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亚军
巴南区人民医院 心血管内科 重庆 401300
摘要:目的:探讨心肌梗死并发心力衰竭患者展开循证护理的效果。方法:选择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收治的心肌梗死并发心力衰竭患者78例作为资料,随机抽签分组各39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行循证护理,评价两组疗效及心功能。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94.87%显著高于对照组76.92%,P<0.05。观察组症状缓解时间、卧床时间、住院时间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治疗心肌梗死并发心力衰竭患者期间展开循证护理干预可促使症状缓解及消除,改善心功能,值得推广。
关键词:心肌梗死;心力衰竭;循证护理;心功能
心肌梗死属于常见的急诊科、心血管内科,主要是由于冠状动脉急性阻塞导致心肌缺血坏死,继而导致心功能受损并危及生命安全的疾病[1]。心肌梗死作为诱发心力衰竭的高危因素,心肌梗死并发心力衰竭较为多见,进一步加重病情进展,提高治疗风险。为保证治疗效果,应配合高质量、科学规范的护理干预,如循证护理遵从科学证据及患者意愿展开护理工作,提高护理效果[2]。为此,本次研究对心肌梗死并发心力衰竭患者展开循证护理的效果进行了探讨,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收治的心肌梗死并发心力衰竭患者78例作为资料,随机抽签分组各39例,经心电图、心动图、CT检查确诊,持续胸痛时间≥30min[3]。对照组男性23例,女性16例,年龄42岁至74岁,平均(58.75±3.65)岁,侧壁16例,前壁10例,下壁13例;观察组男性21例,女性18例,年龄41岁至74岁,平均(58.70±3.69)岁,侧壁15例,前壁11例,下壁13例;排除恶性心律失常患者及肝肾功能不全患者;两组资料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治疗方法
1.2.1 对照组 实施常规护理,包含病情监测、健康指导及对症护理等。
1.2.2 观察组 结合上述护理展开循证护理,如下:①循证评估,结合病例信息、诊断信息、APACHE-Ⅱ评分全面评估,明确病情严重程度、心理状态等,分析护理问题,如急性发作高效护理、负面情绪改善护理、促进病情转归护理等,查阅文献资料,收集证据,制定个性化循证护理。②病情评估,心肌梗死并发心力衰竭患者病情凶险、变化,需密切监测,做好排班,间隔间隔15-30min巡视一次,确保及时发现异常及处理,尤其准备好抢救仪器、药品等。③循证护理,注重对患者情绪的安抚,以温和、专业的护理,给予眼神和语言鼓励,减轻心理压力。并保持良好病房环境,调节温湿度、光线等,减少噪音。密切监测,患者保持绝对卧床休息,给予吸氧支持,严格控制补液量及补液速度,并依据病情制定饮食计划,控制水分及钠盐摄入,少食多餐,以清淡饮食为主,病情缓解其可下床活动。依据病情进行运动指导,如床上活动、下床活动、有氧运动训练、日常生活能力训练等,需控制运动强度,若出现异常立即停止活动[4]。
1.3 观察指标
评价两组疗效:评价疗效:症状消失,心电图正常,NYHA降低>2级;有效为症状改善,心电图轻度异常,NYHA分级境地1级;无效为症状、心电图无变化。治疗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记录症状缓解时间、卧床时间、住院时间。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22.0分析,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t检验, 计数资料采用(%)表示,卡方检验,P<0.05为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治疗效果比较
分析表1可知,观察组治疗有效率94.87%显著高于对照组76.92%,P<0.05。
3 讨论
心力衰竭是指由多种病因造成心脏疾病严重阶段,其中心肌梗死为常见诱因,因此心肌梗死并发心力衰竭较为多见,导致患者严重心功能障碍,无法满足机体代谢需求。患者症状严重,伴随濒死感,易出现激动、焦虑、抑郁等情绪,可能诱发危险事件,而且活动限制,给护理工作增加诸多难度。心肌梗死并发心力衰竭治疗期间展开循证护理体现科学性、个性化特征,主张全面评估患者病情及需求,查询科学证据,结合临床实践经验,展开护理工作。护理强化基础护理、心理护理及生活护理,确保减轻心脏前负荷、循序渐进运动及个性化心理疏导,提高治疗效果。本次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治疗有效率94.87%显著更高,症状缓解时间、卧床时间、住院时间显著更低,提示展开循证护理可有效缓解症状,抑制病情进展,增强心功能,缩短住院时间,疗效好,恢复速度快,值得推广。与吴海燕[5]结果“观察组患者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相近。
综上所述,循证护理干预应用在心肌梗死并发心力衰竭治疗中可提高临床疗效,加快恢复速度,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于俊华.心肌梗死并发心力衰竭患者再入院率影响因素分析与护理[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9,16(12):39-41.
[2]刘敏.急救护理衔接绿色通道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抢救效率及预后的影响[J].国际护理学杂志,2020,39(22):4061-4064.
[3]余珊,张丽敏,张艺, 等.心肌梗死并发心力衰竭患者循证护理的Meta分析[J].西部医学,2018,30(3):449-453,457.
[4]余敏,杨雯娟,聂帅.循环质控理念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的应用[J].齐鲁护理杂志,2020,26(24):56-59.
[5]吴海燕,林玉婷,何璐.循证护理对心肌梗死并发心力衰竭患者并发症及临床疗效的影响[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9,16(19):49-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