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护理对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并发症发生率的影响

发表时间:2021/5/17   来源:《护理前沿》2021年6期   作者:颜莉燕
[导读] 分析早期护理对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并发症发生率的影响效果。
        颜莉燕
        合浦县人民医院 ?广西 北海536100
        【摘要】目的:分析早期护理对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并发症发生率的影响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1月至2020年12月于本院诊疗的170例血液透析患者,回顾分析临床资料,将实施常规护理的7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将实施早期护理的100例患者作为观察组,分析两组静脉内瘘并发症发生率及对护理满意度情况。结果:在护理3个月后,观察组总并发症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对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血液透析患者实施早期护理,可有效减少动静脉内瘘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患者满意度,有助于进一步提高疗效,且安全性高,具有较高的应用意义。
        【关键词】早期护理;血液透析;动静脉内瘘;并发症;效果
        血液透析指将患者血液从体内引出体外,经过体外循环,通过透析器的滤过膜,在透析液和血液之间进行物质交换,也调整了机体电解质的混乱,也是从高浓度一侧向低浓度一侧转换,可以缓解高钾血症,还有和钠等这些的调节,再回输到体内的一个过程。这一个过程需要在短时间内完成全身血液几个循环的交换,为保证一定的血流量,就需要建立一个良好的血管通路,才能防止出现血流量的通胀[1]。而建立动静脉内瘘就是建立永久性血液通路的方法,其中动静脉内瘘具有通畅率高、创口愈合后不会在肢体上造成伤口和体外血管回路的特点,因此被广大患者和医师所青睐[2]。但在造瘘的整个使用过程中会产生各种各样的并发症,对于患者有很大的负性影响。故本研究主要分析早期护理对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并发症发生率的影响效果,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研究对象及方法
1.1研究对象
        本研究入选的研究对象均来源于2016年1月至2020年12月于本院诊疗的170例血液透析患者。回顾分析临床资料,其中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男性32例,女性38例,年龄在32-67岁,平均年龄在(49.51±1.32)岁。观察组(实施早期护理)男性32例,女性38例,年龄在32-68岁,平均年龄在(50.11±1.29)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包括:病情监测、用药指导、饮食干预、生活指导等;观察组则在上述护理基础上开展早期护理干预,具体措施如下:①做好对患者早期基础护理干预:应加强与患者的交流与沟通,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并列举成功的案例,以缓解患者心理上的担忧,进而提升患者的信心,告知患者不良心理情绪对治疗效果的不利影响。②加强对患者的早期健康教育: 详细为患者讲解相关疾病知识,并告知患者动静脉内瘘并发症类型、护理方法及相关预防措施等,以提升患者自我防护的意识,加强对护理的配合度与依从性。③强化对患者的药物指导:详细为患者讲解各类药物的剂量、正确服用时间,告知患者按时按量,且正确服药对于疾病恢复的重要性。对于有漏服、错服药物的患者,护理人员应及时纠正,建议家属参与其中,共同监督患者,以提高其用药依从性。④做好患者动静脉内瘘的护理指导:向患者及家属讲解相关动静脉内痿的知识,加强患者及家属的理解与配合度。⑤穿刺前,应对穿刺的部位进行充分消毒;穿刺时,护理人员应确保穿刺一次性成功,以免因穿刺过多而造成患者的恐慌,避免患者丧失对护理人员操作专业性的信任;穿刺时需要“阶梯样”穿刺,也就是每次穿刺的点位距离前次穿刺的点位约1cm左右,轮流穿刺,尽量穿刺静脉段的全程,这样可以避免反复穿刺静脉同一部位,以免造成内瘘狭窄而导致的血流量不足的现象;选择穿刺部位和进针位置时应考虑出血、血栓的风险,若发生出现,应立即行止血操作,予以抗凝等处理措施。同时告知血栓出现的原因和相关注意事项,避免引起血栓。
1.3观察指标
        ①在3个月随访中,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动静脉内瘘并发症发生情况。其并发症包括:血栓形成、血管狭窄、血管硬化、血管瘤等。②采用本院自制满意度调查表,分为非常满意、满意、不满意三个等级,总体满意度=(非常满意例数+满意例数)/总例数×100%。
1.4统计学方法
        所有数据在Excel中储存,采用SPSS?20.0?统计分析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计数资料比较使用χ2?检验或Fisher?精确检验。以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
2.结果
2.1两组患者动静脉内瘘并发症率比较
    
2.2两组患者对护理满意度评价比较
        本研究结果显示,对照组护理满意度为84.29%(59/70),观察组为97.00%(97/100)。两组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9.525;P=0.002<0.05)。
3讨论
        动脉和静脉之间的通道被称为动静脉内瘘,是主要为血液透析而建立的血管通路[3]。它具有安全、血流量充分、感染机会少等优点[4]。一般内瘘的使用可维持4~5年。但往往会在使用过程中出现各种并发症,因此,早期进行护理干预对预防动静脉内瘘并发症的发生有重要意义。
        早期护理干预不仅能为患者提供全方面的护理措施,还能在血液透析过程中降低并发症的发生,有效延长内瘘使用时间。从加强与患者交流、给予心理护理、健康教育、药物指导、内瘘护理、出血和血栓的预防护理等早期护理方面的措施,对减少患者动静脉内瘘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患者满意度有重要作用。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发生血栓形成、血管狭窄、血管硬化、血管瘤等总并发症率为4.0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4.29%;且观察组对护理满意度为97.00%,高于对照组的84.29%,P<0.05。
        综上所述,对血液透析患者实施早期护理,可减少动静脉内瘘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患者对护理满意度,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1]左娜. 早期护理干预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并发症发生率的影响观察[J].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 2019, 6(59):121-122.
[2][1]潘玲燕. 早期护理干预应用于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并发症预防中的效果分析[J]. 饮食保健, 2019, 6(22):198.
[3][1]穆拉籽. 早期护理干预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并发症临床效果观察[J]. 人人健康, 2020, 523(14):382-382.
[4][1]吴方云. 早期护理干预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并发症的影响分析[J]. 国际护理学杂志, 2019, 38(9):1270-127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