化,故而对器械的处理要求也随之提高。消毒供应中心的工作主要是全院医疗器械和物品的回收、清洗、消毒、灭菌、包装、供应和发放[6],它与院内感染的发生有着密切的关系,每一个工作环节都十分重要,故而需要加强对消毒供应时的质量控制。本次研究表明。在消毒供应中心的具体工作中,实施护理质量控制,可以有效降低院内感染的发生率,并能提高环境管理、安全管理、物品管理等护理质量的评分,能够有效的提高护理质量,与相关研究结果[7]大致相当,故值得在医院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刘懿锐.消毒供应室全程质控管理对医院感染与工作质量的影响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9,17(35):15~16.
        [2] 徐 倩.供应室护理质量控制在预防院内感染中的作用分析[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9,4(19):10~11.
        [3] 宋 荧.供应室护理质量控制在预防院内感染中的作用研究[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9,6(95):188.
        [4] 王 严.供应室护理质量控制在降低院内感染中的效果观察[J].中国医药指南,2019,17(13):256~257.
        [5] 刘会芬,饶冬霞,邹群英.供应室护理质量控制在预防院内感染中的作用研究[J].当代护士,2019,26(4):160~161.
        [6] 高海林.浅析供应室护理质量控制对院内感染预防的作用[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9,4(42):162.
        [7] 金美玲.供应室护理质量控制在院内感染管控中的效果观察[J].心理月刊,2019,14(12):9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