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荣 姜涛 赵晋波 高杨 孙兴华 张璇 刘阳 付鑫 吴娟 段伟华
空军军医大学唐都医院胸腔外科五病区 陕西省 西安市710038
摘要:目的:探讨风险管理在普通胸外科手术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8年1月~6月在某医院胸外科进行胸外科肺切除术手术的患者作为对照组,将2018年8~2018年2月在某医院胸外科进行治疗的胸外科肺切除术手术患者作为观察组,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常规皮肤护理的基础上,进行皮肤护理风险管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皮肤损伤的发生率和患者的投诉率显著降低(P<0.01),护理效果和患者满意度显著提高(P<0.01)。结论:在胸外科肺切除术手术后患者的皮肤护理管理中,风险管理可及时预测皮肤损伤的风险,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护理质量的效果和患者满意度,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关键词:皮肤护理;胸外科;肺切除
1前言
胸外科肺切除术手术患者由于手术后呼吸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以及胸腔引流等治疗的需要,患者在术后多采取半坐位,部分患者由于护理等方面的疏忽,长时间处于一种体位,导致局部皮肤长时间处于多种压力的作用,极易导致压疮等皮肤损伤事件的发生。此外,胸外科肺切除术手术患者常见胸引瓶、负压盘、心包引流管、纵隔引流管等,若引流管护理不当,液体浸润到局部皮肤,也可引起皮肤破溃等护理问题。以上多种风险因素若未被及时有效的识别,极易导致皮肤损伤等护理差错事故的发生,对患者造成新的损伤,加重患者的病情,甚至危及生命。风险管理是指对患者在整个护理过程中,可能产生的风险进行正确的识别、评估,并采取预见性处理的过程。有效的风险管理可显著降低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率,提高护理服务质量。某医院自2018年8月在胸外科患者的皮肤护理中实施风险管理,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2研究资料与方法
2.1一般资料
随机选取2018年1月~6月在某医院胸外科进行胸外科肺切除术手术的患者作为对照组,选取2017年8月~2018年2月在某医院进行治疗的胸外科肺切除术手术患者作为观察组。对照组患者共120例,其中男性78例,女性42例;年龄(45~79)岁,平均年龄54.6岁。观察组患者共120例,其中男性73例,女性47例;年龄(46~72)岁,平均年龄为52.6岁。两组患者的人口学资料和临床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2.2方法
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皮肤护理风险管理,具体内容如下:
2.2.1风险识别
成立皮肤护理风险管理小组,小组组长由我科护士长担任,成员由2名高年资护士以及另外4名责任护士组成。在我科护士长的带领下,高年资护士督导每项工作的落实,责任护士负责把患者每天接触到的生活物品以及所使用的医疗器械进行详细地检查,以及时发现易引起皮肤损伤的因素,并经常询问患者的自我感受,以确定患者是否适宜。利用间隙时间经常到患者床旁进行检查,评估护理效果并不断地发现新的护理问题。鼓励每位护士主动上报患者皮肤损伤的情况和原因,并开会进行讨论,将导致皮肤损伤的原因细化,具体到每一项操作,以循证护理为原则,研究出更好的预防措施,杜绝类似皮肤损伤的再次发生。
2.2.2风险原因分析
对出现以上护理风险的原因进行分析,发现我科手术后患者发生皮肤损伤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①护士缺少预见风险的意识和能力,加之胸外科护士工作繁重,导致对患者的护理措施不到位,不能及时帮助患者翻身,使患者长时间固定于一种体位,局部皮肤长时间受压而导致皮肤损伤;②外源性因素,包括垂直压力,有研究发现,组织持续受到69.75mmHg的压力2h以上就能引起不可逆的损伤。
