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彬彬
中国人民解放军北部战区空军医院 辽宁 沈阳110042
摘要:目的:探究在ICU重症护理中采用心理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ICU收治的部分重症患者作为主要分析对象,选取时间为:2019年1月-2020年1月,期间从收治的患者中选取80例完成分析。使用对比分析方法,从而更好地更好地体现出护心理护理的效果。以研究组和参照组为本研究小组名称,依据随机数字表法进行分组,分别将40例患者分入2组,分别使用常规护理模式、常规护理+心理护理;在管理期间统计护理工作的相关资料,重点记录护理满意度及情绪状态,比较重点研究数据。结果:{研究组满意度85.0%(34/40)比参照组满意度60.0%(24/40)},以上比较前者较优,(P<0.05)表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接受常规护理+心理护理研究组患者,其精神状况相对于参照组有所差异,前者较优,(P<0.05)表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ICU重症护理中采用心理护,能够有效地改善患者的不良情绪,对护理满意度的提高有着积极作用,可在今后护理中大力推广和广泛应用。
关键词:ICU;重症护理;心理护理;效果
引言:ICU是临床中重要的科室,负责收治病情危重紧急患者的主要场所,在医院中起到了重要作用[1]。由于该科室收治的患者生命安全受到了严重的威胁,且进入ICU后禁止探视,此时存在意识的患者将会出现多种不良情绪,比如焦躁、恐惧、抑郁等,同时受到疾病的影响,患者出现功能紊乱的几率较高,若临床中不及时进行干预,就会导致病情持续发展,从而导致死亡的风险增高[2]。因此,在ICU患者治疗期间,需要加强护理工作的实施,并提高心理护理的重视程度。基于此,本研究选择部分患者采用不同护理方法完成对比研究,作出如下报道。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ICU重症患者是本研究过程中纳入分析对象的主体,选取80例此类患者后,于2019年1月至2020年1月进行研究,在此过程中以研究组和参照组来命名研究小组,分别将患者均分至2组,两组人数相同,年龄区间在65岁至85岁之间包含这两个年龄段,平均70岁,资料的可比性符合研究需求。
1.2方法
参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案。在此基础上给予研究组心理护理,具体步骤和方法如下:首先:护理人员对患者进行全面的照料,并做好家属的安抚工作,避免探视时有不良言语对患者造成影响,例如治疗时负债等。另外护理人员操作过程中要对环境进行合理地控制,减少访视次数,降低病房内噪音[3]。其次,鼓励患者沟通,并将诉求讲出。此外,护理人员可进行有效的唤醒沟通,采用亲和的态度与患者进行短时间的交流,此时总结患者不良情绪,并进行针对性地引导。
1.3 观察指标
(1)将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对患者的情绪状况进行评价,每个项目的分数为50分,得分情况与抑郁状态成反比。(2)临床治疗后临床效果是否显效、是否有效、是否无效,需根据实际状况进行判断,治疗后患者的症状效果则说明符合显效标准,治疗后患者的部分症状得到改善则说明符合有效标准,以上标准均为达到则说明临床治疗无效果。总有效率的计算方法为:除了无效人数外,其他人数总和÷本组总人数×100%。
1.4 统计学处理
患者的情绪状态为本次研究的计量数据,而患者的基本资料和治疗效果则为研究中的计数资料,需采用计算机中的SPSS23.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比较。前者数据检验时使用标准差(±)完成,后者数据检验时使用%(百分比)完成,其中数据比较后若P<0.05,则证明数据相比差异较大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两组患者护理后比较不同护理方法下的满意度
研究组采用心理护理方法后,除了6例不满意患者外,其余患者均表示满意,非常满意和基本满意例数分别为30例和4例,相加后总有效例数34例,该数据÷本组总人数(40),计算出总有效率为(85.0%);参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后除了16例患者不满意患者外,其余患者均表示满意,非常满意和基本满意例数分别为21例和3例,相加后总有效例数24例,该数据÷本组总人数(40),计算出总有效率为(60.0%);前者数据统计后的优势明显高于后,P<0.05,说明具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
![](/userUpload/55(2527).png)
3 讨论
临床中对重症患者加强监护和护理的病房称为ICU重症病房,一般情况下该病房内的患者病情危急,生命稳定性差,需要及时采取有效措施进行救治[4]。而治疗过程中ICU会对访视进行严格控制,从而避免感染事件的发生。但患者治疗时环境的陌生,加之无熟悉的人陪伴,会导致多种不良情绪的发生。因此临床中需要重视心理护理的实施,通过心理干预缓解患者的不良情绪,但经过护理后部分患者仍然存在较大的心理波动,不仅会对治疗效果造成影响,还会威胁到患者的生命安全[5]。基于此,ICU常通过细节性的观察和分析,总结患者的情绪状态,并根据个体差异展开针对性护理,心理干预实施后促进了临床效果的提升。本研究对研究组患者采用心理护理的方法,结果显示无论是患者的满意度,还是情绪状态均优于参照组,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使用针对性的心理护理方案,进行ICU重症患者的护理工作,能够有效地促进患者的情绪改善,还能够提供高护理满意度,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郭君,张小丽,赵璇,郭菁,齐易帆,.心理护理在ICU重症护理中的效果研究[J].智慧健康,2018,4(6)
[2]孙墨然[1],.浅析心理护理对ICU重症护理质量的影响[J].实用临床护理学杂志(电子版),2018,3(5)
[3]邱春花[1],.心理护理对ICU重症护理质量的相关影响效果分析[J].临床医药文献杂志(电子版),2020,7(8)
[4]张伟[1],.心理护理对ICU重症护理效果的临床分析[J].继续医学教育,2021,35(1)
[5]邢召举[1],王利利[1],.心理护理对ICU重症患者护理质量的影响[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20,5(5)
作者信息:赵彬彬,女,出生时间:1981年09月25日(辽宁省沈阳市),工作单位:中国人民解放军北部战区空军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职务:护士,职称:主管护师,最高学历:本科。籍贯:辽宁辽中,研究方向(从事呼吸内科护理工作)详细联系地址:辽宁省沈阳市大东区小河沿路46号 中国人民解放军北部战区空军医院 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邮编110042