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结核病人护理中需要层次理论的应用效果及满意度影响

发表时间:2021/5/17   来源:《护理前沿》2021年6期   作者:兰晓琴
[导读] 分析肺结核病人护理中需要层次理论的应用效果及满意度影响。
        兰晓琴
        成都市公共卫生临床医疗中心  结核五病区  四川成都  610000
        【摘要】目的 分析肺结核病人护理中需要层次理论的应用效果及满意度影响。方法 病例选择2019年01月-2020年10月本院纳入的70例肺结核患者并将其分为两组,参照组和观察组分别给予常规护理和需要层次理论护理,对比应用效果。结果 观察组的遵医行为高于参照组;且和参照组的护理满意度相比较,观察组较高(P<0.05)。结论 需要层次理论在肺结核患者护理中的应用,其可以提高患者的遵医行为和护理满意度。
        【关键词】肺结核;需要层次理论;满意度
        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认为,作为一个个体,人在生存、成长的过程中要满足基本需要,其中主要包括生理、安全、爱与归属、尊重和自我实现的需要。如果大部分人的需要都可以获得充分满足,则可以保持平衡。但是对于患者来说,其各项需要无法被充分满足,因此需要对其进行护理。对于肺结核患者,其心理问题较为严重,而不良心理状态不管是对治疗成效还是预后都会产生严重影响,对此为了可以缓解患者的负面心理,可以在护理中应用需要层次理论[1]。本文旨在分析肺结核病人护理中需要层次理论的应用效果及满意度影响,见下文。
1  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病例选择2019年01月-2020年10月本院纳入的70例肺结核患者并将其分为两组,各35例。观察组男女患者比例为20:15,年龄均值为(47.42±1.43)岁;参照组男女患者比例为21:14,年龄均值为(47.54±1.01)岁。两组一般资料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纳入和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患者均不存在结核病治疗史;所有患者均自愿参与本次研究。排除标准:排除合并高血压、糖尿病等基础性疾病患者;排除脏器功能损伤患者;排除精神障碍、神志不清患者。
1.3方法
1.3.1参照组
        该组实行常规护理。了解患者的心理需求,评估患者所存在的问题,并采取有效措施进行解决。
1.3.2观察组
        该组实行需要层次理论护理。①满足生理需要。告知患者以及患者家属科学饮食对于病情恢复的重要作用,制定饮食方案,合理搭配饮食,禁烟酒,规律作息,形成良好的生活及饮食习惯;为患者讲述结核病的传播途径,告知其做好个人卫生。②满足安全需要。告知患者严格遵照医嘱用药,特别是对于短期治疗后其症状有所缓解患者,要告知其持续用药的重要性。同时,要讲述用药不良反应以及相关注意事项,以便发现异常可以在第一时间进行处理。此外,要强化患者的遵医行为,强化患者对临床治疗重要性的认识和了解,告知其定期复查。③满足爱与归属需要。社会支持水平会对患者的心理健康产生直接性影响,而对于结核患者来说,其整体社会支持相对较低,因此要对社会支持对患者健康状况带来的影响进行充分思考,辅助患者和患者家属维持良好的家庭关系,使其体会到来自家庭和社会的支持。④满足患者尊重需要。因为肺结核具有传染性,因此患者的自卑心理较为严重,认为自己会增加家庭、社会负担,对此护理人员要对患者实行健康宣教,纠正患者的错误认知,缓解其消极行为和不良情绪,强化其自尊。与此同时,要耐心为患者家属讲述和肺结核有关的知识和内容,使其可以关心爱护患者,体会来自他人的尊重。⑤满足自我实现的需要。护理人员要为患者讲述疾病信息,辅助其对自身健康情况进行了解,提高其参与护理活动的积极主动性,使其能够掌握相应的护理对策,提高自身能力,进而将疾病转归作为一种责任,提高其自我价值感以及自身满足感。
1.4观察指标
        分析两组的坚持治疗、合理饮食、消毒处理以及定期复查等遵医行为,并对患者的满意度进行比较和记录。
1.5统计学分析
        通过SPSS20.0软件统计研究资料,计量资料以(±s)描述、计数资料使用百分号(%)描述,行t和x2检验;当组间值P<0.05时则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两组遵医行为对比
        和参照组相对比,观察组的遵医行为较高(P<0.05)。详见表1。

3  讨论
        护理质量会对患者康复时间产生直接性的影响,心理护理在临床中是不可替代的重要环节,相比于常规护理,其作用更为明显。在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中,其内容主要包括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爱与归属需要、自我尊重需要、自我价值实现需要,其是人的基本需要[2]。因此在临床护理中,要最大程度地满足这些需求,进而实现提高治疗效果、改善患者预后的目标。
        临床中,护理人员要对患者不同层次的需求进行充分了解,并找出其存在的问题和不足,进而改善患者的生命质量。此外,要对护理措施进行优化、完善,进而提高治疗效率。但是患者各种需求的满足,需要护理人员具备一定的观察和沟通能力,及时发现患者所存在的各种问题,对护理中所存在的不足进行调整、完善,进而实现患者自我需求[3]。研究结果表明,观察组的遵医行为高于参照组;且和参照组的护理满意度相比较,观察组较高(P<0.05)。说明需要层次理论在肺结核患者护理中的影响,其可以提高患者的遵医行为和护理满意度。
        综上所述,对于肺结核患者来说,需要层次理论可以进一步提高其满意度,同时还可以提高其遵医行为,效果明显,具有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杨伟凌, 刘善姬, 黄秀兰. 基于循证护理理念的干预模式对肺结核患者心理状态及满意度的影响分析[J]. 现代医用影像学, 2020, v.29;No.175(3):195-197.
[2]肖燕灵, 黄晓玲. 居家护理干预在肺结核患者出院后自我护理中的效果及其对生活质量的影响[J]. 国际护理学杂志, 2021, 40(3):563-566.
[3]倪晓宏,张岚. 护理干预在肺结核病护理中应用效果[J]. 中国误诊学杂志, 2019, v.14(10):49-5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