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儿智护训练在儿保科优质护理服务中的应用效果探析

发表时间:2021/5/17   来源:《护理前沿》2021年6期   作者:张蕾
[导读] 在儿保科进行优质护理服务的过程中使用婴儿智护训练
        张蕾
        四川省医学科学院. 四川省人民医院    四川  成都  610072
        摘要:目的 在儿保科进行优质护理服务的过程中使用婴儿智护训练,对其最终护理效果进行评价,并与传统的优质护理服务进行对比,分析有无明确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在本院儿保科所有收治的婴儿中,抽取90例作为研究群体,并将所有对象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在人数一致的情况下,两组婴儿高度相似,对照组常规开展儿保科优质护理服务,观察组则与此同时使用婴儿智护训练。分别开展干预之后,对两组婴幼儿使智力发展情况进行评价,采用婴幼儿智力发育量表进行调查,并评价最终临床护理满意度,对最终护理干预结果进行对比。结果 开展干预之前,两组婴儿之间相关评分并未呈现明显不同(P>0.05),证明其临床生长发育情况是高度相似的。而分别开展护理干预之后,观察组婴儿的评分得到了明显提高(P<0.05),证明其生长发育情况明显更好。而在护理满意度评分方面,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也明显要更高(P<0.05),证明护患关系更加和谐。结论 对于儿保科开展优质护理服务过程中,使用婴儿智护训练能够取得更好的护理效果,临床应用成效更好,可以结合实际情况进行具体的临床应用,以提高临床护理成效和护理满意度,促进婴幼儿的身心健康发育。
        关键词:婴儿智护训练;儿保科;优质护理服务;临床应用;应用效果;
        引言:
        根据新生儿的生长发育等方面情况来看,智力与体格发育之间具备着较强的关联性,尤其是在0-1岁之间,这一时间段内其可塑性相对较强,大脑发育十分迅速,故而积极采取适宜性的措施进行训练,可以更好的促使婴幼儿智力发育[1]。儿保科在开展护理工作的过程中,最为主要一点就是围绕着婴幼儿现有的身心健康情况进行一定的促进,促使其身心健康进行优化,保障生长发育的健康。在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的过程中,使用婴儿智护训练能够更好的促进其生长发育,提升家长满意度,促使护理模式效果和质量方面的优化,产生较为积极的多方面影响作用[2]。基于这一特点,本次研究从优质护理服务的角度出发,分析儿保科婴幼儿开展相关服务的同时加强婴儿智护训练的应用效果,对其应用价值进行评价。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90例婴幼儿均为本院儿保科所收治群体中选取,并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n=45)和对照组(n=45)。新生儿出生时间在6d-24d之间,平均(15.21±2.14)d,均为单胎妊娠,综合情况良好,没有窒息史等一系类问题,健康情况良好且在妊娠、分娩期间没有任何疾病,无神经系统疾病或精神障碍家族史等问题,神经功能发育情况无明显缺陷。在这样的情况下,所有新生儿彼此之间也都高度相似(P>0.05),证明满足了临床可比性的要求,可以开展针对性的护理效果等方面的对比,为后续评价提供支持。
        1.2方法
        对照组新生儿常规开展儿保科的优质护理服务,指导家属正确开展新生儿护理,着重对脐部等位置进行清洁护理,做好健康宣教和喂养方面的指导,鼓励进行母乳喂养,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护理规划并调整护理方法。观察组新生儿在优质护理基础上开展婴儿智护训练,首先积极对新生儿家长进行一定的宣教,积极与其进行沟通,让其更加系统性的掌握相关知识,丰富理论知识并鼓励家长参与到整体智护活动中。其次开展训练时具体可以分为视觉训练、听觉训练和视听训练三个部分,第一部分开展的过程中,首先选择安静的环境下,新生儿处于清醒的状态,选择色彩鲜艳的海绵球放置在新生儿眼前20cm左右,然后进行转动、晃动,以此来吸引婴儿注意力,观察其反应,如果新生儿在训练的过程中出现了疲倦、困倦的反应,则停止进行训练[3]。第二部分训练主要是利用沙锤,在婴儿耳边大概20cm左右的位置轻轻进行摇动,然后利用声音吸引婴儿转动头部,每次训练时间控制在30s左右,总计时间控制在2min左右。第三部分主要是将视觉和听觉训练联系在一起,一边呼唤新生儿,一边向左右缓慢移动头部来吸引婴儿注意力,让婴儿注视头部的位移,并跟随位移进行一定的追视。在进行训练的过程中,每次时间不能过长,以新生儿不出现疲惫感为宜。最后进行体格训练,进行新生儿抚触和按摩,由头面部再到腹部、手足与背部,进行肢体被动活动,握住新生儿腕部并平伸、屈曲,再握住其踝部向上弯曲伸展。并进行俯卧抬头训练,双手托着新生儿腋下缓慢托起头部,根据其自身力量进行一定的调整,每个动作重复4-6次,在进食之后1h进行,如在训练的过程中出现了明显的不配合、哭闹、肌张力增高等现象则立即停止,及时查找原因并观察新生儿现有的情况进行下一步处理。