另外,剪切力因素,当患者处于半坐位时,骶尾部皮肤与骶骨发生错位,导致该部位血管扭曲受压从而产生局部血液循环障碍;还有潮湿因素,患者的尿液、汗液以及引流液等,若与皮肤接触可导致皮肤浸润,损伤上皮组织。
2.2.3制定预见性护理措施
针对以上风险问题,我科积极采取了以下措施:①努力提高护士的风险意识。扎实的理论基础是进行一切护理操作的前提,组织护士学习压疮的相关知识,积极主动的对患者的情况进行评估是预防压疮的关键,教会护士正确地应用Braden评分表进行压疮风险评估,及时发现压疮的危险因素,并实施针对性地护理干预,是提高护理质量的关键;②减轻局部组织受压。使用多功能的床垫,贴敷料对突出部位进行保护,减轻软组织所受压力,保证血液循环;稍微降低床头抬高的角度,并同时将床尾抬高15度左右,在患者腘窝和足下部垫柔软的枕头,并屈髋30度,有利于分散臀部组织所受的压力;在给患者更换床单和衣服时,切勿用力拖拽,以形成摩擦力而损伤皮肤,应教会患者抬起臀部以配合完成。③保持床单位及皮肤清洁、干燥。护理人员应做好患者的基础护理,每日协助患者擦洗身体,尤其是易出汗的部位,如腋窝和腹股沟等处应尽量保持干燥;及时修剪指甲,勿发生抓伤;每日晨护,护士应认真检查患者的引流管、引流袋有无渗液,并及时擦洗引流管;检查患者伤口有无分泌物,并及时通知医生更换敷料。
2.3评价指标
我们通过评价对照组和试验组患者皮肤损伤的发生率、投诉率和患者满意度以及护理效果的不同来评价风险管理在胸外科手术患者皮肤护理中的实践效果。患者的满意度和护理效果分别应用笔者所在科室自制的调查表进行调查,总分为100分,分数越高越好。
2.4数据处理
资料采用SPSS19.0软件包进行处理。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表示,组间比较采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计量资料的比较采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计数资料的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3结果
3.1皮肤损伤发生率及投诉率的比较
对照组患者皮肤损伤出现19例,发生率为15.8%,观察组患者皮肤损伤出现6例,发生率为5%,显著降低(χ2=7.546,P<0.05),对照组12例提出投诉,投诉率10.0%;观察组仅1例提出投诉,投诉率0.8%,观察组患者的投诉率明显降低(χ2=8.133,P<0.05)。
3.2患者满意度及护理效果比较
对照组护理满意度(81.33±8.31)分,护理效果(84.39±7.61)分;观察组护理满意度(97.41±2.14)分,护理效果(96.21±3.78)分。观察组患者的满意度和护理效果均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t分别为-20.540、-15.238,P均<0.05)。
4结论
近年来,医患关系成为关注的焦点。患者面临着的风险因素,不仅包括自身的疾病因素,也包括医护人员因素、医院环境因素、还包括医疗器械等的因素,然而,由于医护人员工作繁忙,在实际工作中对护理过程中存在的风险问题一直存在。因此,风险管理理念的引入十分符合现代医学发展的趋势,临床研究表明,在医院护理管理中,加强风险管理能够显著改善临床护理管理效果,提高患者满意度。本研究通过对现有皮肤护理中存在的护理问题进行有效的识别,并制定相应的干预措施,对患者实施预见性的护理,从而大大降低了皮肤损伤的发生率,提高了治疗效果;此外,风险护理在我科的实施,也大大提高了护士对风险的预见能力以及问题解决能力,提高了护士的综合素质,有利于优质护理服务的顺利进行。
参考文献:
[1]倪洁, 赵琦, 萨仁高娃. 快速康复外科护理对胸腔镜肺段切除术患者术后恢复的影响[J]. 上海护理, 2019(6):5-8.
[2]陈锋. 加速康复外科(ERAS)理念在肺癌患者围手术期的应用效果[D]. 2017:58-59.
[3]刘敏, 袁源, 郭明. 胸腔镜下肺段切除术后护理特殊性分析及护理方案改进[J]. 中华胸部外科电子杂志, 2018, 5(2):113-117.
[4]王巧平. 术前集束化护理措施对食管癌术后肺部并发症的影响[J]. 循证护理, 2017(6):665-6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