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护患沟通对提高下肢骨折护理效果的影响探讨

发表时间:2021/5/17   来源:《护理前沿》2021年6期   作者:王晓洁
[导读] 探究分析在下肢骨折患者中采取优化护患沟通对于提升护理效果的影响。
         王晓洁
         京山市人民医院  湖北  荆门s431800
         【摘要】目的:探究分析在下肢骨折患者中采取优化护患沟通对于提升护理效果的影响。方法:从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我院收治的下肢骨折患者中抽选86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实验组43例,接受优化护患沟通进行护理。对照组43例,接受常规护理,对比两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护理前,两组患者焦虑评分、抑郁评分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实验组患者焦虑评分、抑郁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3.252、2.940,P<0.05)。结论:在下肢骨折患者中采取优化护患沟通能够有效提升护理效果,促进患者骨折愈合,缓解患者负性情绪,患者满意度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护患沟通;下肢骨折;护理效果
         
         下肢骨折是临床上比较常见的骨折形式,当患者出现下肢骨折的时候,会承受比较大的痛苦,因此骨折治疗期间,加强护理干预是非常重要的[1]。而在任何形式的护理当中,护患沟通技巧的运用能够更好的建立良好护患关系,让护理人员更加准确地理解患者需求,护理效果也能得到提升。因此,本文从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我院收治的下肢骨折患者中抽选86例进行对比,分别采取优化护患沟通和常规护理,旨在探究分析在下肢骨折患者中采取优化护患沟通对于提升护理效果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从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我院收治的下肢骨折患者中抽选86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43例,男性患者25例,女性患者18例,患者最大年龄76岁,最小年龄27岁,平均年龄(49.63±3.46)岁。对照组43例,男性患者24例,女性患者19例,患者最大年龄75岁,最小年龄28岁,平均年龄(49.58±3.51)岁。两组患者临床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显示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数据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包括热情接待患者,协助患者完成各项检查,做好基础护理等。实验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加以采取优化护患沟通,具体操作如下:1)入院前的护患沟通。患者入院后,护理人员需要引导患者完成各项指标检查,同时主动与患者沟通交流,了解患者的各项身体指标、疾病史等,对患者进行评估。同时,由于骨折会伴随比较剧烈的疼痛感,所以患者入院后,护理人员还需要及时进行心理疏导,缓解患者的负面情绪,同时耐心回答患者的疑问,让患者以更好的心态接受治疗。2)体位指导和饮食指导。护理人员选择适合患者的体位,帮助患者摆好患肢,同时为了保证患肢有效外展,可以通过患肢牵引来完成,尽量不要移动骨折处,并且交代患者注意保护患处。饮食以清淡为主,做吃一些高钙、高维生素、高蛋白的事物,不能吃辛辣刺激油腻的事物。3)术后护患沟通。患者完成手术后,护理人员需要嘱咐患者和患者家属选择一些易消化、清淡的食物,同时提前将术后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告知患者,让患者有更好的心理准备。提前做好并发症的预防工作,并且叮嘱患者不要随意移动患肢,保持患肢被动体位既可。
1.3观察指标
         本次研究主要以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焦虑评分、抑郁评分作为观察指标[2]。
1.4统计学分析
本次研究最后数据采用spss29.0软件进行处理,焦虑评分、抑郁评分属于计量资料采用标准差(x±s)表示,用t进行检验,当p小于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护理前,两组患者焦虑评分、抑郁评分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实验组患者焦虑评分、抑郁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3.252、2.940,P<0.05),具体情况见表1。


3讨论
骨折属于一种比较严重的外伤,大多数骨折患者会伴随剧烈疼痛感,且存在较长时间的骨折恢复期,在这种情况下,想要更好的帮助患者恢复,做好骨折护理非常关键[3]。常规护理中,护理人员大多以护理操作为主,忽视了与患者之间的沟通交流,导致护理效果受到影响。事实上,良好的护患沟通不但能够很好的了解患者需求,从而为患者提供更加针对性的护理服务,提高护理质量[4]。还能构建良好的护患关系,让患者更加信任护理人员,更好的配合完成相关护理,患者情绪状态更好,疼痛也能随之减轻。除此之外,优化护患沟通更加符合人本护理理念原则,是一种护理创新和改革,因此医院还需加强护理人员的培训,让护理人员掌握更多与患者沟通的技巧,进一步提高医院临床护理质量,促进患者恢复。
本次研究选择86例下肢骨折患者进行对比,研究结果显示,采取优化护患沟通的患者护理后焦虑评分、抑郁评分明显更低,表明优化护患沟通能够很好的改善患者情绪状态,提高治疗效果。该研究结果与郝淑敏, 胡文君在优化护患沟通对提高下肢骨折护理效果的影响研究中相关研究结果相似度高。
综上所述,在下肢骨折患者中采取优化护患沟通能够有效提升护理效果,促进患者骨折愈合,缓解患者负性情绪,患者满意度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张宁. 分析在下肢骨折护理中应用护患沟通技巧的临床效果[J]. 人人健康, 2020, 513(04):162-162.
[2]詹晓琴, 闫丽萍. 下肢骨折患者护理中护患沟通技巧的应用效果分析[J]. 养生保健指南, 2019, 035(027):211.
[3]张娟. 高血压护理工作中护患沟通对工作效果的临床影响分析[J]. 养生保健指南, 2019, 42(036):24.
[4]王丽慧. 优化护患沟通对提高下肢骨折护理效果的影响评价[J]. 医学食疗与健康, 2020, 018(008):P.118-119.
[5]郝淑敏, 胡文君. 优化护患沟通对提高下肢骨折护理效果的影响研究[J]. 黑龙江中医药, 2020,309(01):197-19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