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丽娟
广西柳州市人民医院 广西 柳州 545006
[摘要]目的:分析护理干预对促进慢性鼻窦炎鼻息肉患者鼻内镜术后康复所起到的作用。方法:将在我院接受鼻内镜术治疗的70例慢性鼻窦炎鼻息肉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5例,给予普通护理)与观察组(35例,给予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康复总有效率、护理总满意率均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护理干预可以更为有效地促进慢性鼻窦炎鼻息肉患者术后康复,使其早日重新参与社会活动。
关键词:慢性鼻窦炎;鼻息肉;鼻内镜术;康复总有效率;护理总满意率
慢性鼻窦炎、鼻息肉均为耳鼻喉科常见疾病,这两种疾病虽然不会对患者生命安全造成威胁,但是长期存在的鼻塞、脓涕、用鼻呼吸困难、面部疼痛肿胀等症状也会严重影响到患者的学习与工作,如果错过最佳治疗时机,那么合并一系列并发症的概率也会增加,这无疑使临床治疗工作的开展更为棘手,也加重了患者的心理负担。当前鼻内镜术仍旧是慢性鼻窦炎、鼻息肉患者的主要治疗手段,相对于传统手术,这类手术是借助可转换视角的Hopkins内镜对患者展开一系列操作,以更为彻底地将病灶清除,在缓解患者临床症状的基础上,来促进其鼻窦通气功能恢复,且鼻内镜术对患者机体组织造成的损伤更小,对促进患者受恢复十分有利[1]。但是无论是哪种手术方式,都会不可避免地影响人体稳定环境,很容易因多种因素导致手术效果受到影响,进而阻碍术后恢复。因此,对接受鼻内镜术治疗的慢性鼻窦炎、鼻息肉患者而言,应积极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来解决上述问题。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将2019年9月份至2020年9月份期间在我院接受鼻内镜术治疗的70例慢性鼻窦炎鼻息肉患者按照电脑随机分组法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各35例。对照组患者男女比例19:16,平均年龄(39.94±6.19)岁,慢性鼻窦炎22例,鼻息肉13例;观察组患者男女比例21:14,平均年龄(40.01±6.21)岁,慢性鼻窦炎25例,鼻息肉10例。两组患者基本资料经对比发现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两组患者均接受鼻内镜术治疗,分别对其采取普通护理与护理干预,护理干预具体流程如下:
①成立护理干预小组,全面落实护理责任制,根据护理人员的工作经验合理分工,要求详细记录患者术前各项检查结果、疾病严重程度以及当前心理状态。为促进患者术后恢复,护理人员应向患者示范正确的鼻腔冲洗方式,告知其术后应注意的问题有哪些,在开展术前随访时也需要向其全面介绍鼻内镜术具体流程、优势以及我院先进的医疗技术,并协助营养师评估患者机体营养状况,拟定适宜的饮食干预计划,结合患者不同心理特征采取相应的心理疏导方式,使患者以平和的心态面对手术。
②手术完毕后,将患者送至病房,及时告知家属手术情况,在此期间,要求护理人员加强病房巡视,密切监测患者各项生命体征,协助其取正确、舒适体位,及时将护理流程记录到护理文书中,对于合并高血压疾病的患者,为避免其血压大幅度波动,可遵照医嘱应用适量的降压药物,发现异常及时报告医师处理。患者麻醉清醒后,护理人员需多询问其主观感受,如存在头痛症状,可以在术后1-2d借助冰袋或冷毛巾冷敷,但对于头痛症状较为严重的患者,则不能仅依赖冷敷,而是应在此基础上应用镇痛药,用药后需严格观察患者神态意识变化,及时处理出现的不良反应。
③患者在临近出院时,组内护理人员应在护士长或其他高年资护理人员的指导下,为每例患者建立随访档案,做好全面的出院指导,每周电话随访一次,以明确患者术后恢复情况,且在随访时也应与其约定好入院复查时间,告知患者如果出现不适要立刻前往医院。
1.3疗效评价:①康复总有效率:术后未合并并发症,临床症状完全消失;有效:术后未合并并发症,临床症状基本消失,但部分患者鼻窦鼻腔仍旧存在少量脓性分泌物;无效:未达到以上要求。②护理总满意率:下发患者满意度问卷,总分低于50分为不满意,50-70分为一般,70分以上为满意。
1.4 统计学方法
将数据纳入SPSS22.0软件中分析,(P<0.05)为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观察组患者康复总有效率、总满意率均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详见表1:
.png)
3.讨论
近几年来,慢性鼻窦炎、鼻息肉等疾病的发病率有明显增加趋势,这严重降低了人们的生活质量,目前手术仍旧是上述疾病的主要治疗手段,尽早实施手术,能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促进其鼻腔鼻窦通气功能恢复。伴随着我外科手术领域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新型微创术式也在临床中广泛应用,鼻内镜术便是其中之一,使这类疾病患者治疗效果得到了进一步保障,但为促进患者术后恢复,使其早日重新参与社会活动,采取科学、合理的护理措施具有重要意义[2]。
护理干预的推广有效解决了以往临床护理工作中存在的疏漏,这种护理模式不再使局限于单纯的打针、发药等服务,而是根据有循证医学基础的科学理论与护理诊断,结合患者康复潜力,按照事先预定的护理模式对其采取针对性的护理服务,以达到促进疾病好转的目的[3]。本研究尝试将护理干预应用到观察组患者护理工作当中,发现该组患者康复总有效率、护理总满意率均高于接受普通护理的对照组患者(P<0.05)。可见与普通护理相比,护理干预存在更为明显的优势,对促进接受鼻内镜术的慢性鼻窦炎、鼻息肉患者术后恢复起到了重要作用。
综上所述,护理干预可更为有效地促进接受鼻内镜术的慢性鼻窦炎、鼻息肉患者术后恢复。
参考文献
[1]伍丹丹. 探究慢性鼻窦炎鼻息肉鼻内镜手术后采用护理干预对术后康复质量的影响[J]. 大家健康(中旬版), 2018, 12(7):214-215.
[2]汤云. 护理干预对慢性鼻窦炎鼻息肉鼻内镜术后康复影响[J]. 中国城乡企业卫生, 2019, 034(002):167-168.
[3]操谢芳. 护理干预对慢性鼻窦炎鼻息肉鼻内镜术后康复的影响效果观察[J]. 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 2020, 005(01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