        1.3观察指标
        对两组新生儿干预前后的婴幼儿智力发育量表评分情况进行评价,并对最终护理满意度情况进行观察。两项评分均为百分制,分数越高则表示其生长发育情况越好,同时对于护理的满意程度越高。
        1.4统计方法
        所有数据利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学数据处理,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s)进行表示,采用t检验,当P<0.05时,表示差异较为显著,具备统计学意义。
        2.结果
        在临床干预前后的相关评分中可以发现,干预前两组婴幼儿并未呈现鲜明的评分差异(P>0.05),分别干预之后则其相关评分发生了改变,尤其观察组相关评分明显更高,同时护理满意度评分也更高(P<0.05)。两组新生儿干预前后评分及护理满意度情况对比详见表1.

        
        3.结论
        优质护理服务对于婴幼儿所带来的影响是全方面的,可以充分从其身心健康发育等方面特点角度出发,更好的开展相关干预,将人性化和人文关怀充分融入到护理活动中,并针对性促进小儿身心健康的生长发育[4]。儿保科在实际开展护理服务的过程中,优质护理服务主要是围绕着新生儿健康情况以及对家长的宣教所开展的,具备着较强的实际性和作用性,但是在具体健康宣教的过程中,单纯的讲解、示范难以取得更加可观的效果,其可控性相对较差。在这样的情况下,婴儿智护训练的重要性和关键性就日渐明显,有助于更好的促进其体格、神经系统的发育。就实际情况而言,体格发育和神经系统发育彼此之间是高度关联的,密切联系在一起,并非是单独或者是独立的,更主要一点在于其存在着密切联系,在进行训练的过程中,通过一定的神经系统刺激和感知觉刺激,并配套相应的体格训练方法,有助于更好的促进其发育。通过有关方法的应用之后,可以提高婴儿自身的免疫力,改善其胆红素水平,并促进家长和婴儿之间的互动,促进情感交流、互动。由此可见,这样的方法和措施临床应用具备着一定的优势,而且从其护理成本来说,其成本相对较低而且实用性相对较高,能够让婴儿家长更好的掌握护理方法,同时积极与婴儿进行情感互动,促使其健康情况的优化,着重促进其身心发育情况的提高。在具体开展护理的过程中,可以充分结合实际情况进行临床应用,让优质护理服务的质量和效果等方面得到优化和提高,满足临床儿保科护理等方面的特异性需求以及自身要求,提高婴儿家长对于相关护理的满意度。具体进行操作时还需要不断强化自身理论知识,加强相关知识和技能的掌握,更好为实践操作提供一定基础保障和支持。
        如上所述。在临床儿保科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的过程中,婴儿智护训练具备较强的应用价值,其效果相对更好,对于婴儿生长发育影响更为积极,可以结合实际情况进行临床应用,提高护理质量和满意度。
        参考文献:
[1] 秦绪燕. 新生儿智护训练在产科护理工作中的应用及对其护理满意度的影响观察[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18(35):255-256.
[2]Nora Suleiman‐Martos, Jose L. Gomez‐Urquiza, Raimundo Aguayo‐Estremera, et al. The effect of mindfulness training on burnout syndrome in nursing: A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J]. Journal of Advanced Nursing, 2020, 76(5).
[3] 宋进宴, 张丽丽, 鞠贞会. 分析在妇产科优质护理服务中应用品质管理圈的效果[J]. 中国卫生产业, 2018, 015(016):15-16,19.
[4] 叶雪芬, 周菊香, 章赛春, et al. 高效节能方案在儿童医院输液室优质护理服务中的应用效果[J]. 中国乡村医药, 2019, 026(010):84-85.
作者简介:张蕾(1987.05-),女,四川宜宾人,本科,护师,所在科室:儿童保健科,研究方向:儿童保健和手术室。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