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弹性护理干预对糖尿病肾病患者生活质量的改善评价

发表时间:2021/5/17   来源:《护理前沿》2021年6期   作者:周锦庆1 朱晓静1 李芬1 陈芳芳2 罗雪芹
[导读] 研究分析心理弹性护理干预对糖尿病肾病患者生活质量的改善作用。
        周锦庆1   朱晓静1   李芬1   陈芳芳2   罗雪芹1   
        1聊城市人民医院   山东 聊城  252000
        2聊城市阳谷县人民医院 山东 聊城 252300
        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心理弹性护理干预对糖尿病肾病患者生活质量的改善作用。方法:按照数字随机法将2018年4月-2019年12月收治的糖尿病肾病患者98例分成两组,对照组开展优质护理,研究组在此基础上开展心理弹性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护理前后生活质量(SF-36)评分及心理弹性变化。结果:经护理干预后,研究组健康指数(76.92±4.59),情感评分(79.86±4.25),生活满意度(80.09±2.11),社会功能(78.58±2.42),对照组健康指数(68.92±4.63),情感评分(71.31±2.38),生活满意度(70.03±2.73),社会功能(69.55±2.58),比较(t=8.589,12.286,20.409,17.86;P<0.05),有统计学意义。经护理后,研究组自强维度(17.02±1.16)、坚韧维度(22.39±3.72)、乐观维度(7.85±0.92),总分(71.09±5.82),对照组自强维度(13.02±2.05)、坚韧维度(18.28±2.31)、乐观维度(6.11±0.23),(62.06±2.34),比较(t=11.888,6.570,12.843,10.77,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心理弹性护理干预对糖尿病肾病患者生活质量有效的的提高,患者的心理弹性各项指标均提高,利于后续护理工作依从性的提高。
        关键词:心理弹性护理;糖尿病肾病;生活质量
?
        糖尿病的发病近几年的发病率呈现明显上升的趋势,对患者的健康造成严重威胁。在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中,相关调查研究,大部分的患者伴有肾功能不全,对患者的健康造成严重威胁,影响生活质量。本文主要研究分析心理弹性护理干预对糖尿病肾病患者生活质量的改善作用,按照数字随机法将2018年4月-2019年12月收治的糖尿病肾病患者98例分成两组,现整理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基本信息
        按照数字随机法将2018年4月-2019年12月收治的糖尿病肾病患者98例分成两组,每组49例;对照组年龄38-76岁,平均(61.02±2.13)岁;男性26例,女性23例。研究组年龄39-78岁,平均(61.15±2.04)岁;男性27例,女性22例。收集两组基本信息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诊断标准:1997 年 WHO 关于 2 型糖尿病的诊断标准:患有明确糖尿病症状,病程> 2 年,FBG ≥ 7.0 mmol/L,OGTT 2hPG ≥ 11.1 mmol/L。
根据WHO1999年糖尿病肾病诊断标准,临床糖尿病肾病期,ACR≧300mg/g,定义为糖尿病患者,伴有肾功能不全。
1.2方法
        对照组开展优质护理,做好患者的饮食、健康教育、用药等护理,对患者的疑问积极解答。
        研究组在此基础上开展心理弹性护理干预,心理弹性护理干预。首先护理人员通过心理评估量表对患者的心理状态进行初步的评估,利于更准确的掌握患者的心理情绪;然后加强与患者之间的沟通,对心理问题的重点抓住,并制定有效的方案。根据患者的文化程度,年龄,病程等,对糖尿病肾病的发病、进展,目前的较有优势的治疗手段,临床研究情况等项患者介绍,使患者有更深入的了解,和正确的认知。在日常护理中与患者的家属积极沟通,使患者认识到自身在家庭角色中的地位,特别为配偶,对患者施以有效地家庭支持护理,是促进疾病恢复的关键。与病友之间可以开展相关主题活动,促进病友之间的额沟通交流,可以使患者的不良情绪在交流沟通中得到疏导。
1.3指标观察
        两组护理前后生活质量评分变化比较,采用生活质量量表(SF-36),包括健康指数、情感得分、生活满意度、社会功能,单项满分 100 分,分数越高,则患者的生活质量越好。
        两组护理前后心理弹性评分变化比较,包括自强维度、坚韧维度、乐观维度,总分。
1.4统计学处理
        所有数据录入SPSS25.0软件,计量资料均差表示,组间t检验;计数资料百分比表示,χ2检验;p<0.05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护理前后生活质量评分变化比较
两组护理前后SF-36生活量表评分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护理干预后,研究组健康指数(76.92±4.59),情感评分(79.86±4.25),生活满意度(80.09±2.11),社会功能(78.58±2.42),对照组健康指数(68.92±4.63),情感评分(71.31±2.38),生活满意度(70.03±2.73),社会功能(69.55±2.58),比较(t=8.589,12.286,20.409,17.86;P<0.05),有统计学意义。


3讨论
        高血糖状态、胰岛素抵抗(insulin resistant,IR)和血脂异常通过相互作用加速血管内皮细胞损伤。尿蛋白促进肾小球滤过率(glomerular filtration rate, GFR)增加和球内系膜毛细血管压力增高,使肾小球系膜扩张及上皮细胞损伤,造成糖尿病肾病患者的病情加重。糖尿病肾病患者由于疾病的影响以及病程长等多种因素综合作用,导致患者的心理状态较差。
        心理弹性护理近年来逐渐发展起来的新型护理模式,心理弹性既是个体的品质也是人类身处逆境时的良好适应。在糖尿病肾病患者中,因长期病痛折磨,多会出现抑郁和焦虑等情绪,而不良的心理情绪会影响机体的代谢,对血糖水平的维持造成影响。而心理弹性护理干预通过减轻患者负面情绪,帮助其快速面对现状,增强疾病治疗信心,积极面对疾病,做好自我的护理配合,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通过患者感兴趣的事物转移注意力。本次研究结果显示,通过心理弹性护理干预,患者的生活质量显著提高,心理弹性指标也相应的增加,利于日后对疾病有积极的态度,战胜疾病的信心。
        综上所述,心理弹性护理干预对糖尿病肾病患者生活质量有效的的提高,患者的心理弹性各项指标均提高,利于后续护理工作依从性的提高。
参考文献
[1]李铃,王静.心理护理结合健康教育用于糖尿病肾病患者护理中的临床价值[J].糖尿病新世界,2020,23(18):158-160.
[2]张克凤.高龄糖尿病肾病患者血液透析期间应用精细护理模式的价值探讨[J].当代护士(上旬刊),2020,27(03):105-107.
[3]王娜,托芮,王惠丽.心理护理在糖尿病肾病透析患者护理工作中的应用效果研究[J].心理月刊,2019,14(22):65.
[4]刁艳,赵锦仲,陈少华.心理护理联合常规护理在老年人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J].中国当代医药,2019,26(27):210-212.
[5]朱凤敏.临床心理护理干预用于糖尿病肾病护理的效果分析[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9,6(62):12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