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皮肝穿刺胆管引流治疗肝胆胰外科疾病的护理配合

发表时间:2021/5/17   来源:《护理前沿》2021年6期   作者:熊娟
[导读] 探讨经皮肝穿刺胆管引流治疗肝胆胰外科疾病的护理配合。
        熊娟
        武汉市普仁医院肝胆胰外科 ,湖北  武汉430080
        【摘要】目的:探讨经皮肝穿刺胆管引流治疗肝胆胰外科疾病的护理配合。方法:选取2018年2月至2020年2月我院肝胆胰外科收治的11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n=55例)和观察组(n=55例)。两组均采取经皮肝穿刺胆管引流治疗,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围术期护理。比较两组各项手术护理指标对比情况、两组患者护理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情况。结果:两组护理后,观察组患者术中出血量、凝血功能恢复时间、手术时间、住院时间、白细胞恢复时间等指标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护理后,观察组患者出现气胸、胆瘘、肠穿孔、肝损伤、多器官功能衰竭的总发生率9.09%低于对照组34.55%(P<0.05)。结论:经皮肝穿刺胆管引流治疗的患者应用围术期护理模式的临床护理效果显著且并发症发生较少,改善患者术中情况,减缓患者临床症状,缩短患者住院时间,利于患者身体机能恢复。
        【关键词】经皮肝穿刺胆管引流治疗;肝胆胰外科疾病;围术期护理模式;并发症
        现阶段,经皮肝穿刺胆管引流是治疗肝胆胰外科疾病重要方式之一,在一定程度上能有效保障患者生命安全,但是术后容易并发各种不良并发症,如出血、胆漏、胰漏、腹水等问题[1-2]。因此,术后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是至关重要。本研究以我院肝胆胰外科收治的11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探讨经皮肝穿刺胆管引流治疗肝胆胰外科疾病的护理配合。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2018年2月至2020年2月我院肝胆胰外科收治的11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55例,男31例,女24例,年龄(60-77)岁,平均(69.87±7.12)岁。观察组55例,男28例,女27例,年龄(54-62)岁,平均(58.57±3.23)岁。
1.3方法
        两组均采取经皮肝穿刺胆管引流治疗,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采用围术期护理模式。具体操作:
1.2.1经皮肝穿刺胆管引流治疗。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Philips iU22,上海聚慕医疗器械有限公司]诊断,使用L9—3探头,设置参数为3-9MHz。指导患者采取仰卧位,医生在患者腹部作长为1厘米的切口,在电脑监控下,置入5mm的套管针为操作针,置入穿刺针进入胆管中,顺利抽取胆汁,切除病变部位,最后置管型号相适应的导管。
1.2.2常规护理模式。护理人员进行对患者心理护理、饮食护理、康复护理、导管护理等不同方面的护理干预。
1.2.3围术期护理模式。(1)在患者接受手术之前,护理人员协助患者完成各项检查,详细告知患者肝胆胰疾病相关健康教育知识、经皮肝穿刺胆管引流治疗基本操作流程,术后注意事项等;指导患者进行呼吸训练,遵循医嘱予以患者抗感染、护肝等药物服用。多数患者在接受手术前,会出现负面情绪,抗拒手术治疗。这时,需要护理人员利用语言技巧鼓励患者增强治疗信心,例举成功案例,以此,来消除患者负面情绪,增强其治疗依从度。(2)术中。护理人员在手期间准备好医疗设备、急救药品等,建立静脉通络,做好各项生命体征监测工作等;对术中意识清晰患者,小声在一旁鼓励其勇敢面对手术,做好其思想工作,指导患者正确呼气、吸气训练[3-4]。(3)术后,护理人员加强病房巡逻次数,严密监测患者生命体征;做好预防并发症的护理措施,嘱咐患者静卧床上6小时,6小时后,鼓励患者尽早下床活动,促进身体血液循环,加快康复速度。同时,予以患者饮食干预,禁止食用油腻辛辣刺激食物。
1.4观察指标
(1)两组各项手术护理指标对比情况,包括术中出血量、凝血功能恢复时间、手术时间、住院时间、白细胞恢复时间。(2)两组患者护理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情况,包括气胸、胆瘘、肠穿孔、肝损伤、多器官功能衰竭。
1.5统计分析
        采用SPSS18.0软件处理,计数资料行χ2检验,采用n(%)表示,计量资料行t检验,采用()表示,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各项手术护理指标对比情况
        两组护理后,观察组患者术中出血量、凝血功能恢复时间、手术时间、住院时间、白细胞恢复时间等指标均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1。

3.讨论
        穿刺胆道引流术主要适用于各种原因引起的肝胆胰疾病[5]。PTCD的手术过程主要是通过彩超引导,发现扩张的肝内胆管,然后将穿刺针刺入胆管内,再引入导管导丝进行造影,明确胆道梗阻的部位,将导管导丝通过狭窄的部位,明确狭窄的长度,然后再选择相应的支架,释放撑开狭窄的胆管,恢复胆道的通畅,术后具有安全可靠,术后感染率小、康复进程快等特点。
        本研究显示,两组护理后,观察组患者术中出血量、凝血功能恢复时间、手术时间、住院时间、白细胞恢复时间等指标均低于对照组。两组护理后,观察组患者出现气胸、胆瘘、肠穿孔、肝损伤、多器官功能衰竭的总发生率9.09%低于对照组34.55%。说明采用围术期护理模式的临床护理具有众多优势:有效降低感染风险系数、促进患者身体康复速度,缩短住院时间,提高护理技巧以及护理质量,消除患者负面情绪,增强患者治疗依从度、建立患护之间友好关系。
        综上所述,经皮肝穿刺胆管引流治疗的患者应用围术期护理模式的临床护理效果显著且并发症发生较少,改善患者术中情况,减缓患者临床症状,缩短患者住院时间,利于患者身体机能恢复。
参考文献:
[1]中国抗癌协会肿瘤微创治疗专业委员会护理分会, 中国医师协会介入医师分会介入围手术专业委员会, 中华医学会放射学分会第十五届放射护理工作组. 经皮肝穿刺胆道引流术管路护理专家共识[J].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 2020, 26(36):4997-5003.
[2]李阳, 茅一萍. 常见介入手术感染并发症[J]. 华西医学, 2019, 34(03):113-118.
[3]张英剑, 张静, 恒冰琳,等. 胆管胸膜瘘三例[J]. 中华消化杂志, 2020, 040(001):63-65.
[4]张小霞. 细菌性肝脓肿经皮肝穿刺置管引流术中的循证护理[J].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2020, 24(16):100-102.
[5]法良国, A.Sarwar, C.A.Hostage,等. 研究经皮经肝胆管引流术后30 d内重新住院的原因和频率[J]. 国际医学放射学杂志, 2019,42(03):105-10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