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老年慢阻肺护理工作中开展临床护理干预的效果和对生活质量的影响

发表时间:2021/5/17   来源:《护理前沿》2021年6期   作者:彭宛春
[导读] 分析老年慢阻肺护理工作中开展临床护理干预的效果
        彭宛春
        阆中市人民医院  呼吸内科  四川阆中  637400
        【摘要】目的 分析老年慢阻肺护理工作中开展临床护理干预的效果,并观察其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80例本院收治的老年慢阻肺患者纳入研究,计算机随机将其分为两组(各40例)。开展常规护理纳入对照组,在其基础上开展临床护理干预的纳入观察,对比两种护理模式应用效果及对生活质量的影响。结果 观察组患者肺功能指改善效果优于对照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低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老年慢阻肺护理工作中开展临床护理干预效果优异,患者肺功能改善效果更加理想,进而确切提升患者生活质量,患者对护理工作给予高度评价,值得推广及应用于临床护理中。
        【关键词】临床护理干预;慢阻肺;老年患者;生活质量
        慢阻肺属于内科临床常见肺部疾病,老年群体为疾病高危人群。疾病发病率高,尚无根治方法且疾病具有容易反复发作,病程周期长等特点,严重影响患者身心健康及生活质量[1]。鉴于老年患者常伴有慢性疾病且身体素质退还,因此加大了临床护理工作难度。常规护理模式关注疾病情况,具有自身优势和特点,但是有效性和针对性不足。本次研究重点分析老年慢阻肺护理工作中开展临床护理干预的效果及患者生活质量改善效果,旨在进一步提升临床护理工作质量。详情汇报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80例本院2019年11月—2020年11月收治的老年慢阻肺患者纳入研究,计算机随机将其分为两组。患者均确认符合慢阻肺临床诊断标准且年龄高于60岁.患者家属详细了解研究详情后自愿参与;排除精神异常患者,严重器官衰竭患者,疾病急性发作期患者。对照组男女患者比例为21:19,60-76岁,平均年龄(63.32±2.34)岁;观察组男女患者比例为23:17,60-79岁,平均年龄(63.45±2.29)岁。两组一般资料统计学分析结果显示组间无明显差异(P>0.05),具备对比价值。
        1.2 护理方法
        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常规口头宣教;给予用药、生活、病室环境、饮食等基础护理干预。
        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临床护理干预:(1)建立临床路径护理小组,综合考虑患者情况制定临床路径护理干预方案,X轴为住院时间,Y轴为健康宣教、心理护理、用药干预、临床处置、生活及饮食护理等措施,制定个性化的临床护理路径方案,严格遵照方案开展日常护理;(2)入院24h内介绍科室环境,主治医师及护理人员,告知相关注意事项;采取合理方式进行疾病知识宣教,介绍疾病诱因、相关影响因素、治疗方法及有效预防措施等知识有全面和准确的了解;告知氧疗及呼吸锻炼作用及预防感染措施;介绍疾病有效控制案例,提升患者治疗信心;准确判断患者心理状态,进行有效心理疏导,提升患者依从性;(3)入院后1-3d对患者进行护理质量评估,密切关注疾病变化,协助患者完成必要实验室及辅助检查,根据情况给予氧疗或是雾化吸入;观察用药不详反应,发现问题及时汇报医师并协助处理;指导患者掌握有效咳嗽方法,定期为其叩背促进排痰;康复阶段重视进行心理疏导,满足患者心理及社会需求,确保情绪稳定提升治疗效果;进行生活及饮食指导,制定合理饮食方案,鼓励少食多餐;(4)出院前进行个性化指导,告知居家注意事项,制定运动和饮食计划;定期进行回访强化患者自我护理能力,确定复查时间。
        1.3 指标观察
         评定护理后肺功能指标(FVC-用力肺活量、FEV1/FVC-一秒率、FEV1-第一秒用力呼吸量)。
        NSNS量表评定患者(家属)护理满意度,总计10分,满意(8-10分)、基本满意(6-9分)、不满意(<6分),护理满意度=满意率+基本满意率[2]。
        根据护理疾病问卷(StGeorge's)调查结果评定患者生活质量,总计100分,分值越低表明生活质量越理想。
        1.4 统计学分析
        研究数据输入SPSS22.0分析,计数资料用n(%)表示,用x2检验,计量资料用(±s)表示,用t检验,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依据为P<0.05。
        2 结果
        2.1两组护理后肺功能指标比较
    对照组护理后肺功能指标均低于观察组,组间存在显著差异(P<0.05),见表1。

        3 讨论
        慢阻肺属于慢性疾病,主要因气道炎症诱发,疾病发生后患者肺功能存在严重损伤,进而表现为呼吸浅急,咳嗽气喘等症状。疾病不可逆转,会表现为进行性加重,甚至会诱发呼吸衰竭,严重影响患者运动耐受及生活质量[3]。疾病尚无根治方法,需采取有效措施控制疾病发展。治疗同时辅以科学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可巩固治疗效果,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常规护理关注点为疾病本身,应用效果有限。临床护理干预综合了医药学、循证医学和基础护理学以及各种高效管理方法,综合考虑疾病情况,以时间为横轴,以各项护理措施为纵轴,提升护理工作的针对性及实效性[4]。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护理后肺功能指标均优于对照组;生活质量评分低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表明老年慢阻肺护理中应用临床护理干预效果理想。
        由上可知,老年慢阻肺护理中实施临床护理干预可提升护理有效率,确切改善患者肺功能,提升患者生活质量及其对护理工作满意度,值得推荐运用。
        参考文献:
[1]张黎莉. 临床护理干预在老年慢阻肺护理工作中的应用效果及对生存质量的改善作用[J]. 承德医学院学报, 2020, v.37;No.153(6):56-59.
[2]廖娟. 浅析临床护理干预在老年慢阻肺护理工作中的应用效果及对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J]. 中外医学研究, 2019, 17(6):80-81.
[3]贾彦洋. 用药护理配合康复护理在老年慢阻肺患者中的临床应用效果观察[J]. 中国实用医药, 2020, 15(4):175-177.
[4]曾小燕. 护理干预对老年慢阻肺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J]. 当代护士(综合版), 2019, 26(10):37-3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